遼寧
綜合試卷
針對考點 集中訓練
化學九年級上冊HJ
第1章綜合試卷
本試卷共14道題滿分50分化學和物理考試時間共150分鐘
一、選擇題(本部分共包括10小題,每小題1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符合題目要求)1.制造汽車的材料有: ① 鋼鐵, ② 合成橡膠, ③ 鋼化玻璃, ④ 塑料, ⑤ 皮革。其中與化學有關的是(
A.①②③ B.③④5
C.①②④5 D. ①②③④5
2.下列各組物質中,前者為混合物,后者為純凈物的是 ( >
A.冰水混合物氮氣 B.空氣液氧 C.鐵水天然氣 D.煤木炭
3.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
A.榨取果汁 B.粉碎廢紙C.切割玻璃 D.燃放煙花!!4.詩詞是民族燦爛文化的瑰寶。下列著名詩句中只含有物理變化的是 ( )
A.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B.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C.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D.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5.下列物質的用途中,與其化學性質無關的是
( )
A.氧氣用于登山、潛水 B.二氧化碳用于滅火C.木炭使紅墨水褪色 D.稀有氣體用作焊接金屬的保護氣
6.下列應用利用了物質的物理性質的是 ( )
A.液態氧用作火箭助燃劑
B.氧氣用于煉鋼工業
C.工業利用液態空氣制取氧氣
D.急救病人輸氧氣
7.下列各項實驗操作中,有錯誤的是 ( >
A.被加熱的玻璃容器外壁如有水,加熱前應擦干
B.檢查裝置氣密性時,先用手掌握住容器外壁,再把導管的一端浸人水中
C.熄滅酒精燈只能用燈帽蓋滅,不能用嘴吹、手扇等方法熄滅
D.用托盤天平稱量試劑時,先調節天平平衡,再稱量
8.新新同學在化學課上提出,為了探究鋁是否具有可燃性,可以將打磨過的鋁絲放入氧氣中嘗試點燃,就這一過程而言,屬于科學探究環節中的 (
A.得出結論 B.收集證據C.設計實驗 D.作出假設
9.下列有關實驗現象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
A.加熱“銅綠”時,綠色固體會變成黑色固體,管壁出現小水珠B.鎂條燃燒時,產生耀眼的白光,同時生成一種黑色粉末狀固體C.加熱碳酸氫銨時,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同時管壁出現小水珠D.在蠟燭火焰上方罩上干燥的燒杯,可以看到燒杯內壁有小水珠
10.用試管加熱固體時,有時因操作不正確而出現試管炸裂的現象,其原因可能是 C
A.加熱前試管外壁干燥B.加熱不均勻,局部溫度過高C.試管口略向下傾斜了D.試管夾夾在試管中上部了
二、非選擇題(共40分)
11.(6分)韓軒同學對蠟燭(主要成分是石蠟)及其燃燒進行了探究。其實驗步驟有:
① 點燃蠟燭,緊貼燭芯將火柴梗放人火焰中約1s后取出; ② 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冷而干燥的小燒杯;③ 用火柴去點白煙; ④ 切下一塊石蠟,放入水中; ⑤ 熄滅蠟燭; ⑥ 迅速倒轉燒杯,加人澄清石灰水,振蕩。請回答以下問題:
(1)參看(2)的實驗記錄,以上操作步驟是 (填標號)。
(2)按要求填寫下列實驗現象及其結論。
探究步骤 | 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 |
点燃前 | 石蜡放人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燃烧时 | 外焰 内焰 焰心 ①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所示,约1s后取出可以看 到火柴梗的 (填图中字母)处最先炭化 ②干冷的烧杯内壁有 出现,澄清的石灰水 |
熄灭后 | 吹灭蜡烛,观察到一缕白烟,用火柴去点白烟,现象是 |
12.(18分)學習化學需要進行化學實驗,規范的實驗操作是實驗成功的關鍵。回答下列問題:
(1)學生實驗規則和安全要求
進人實驗室,要做到“三不要”: ① 不要 \* ② 不要 \* ③ 不
要 0
二冊 HJ 遼寧1
使用酒精燈時,要做到“兩絕對,一必須”: ① 絕對禁止 ” ② 絕對禁止: ③ 必須
(2)認識儀器(寫出下列常見儀器的名稱):

