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
--簇錦街道微網格交流簡報(2025年3月)

目錄

一、“微”知識--微網實格知多少-
二、“微”行動--微網實格行動派
(一)街道動態 2
(二)社區動態 3
三、“微”實錄--微網實格案例匯
(一)微光聚力,共筑共享議事新家園一高碑社區錦翠南苑小區改造實踐紀實 -10
(二)以平凡之軀,擔非凡之責,用愛與責任守護社區家園一記興元麗園小區微網格員焦鴻 -12
(三)以“心愿”為橋,從“陌生人社會”到“熟人社區”的破冰實踐一保利花園二期“5棟運動角
心愿墻”微治理紀實 -14
(四)初心如磐映晚晴·銀發先鋒綻華光一團結社區“暖心微網格長”吳上觀 -16
(五)網格微光映初心·細治善為筑和諧一永興社區“全能微網格長”楊雪崍 18
(六)微光聚暖照萬家·共繪幸福新圖景一永興社區“微光使者”張鶴秀 20

“微”知識一微網實格知多少
\bullet 微網格工作經費使用范圍?
注意:微網格工作經費只能用于微網格長人員經費支出與微網格相關工作支出,不得挪作他用,不得超出文件規定的使用范圍和使用比例。
支出类别 | 使用范围 | 注意事项 |
微网格长 人员支出 | 通讯补贴 | 各社区在使用范围内,根据自 |
意外保险 | ||
健康体检 | ||
基本工作补贴 (结合考评发放) | 身实际制定本社区微网格工 作经费管理细则。 | |
奖励激励(月度、季度、年度 | ||
评优奖励,其他奖励) 为微网格制作信息公示栏 | (1)使用比例不超过社区微 网格工作经费总额的3%; (2)单笔使用额度超过5000 元(不含5000元)的,需报 | |
制作宣传资料 | ||
开展经费审计 | ||
为微网格队伍开展赋能培训 | ||
微网格相 关工作支 出 | 配备工作装备等相关工作 | 街道审批同意后方可使用。 |
以网格营造的方式统筹开展邻 里“微治理”项目。 | 使用比例不超过社区微网格 工作经费总额的5%。 | |
微网格队伍的积分兑换激励工 作 | 使用比例不超过社区微网格 工作经费总额的2%。 |
二、“微”行動--微網實格行動派
2025年3月,簇錦街道及所轄6個社區圍繞“微網實格”工作開展了微網格賦能培訓、志愿服務主題活動、人民建議征集、街區網格工作推動、新就業群體服務等系列行動。
(-) 街道動態
1.“微網實格”賦能提質培訓。為借鑒先進經驗,進一步提升街道、社區網格治理水平,3月4日,簇錦街道組織開展2025年“微網實格”賦能提質培訓活動(第三場)。活動以參訪游學的形式,帶領轄區內30名微網格長和社區工作者赴鄲都區鄲筒街道書院社區和金牛區荷花池街道城隍廟社區,學習微網格“六步工作法”、智慧化系統如何為社區治理賦能、社區企業“孵化-造血-反哺”工作機制、“愛鄰議事會 ^{+} 社區共享公益攤”的社區場景營造智慧等實務技巧,為簇錦街道提供了新的網格治理思路,奠定了各社區探索區域特色治理路徑的基石。

2.“院落矛盾糾紛調解工作坊”培訓活動。為切實提升微網格長的工作能力,為其提供有力的賦能支持,3月27日,簇錦街道組織開展了“院落矛盾糾紛調解工作坊”專題沙龍培訓,吸引了街道各社區分管負責人及微網格長40余人參與。主講人羅慶蓉老師巧妙運用實際案例進行破冰,瞬間點燃了現場的學習氛圍。隨后,她以深入淺出的方式,為學員們剖析社區院落矛盾糾紛產生的根源,詳細講解調解工作應遵循的原則、實用的策略和溝通的技巧。在互動交
“微”行動-—微網實格行動派
流環節,社區微網格長代表們結合自身工作實際,積極分享自己在小區調解工作中的寶貴經驗。活動采用“案例解讀 ^+ 互動分享”的形式,不僅有效解決了微網格長在小區治理過程中遇到的困惑,更引導他們主動思考、積極探索,促使他們總結提煉各方成功經驗。

(三) 社區動態
1.永興社區通過系列微網格治理行動,深化基層服務效能。3月5日,社區組建“黨員 ^+ 微網格長 ^+ 青少年”志愿服務隊,前往九如城養老院開展“童心暖夕陽·敬老傳美德”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以“節目表演+心聲傾聽+捶背按摩”的形式,對老人進行精神層面關愛。3月24日,社區依托微網格隊伍力量,積極開展節約用水“六進”行動,組織黨員和微網格長走進學校、企業、商鋪、公園、小區和家庭,為多元群體開展“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節約用水主題宣傳活動,倡導節約用水的文明發展理念。3月26日,永興社區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召開第六網格微網格長工作培訓會,圍繞近期居民信息收集和智慧車棚修建工作中的重難點問題進行討論,社區副書記宋躍組織大家展開網格工作技巧分享,并再次強調微網格長在社區治理中的重要性。3月 27日,社區召開商家聯盟工作推進會,圍繞商鋪信息核實、安全隱患排查以及商鋪財產險推廣等內容,全面了解商家最新動態和需求,為商鋪紓困解難,積極推動街區網格工作開展。系列活動以“服務為本 .+ 賦能為主 .+ 全齡覆蓋”為主線,推動社區治理從小入手,做深做實。
二、“微”行動--微網實格行動派

2.團結社區以志愿服務為核心,多元融合推動系列實踐活動,共繪社區治理新篇章。3月4日,社區組建“微網格長 ^+ 居民骨干 ^+ 熱心企業”的志愿服務隊,發起“志愿成都·你我同行”志愿服務活動,設立“暖心慰問 ^+ 驛站宣傳 ^+ 河道美化”三個志愿行動,形成“社區 ^+ 小區 ^+ 園區”的區域聯動效應,開展困難居民慰問活動、文明 ^+ 禁毒 ^+ 反詐 ^+ 環保等各類政策宣傳普及活動、黃堰河道巡查及垃圾清理行動。3月22日,社區開展團小丫社區志愿服務隊團建暨表彰活動,參與項目的微網格長與青少年志愿者們,在回顧志愿服務活動的過程中,深入闡述了基層治理工作所面臨的挑戰性以及其蘊含的重要性。3月24日,社區在城市會所開展“節水保食安·共筑健康夢”宣傳活動,在微網格長和社工的引導下,居民通過投壺、套圈、砸金蛋等互動小游戲,學習節約用水的背景和意義。3月31日,社區組織轄區近30名微網格長前往新都區新都街道板橋社區開展“微網連心·共繪社區治理新畫卷”參訪培訓,學習板橋社區在微網實格中的管理架構、運行機制及創新舉措等內容,雙方微網格長還就如何提高微網格長的工作效率,增強居民參與度等問題展開了深入探討。系列活動通過“多方參與 ^+ 多元融合 ^+ 共建共治”等實踐行動,提升社區微網格長 ^+ 居民志愿者 ^+ 青年志愿者的服務能力,有效增強社區治理的實效性和居民的參與感。
=, “微”行動-—微網實格行動派

3.順和社區開展長者集體生日會,助力構建“老有所樂”的和諧社區環境。為豐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倡導愛老敬老社會風尚,在實地走訪問需后,武侯民居微網格長申報了“壽如青松福聚民居一—長者集體生日會”鄰里微治理項目。在社區的指導下,微網格長積極牽頭策劃活動內容、流程等環節,同時鏈接成都手足顯微醫院及成都農商銀行武侯大道分理處,為居民們帶來義診和反詐知識宣傳服務。3月25日,武侯民居成功舉辦長者集體生日會,讓長者們感受到社區大家庭的溫暖,有效增進鄰里感情。

二、“微”行動-一微網實格行動派
4.順江社區搭建暖“新”港灣,延長基層治理服務觸角。為深入貫徹成都暖新十六條措施,落實新就業群體關心關愛,社區通過“問需收集 *^{+} 難題梳理 .+ 站點服務”的循環服務機制,設立“暖新驛站”,配置飲水機、微波爐、休閑座椅等基礎設施,為新就業群體提供一個可以隨時歇腳、飲水、熱飯的溫馨點位,為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和諧社區注入強勁動力。