a. ;b. ;C. ;d. ;e. ;f. ;g. ;h. 0(3)使用儀器(選擇正確的儀器名稱填空):
a.試管 b.量筒 c.試管夾 d.陶土網 e.酒精燈① 常被用作少量試劑反應的容器的是 ;② 能用來給試劑加熱的是 ;③ 用于量取一定體積的液體的是 ;④ 給燒杯加熱時,要墊的是
13.(9分)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我們認識了許多化學實驗儀器,也知道了不少實驗操作的要求。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請根據下列實驗要求填空:
(1)固體試劑通常保存在 里。
(2)從細口瓶里倒取液體試劑時,瓶塞要 ;標簽須向著手心的原因是(3)如圖1常見儀器中,可以直接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的玻璃儀器是 (填儀器名稱,下同);用酒精燈加熱時需要墊上陶土網的儀器是 ;取用粉末狀試劑時一般選用


(4)某同學用 100~{mL} 的量筒量取一定液體的體積,如圖2所示。圖2中所表示的液體的體積是 mL;該同學若要量取 68~mL 的液體,在上面的基礎上,應該用 (填儀器名稱)再向量筒中加人該液體。如果該同學在量取 68~mL 該液體時,仰視讀數,則量取的液體實際體積(填“大于”或“小于”) 68~mL 。
14.(7分)化學變化中通常有明顯現象,如有氣體產生。有氣體產生的變化一定是化學變化嗎?化學興趣小組展開了探究。
【提出問題】有氣體產生的變化都是化學變化嗎?
【猜想假設】
(1)猜想一:一定是化學變化;猜想二:
【實驗探究】
(2)完成填空:
实验现象 | 实验分析 | |
实验一:水的沸腾 | 水沸腾变成水蒸气,玻璃片上有 | 水沸腾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 变化。 |
实验二:石灰石与盐酸反应 澄清 石灰水 | 颗粒状石灰石表面有气泡产生, 且石灰石变小,烧杯中澄清石灰 水 | 石灰石与盐酸反应产生了新物质,属于 变化。 |
【實驗結論】
(3)猜想 (填“一"或“二")正確。
【實驗拓展】
(4)實驗一中玻璃片的作用是
第2章綜合試卷
本試卷共14道題滿分50分化學和物理考試時間共150分鐘
一、選擇題(本部分共包括10小題,每小題1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符合題目要求)1.空氣中體積分數最大的氣體是 (
A.氧氣 B.氮氣C.二氧化碳 D.稀有氣體
2.下列關于氧氣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
A.氧氣是空氣的主要成分之一 B.氧氣可用于醫療急救C.燃料燃燒一般離不開氧氣 D.氧氣可用于食品保鮮
3.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純水,通過多種途徑可以使水得到不同程度的凈化。下列有關凈化水的操作中,對水的凈化程度最高的是 ( )
A.吸附 B.沉淀 C.過濾 D.蒸餾
4.下列反應屬于化合反應的是 ( )
A.水- 氧氣十氫氣 B.鐵 ^+ 氧氣點燃四氧化三鐵C.氧化汞加墊汞 ^+ 氧氣 D.石蠟十氧氣點燃二氧化碳十水
5.下列關于產生氧氣方法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
A.空氣中的氧氣主要來自植物的光合作用B.工業上用分離液態空氣的方法制取氧氣是分解反應C.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質反應才有可能產生氧氣D.實驗室常用加熱高錳酸鉀的方法制取氧氣
!6.下列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 )
A.鐵絲在空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 B.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 C.蠟燭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色煙霧
7.水是生命之源。下列關于水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自然界中的水經過沉淀、過濾、吸附后即可得到純水
B.用肥皂水鑒別硬水和軟水
C.大量施用農藥、化肥不會造成水體污染
D.我市水資源豐富,不需要節約用水
8.只根據電解水的實驗結果,不能得出的結論是 (
A.水由氫元素、氧元素組成 B.水分子由氫原子、氧原子構成C.通電條件下,水能發生分解反應 D.水中含有氫氣和氧氣
9.拉瓦錫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氣的成分。某興趣小組利用氧氣傳感器來檢測足量紅磷燃燒過程中氧氣的含量,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