5.鐵佛社區開展“錦囊妙計·建言有我”人民建議征集宣傳活動。3月,社區通過線下征集形式組織宣傳活動,依托微網格隊伍在保利五期、中筑西府蘭庭等7個小區出入口設置宣傳海報,動員居民為社區發展建言獻策。活動累計收集居民提出的社區發展建議16條,為改善居住品質、推進社區建設提供了參考方向和實施思路。

6.高碑社區開展 ^{66}3*15^{\prime\prime} 消費者權益保護主題宣傳活動。3月14日,社區攜手企業志愿服務隊,在5701廠大院小區開展了一場集“知識宣講+互動體驗 + 便民服務”于一體的特色活動。來自成都農商銀行武侯大道分理處的志愿者,為居民詳細剖析金融詐騙的常見手段及實用防范技巧,普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存款保險相關知識,提供義務磨刀等便民服務。在企業志愿者的專業服務下,
1, “微”行動-—微網實格行動派
不僅居民的消費維權意識和金融風險防范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也為構建更加安全、和諧、幸福的社區環境奠定了堅實基礎。

7.各社區持續召開愛鄰(20)協商議事會。議事協商是破解基層治理難題的一把鑰匙。隨著愛鄰議事會的持續召開,許多居民急難愁盼的問題得到了有效推動和解決,極大增強了各方的參與積極性。3月17日至20日,簇錦街道轄區各網格持續召開愛鄰協商議事會議7場,聯動黨支部書記、黨員代表、網格長、微網格長、居民骨干、物業公司等多元主體,對小區環境改善、微治理項目申報、小區安全隱患處理等問題進行商議,不斷推動民事共議、難事共辦、遇事共商、成事共享。
社区 | 时间 | 地点 | 主要内容 |
永兴 社区 | 3.17 | 社区党群 服务中心 | 永兴社区第七网格 (1)小区绿化维护问题:对部分绿化区域存在植被稀疏、杂草丛生 的情况,社区及物业将联系专业绿化公司进行定期修剪和补种,并 鼓励居民参与认养绿植活动。 (2)垃圾清运效率和垃圾分类宣传问题:对垃圾清运时间不固定, 导致垃圾桶满溢现象时有发生,影响小区环境卫生的情况,社区将 协调相关部门优化清运时间表,并加强垃圾分类宣传,提升居民的 环保意识。 |
3.20 | 社区党群 服务中心 | 永兴社区第八、九网格 (1)社区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问题:由社区及微网格长组织志愿者 每周定期探访空巢老人,了解他们的生活需求,提供必要的帮助; 定期举办适合老年人的文娱活动,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2)垃圾堆放不清理、公共区域卫生状况差的问题:由物业增加保 洁人员的工作频次,确保垃圾及时清理;由党员和微网格长倡导居 民自觉维护公共区域卫生,实行垃圾分类,减少垃圾堆积。 | |
高碑 社区 | 3.18 | 5701厂十 号院小区 | 老旧小区屋顶漏水改造问题:以楼栋为单位,在全体顶楼住户签署 施工告知书后开始施工。施工方承诺改造下雨期间会铺设防水篷布 保障居民基本生活以及赔偿由施工造成的屋面雨棚损坏等其他损 失。 |
顺和 社区 | 3.19 | 武侯民居 党群服务 站 | 小区邻里节活动方式问题:通过多方深入交流与探讨,确定本次小 区邻里节活动以“长者生日会”的形式开展,由小区微网格长和居 民骨干共同选定社会组织,协助开展此次活动。 |
团结 社区 | 3.20 | 诺金山小 区 | (1)上月居民诉求回应问题:由物业代表对绿化修剪、电瓶车乱停 乱放、地面修复以及电梯监控等问题的整改进展情况进行了详细汇 报。 (2)小区成立业委会问题:街道相关科室现场讲解了业委会成立的 基本流程及注意事项,下一步将进行相应流程的开展和跟进。 |
顺江 社区 | 3.20 | 顺江锦苑 | (1)小区主入口人行道闸不能使用、人行路面坑洼不平、雨天积水 严重问题:人行通道由社区安排改造,重新铺设路面;人行道闸物 业安排检修后发现电路主板和电机已损坏,需要重新更换,拟引进 广告公司免费安装,以广告位费用抵扣材料及安装费。 (2)楼栋外墙面及两个通风口墙皮剥落问题:拟定至墙面2.4米高 度进行墙面彩绘,同时加强居民安全宣传。 (3)中庭木廊雨棚长期日晒雨淋导致腐朽问题:计划纳入保障资金 申请对木廊阳光雨棚进行更换。 (4)小区非机动车停车位改造问题:拟定对一栋、二栋的单元入口 共4个通道两侧进行部分路面硬化,重新划定停车位规范非机动车 停放。 (5)小区内部分路面沉降改造问题:拟对一栋三单元沉降的路面进 行修,并加装隔离桩,保障居民正常出行。 (6)增加小区休闲设施问题:初步拟定对小区公示栏前方的绿化带 进行改造,部分硬化、增添花池、休闲座椅。 (7)地下车库地面翻砂问题:物业公司提议,如要解决该问题需要 对地下车库路面重新进行全面的地坪处理,目前小区的施工条件及 费用预算暂不符合修的条件,后期将对该问题持续跟进处理办法。 (8)小区内楼栋指示标识问题:居民提出小区内缺乏明显的指示标 识,外卖、快递人员无法准确地送货上门。经过讨论,决定由物业 公司先行咨询、整理方案。 (9)“信托制”物业年度财务汇报事宜:由物业公司对顺江锦苑2024 年年度财务情况做了简短的汇报,并展示了顺江锦苑2024年年度财 |
铁佛 社区 | 3.20 | 保利五期 党群服务 站 | 务报表,邀请小区业主进行查看、监督。 (1)儿童乐园地面老化问题:会议决定优先更换地面塑胶垫,暂不 新增器材。资金方面,将通过区级优秀楼栋长申请“微心愿”项目 解决部分资金,剩余部分由业委会和物业共同承担。 (2)老年人活动场所缺乏问题:业委会表示将实地考察,研究是否 可通过简装及安装新风设施设备改善环境,为老年人提供更舒适的 活动空间。 |
案例分享:黨建引領解民憂屋面煥新護家園--高碑社區
(一)基本情況
高碑社區第七網格5701廠十號院小區建成于20世紀90年代,因房齡較長,屋頂瓦片屋面年久失修,夏季暴雨時漏水問題頻發,嚴重影響頂樓居民日常生活。居民家中墻面滲水、家具受潮,甚至存在電路安全隱患。
“微”行動-—微網實格行動派
為此,高碑社區以愛鄰(20)協商議事日為平臺,組織社區第七網格長、專職網格員、社區工作者、微網格長及物業代表、頂樓住戶、施工方等20余人召開專題議事會。會上,頂樓住戶代表提出雨季漏水嚴重、施工影響生活等核心問題,社區黨委牽頭協調各方資源,推動問題解決。
(二)解決措施
一是精準調研,制定方案。社區聯合物業、施工方對屋頂漏水點位進行全面排查,形成《屋頂防水改造方案》,明確施工范圍、工期及資金預算。二是民主協商,凝聚共識。通過樓棟議事會、線上問卷等形式,收集頂樓住戶意見,最終確定分棟施工+防水篷布應急保障 ^+ 屋面雨棚損壞賠償的具體措施。三是監督跟進,確保實效。成立由社區黨委、網格員、居民代表組成的改造監督小組,每日巡查施工進度,定期公示改造情況,保障居民知情權。
(三)下一步安排
一是計劃于4月聯合第三方機構對改造工程進行驗收,確保工程質量達標;二是“線上問卷 ^+ 線下座談”相結合,收集居民意見,持續優化社區治理服務;三是總結愛鄰協商議事日模式,力爭在社區其他老舊院落推廣應用,形成可復制的治理經驗。