A.a點時容器內氮氣體積分數為 85% B.容器內物質總質量: b 點大于 \mid c\mid 點C.物質燃燒時氧氣必須達到一定濃度 D.此實驗測得空氣中氧氣的質量分數為 18%
10.下列示意圖分別是實驗室氧氣制備、收集、驗滿、驗證性質的操作,其中正確的是 (

二、非選擇題(共40分)
11.(9分)某校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了“水的組成及變化的探究”實驗。

【提出問題】水是由哪些元素組成的?
【設計并進行實驗】
(1)實驗1(燃燒法):在帶尖嘴的導管口點燃純凈的氫氣,觀察到火焰呈 色,然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冷而干燥的小燒杯,過一會兒,觀察到燒杯壁有 且燒杯外壁發熱,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2)實驗2(電解法):按上圖進行電解水實驗。在兩試管內產生的氣體中,(填"a"或"b")中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小木條復燃。
【實驗結論】
(3)由上述兩個實驗都能得到的實驗結論是
【拓展提升】
(4)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填標號)。
A.點燃純凈的氫氣會發生爆炸 B.含氧的化合物是氧化物C.冰塊與水混合得到混合物 D.電解水的反應屬于分解反應(5)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大明同學收集到一瓶渾濁的河水,他在實驗室模擬自來水廠的凈過程,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操作 ① 的名稱是 。在操作 ① 至 ③ 中,凈化程度最高的是操作 (填標號)。
(6)水是一切生命體生存所必需的物質,我們必須愛護水資源,一方面要節約用水,另一方面要
12.(7分)興趣小組的同學們利用傳感器、數據采集器和計算機組裝了一套微型空氣質量“檢測站”,對某次實驗課后化學實驗室內的空氣質量進行檢測,結果如下表。
污染物项目 | PM2.5 | PM10 | 二氧化氮 | 二氧化硫 | 臭氧 | 一氧化碳 |
含量 | 27 | 46 | 27 | 167 | 131 | 1 |
浓度限值 | 75 | 150 | 80 | 150 | 160 | 4 |
达标情况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不达标 | 达标 | 达标 |
(1)顆粒物檢測儀測定的項目是 ,這兩項污染物均達標。
(2)檢測的空氣中不達標的項目是 ,該氣體排放到大氣中可能會導致的一種環境問題是形成
(3)同學們分析,造成上述污染物不達標的原因可能是實驗室剛進行了硫燃燒的實驗,寫出該反應的文字方程式: ,該實驗過程中可以聞到 ,由檢測結果可知實驗中用 吸收生成物的效果并不佳。
(4)想一想,為改善空氣質量,保護藍色美麗的天空,請提出你的一個建議:
13.(11分)以下是初中教材中的幾個實驗,請回答問題。

(1)實驗一:硫粉在氧氣中燃燒,產生 火焰。
(2)實驗二: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實驗時,系火柴的作用是 ;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3)實驗三: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是 ,文字表達式為,木炭在空氣中和氧氣中的燃燒現象不同說明燃燒劇烈程度跟 有關。
(4)實驗四中,將盛有紅磷的燃燒匙在酒精燈上點燃,迅速伸入集氣瓶中,可以觀察到的現象是紅磷燃燒,產生大量 ,放熱。正確選擇試劑是實驗成功的關鍵,本實驗中對試劑的選擇合理的是 (填標號)。
A.可以用鐵代替紅磷實驗
B.紅磷要足量
C.產物不能為氣體
(5)實驗一、二、四中都要在集氣瓶下面放少量的水,實驗一中放水的作用是;由此推測,二氧化硫具有的物理性質之一是
(6)從反應角度分析,以上四個反應的相同點是 (填標號)。
A.都是分解反應 B.都放出熱量C.產物常溫下都是固體 D.都是化合反應
14.(13分)某同學在實驗室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裝置如下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指出圖中比較明顯的錯誤:
①
②
③
④
(2)反應開始前,應首先
(3)圖中收集氣體的方法叫 ,這是利用氧氣 的性質;此外,還可根據氧氣 的性質,采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4)給試管加熱的操作為 0
(5)實驗完畢后,應先 ,再 ,其目的是。
(6)寫出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