三、“微”實錄--微網實格案例匯
(一)微光聚力,共筑共享議事新家園
--高碑社區錦翠南苑小區改造實踐紀實
來源:高碑社區微治理項目
高碑社區第三網格的錦翠南苑小區,是一個歷經20年風雨的安置小區,基礎設施老化問題日益凸顯。公共區域座椅匱乏,多為居民淘汰的舊家具,樣式雜亂、破損嚴重,既影響小區美觀,又存在安全隱患;小區唯一涼亭破敗不堪,四面無遮擋,地面凹凸不平,桌椅雜亂陳舊。隨著時間推移,居民對改善公共設施的呼聲愈發強烈,小區改造迫在眉睫。

先鋒引領,破局而出。面對居民對美好環境的期盼,3名滿懷熱忱的微網格長挺身而出,發起環境改造行動。他們深知,唯有凝聚居民力量,方能實現有效治理。于是,三位藍色使者穿梭于樓棟之間,逐戶傾聽居民訴求,記錄改造建議。在贏得居民信任后,微網格長成功申請街道、社區級“微治理”項目2個,共獲得支持資金9000元。
共建共享,多方發力。項目構建“ 1+1+N^{\prime\prime} 行動體系,為院落改造保駕護航。核心統籌組(黨員 ^+ 微網格長)負責資源對接與協調,確保居民建議與施工行動無縫銜接,對卵結構修復、亭頂支架加固、涂料材質選擇、竹簾工藝優化等細節嚴格把關。專業施工組(居民代表 ^+ 專業工人)作為小區居民的施工隊負責人,始終以“最低成本、最高質量”為目標,一磚一瓦精雕細琢,確保改造工程經得起時間考驗。志愿支持組(居民骨干)協助微網格長完成踩點、搬運、監督等工作,以行動詮釋家園共建理念。從符合人體工程學的桌椅,到優質耐
三、“微”實錄——微網實格案例匯
候的溫馨涂料,再到兼顧通風與遮雨的竹簾,每一處細節都凝聚著微網格長與居民的智慧與心血。

共享碩果,共謀新篇。改造后的議事亭成為小區心臟地帶,不僅是居民談天、下棋、閱讀的休閑場所,更是社區發展規劃、院落議事、睦鄰活動的核心陣地。居民在此開展睦鄰友好活動,提出小區美化、環境秩序維護等建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在基層治理中,唯有充分發揮居民主體作用,解決實際問題、提升生活質量,方能增強居民歸屬感、獲得感與幸福感。錦翠南苑的改造實踐證明,微光雖小,聚之可成炬;力量雖微,合之可破局。
三、“微”實錄——微網實格案例匯
(二)以平凡之軀,擔非凡之責,用愛與責任守護社區家園
--記興元麗園小區微網格長焦鴻來源:順和社區暖心事跡案例
焦鴻,1985年9月出生,現任簇錦街道順和社區興元麗園小區微網格長,曾獲2024年武侯區第四季度優秀微網格長。自擔任微網格長以來,她以高度的責任感、嚴謹細致的工作態度和無私奉獻的服務熱情,成為小區居民的“貼心人”,社區網格治理的“好幫手”,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一名基層工作者的使命與擔當。
環境守護者:扮靚家園,共筑文明風景線。興元麗園小區作為安置老舊小區,居民構成復雜,文明素養參差不齊,小區環境治理面臨諸多挑戰。因此,焦鴻主動擔當起“環境守護員”的角色,將日常巡查作為自己的重要工作內容。某天夜晚,焦鴻像往常一樣在負責的樓棟進行巡查。當她走進電梯時,一股刺鼻的氣味撲面而來,映入眼簾的是電梯內大量的臟水。這些臟水不僅散發著惡臭,還可能對電梯設備造成損壞,嚴重影響居民的出行安全。焦鴻沒有絲毫猶豫,第一時間向物業報告了情況,并迅速找來清潔工具,開始清理臟水。在清理過程中,陸續有居民準備乘坐電梯。焦鴻一邊耐心地向居民解釋電梯暫停使用的原因,一邊抓住機會向大家宣傳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她的真誠和熱情感染了每一位居民,大家紛紛為她點贊。

三、“微”實錄-—微網實格案例匯
鄰里協調員:化解矛盾,奏響和諧鄰里曲。在鄰里關系的織錦中,焦鴻宛如一縷溫柔的絲線,巧妙地穿梭其間,扮演著“潤滑劑”與“解憂人”的雙重角色,致力于化解每一樁看似微小卻影響深遠的矛盾糾紛,成為鄰里間重歸歡笑的“貼心和事佬”。某個尋常的日子,當焦鴻踏入家門之際,恰逢樓下兩戶鄰居間爆發激烈的言語交鋒。她立刻上前,以和煦的笑容和關切的話語,探尋爭執的根源。原來,是一戶居民將廚余垃圾暫置于門外,未及時處理,導致異味彌漫,擾亂了鄰里的安寧。面對這一情境,焦鴻展現出了獨特的調解藝術。她一方面以理服人,向存放垃圾的居民說明廚余垃圾對公共環境的影響,強調及時清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以情動人,溫柔地安撫著受影響的鄰居,用理解與共情平息了對方的怒火。在她的巧妙斡旋下,雙方的心結逐漸解開,最終以握手言和的方式,讓鄰里之情重歸溫馨與和諧。
安全巡查員:排查隱患,筑牢社區安全網。安全是社區發展的基石,平日里,焦鴻總是穿梭在小區的各個角落,像一位安全衛士仔細排查每一處安全隱患。有一天,焦鴻在巡查時,一位居民告訴她小區內出現了一個馬蜂窩。焦鴻立刻意識馬蜂窩可能會給居民的出行和生活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她迅速聯系了物業和小區網格員,詳細說明了馬蜂窩的位置和大致情況。在馬蜂窩拆除期間,焦鴻主動承擔起了現場疏導工作,她一邊引導居民繞行,一邊安撫居民的情緒,直至安全隱患徹底消除,用實際行動為居民創建安全的生活環境,營造和諧溫馨的社區氛圍。

三、“微”實錄-—微網實格案例匯
在多年的網格工作中,焦鴻始終用愛與責任詮釋著一名微網格長的使命,得到了居民們的一致認可和信任。如今,每次出門,她總能遇到熱情的居民與她寒暄、給她塞水果和花生,這份濃濃的鄰里情讓焦鴻倍感溫暖。未來,焦鴻將繼續堅守在微網格長的崗位上,為居民們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服務,為構建和諧美好的社區貢獻自己的力量。
(三)以“心愿”為橋,從“陌生人社會”到“熟人社區”的破冰實踐
--保利花園二期“5棟運動角”微治理項目紀實
來源:順江社區微治理項目
保利花園二期建成于2011年,作為典型的商品房小區,長期面臨鄰里關系淡漠、居民互動匱乏的治理困境。如何打破“對門不相識”的隔閱,成為社區治理的核心命題。2024年,當5棟居民集中反映“活動空間不足、休閑設施匱乏”時,微網格長敏銳捕捉到居民需求背后的信任契機。5棟微網格長王莉華率先發起“5棟運動角”微治理項目,以“需求征集-項目立項-居民共建-長效運營”為路徑,探索出一條“需求導向、居民主體、多元參與”的社區治理新模式。
精準問需:從“要我建”到“我要建”——破解“建什么?建在哪?”的民主協商難題。面對居民對公共空間的需求,王莉華摒棄“替民做主”的傳統思維,帶領團隊開展敲門行動。通過對5棟120戶家庭的集中走訪,王莉華收集到居民運動需求清單80余條,經過多方商議和探討,最終確定打造“乒乓球臺+智能照明”的復合型方案。

三、“微”實錄--微網實格案例匯
民主立項:從“旁觀者”到“參與者”一—構建“全流程透明”的治理信任機制。項目投票階段,王莉華聯合物業采用“線上 *^{+} 線下”雙軌制,積極向居民發起項目投票宣傳。最終,項目以 80% 的居民支持率通過,獲區級支持資金4000元,實現“需求征集-方案優化-資金落地”的閉環管理。

居民共治:從“局外人”到“主人翁”——激發“我的社區我建設”的自治活力。當得知需要志愿者一起參與改造,居民們紛紛自發前來,協助王莉華挑選乒乓球桌、勘察安裝現場、清理場地衛生、搬運運動器材、提供專業意見··每個人都在改造行動中發揮著自我價值和優勢,展現出團結力和凝聚力。這場改造不僅建成設施,更讓王莉華與120戶家庭建立直接聯系,居民微信群活躍度提升 30% 。
長效運營:從“一時熱”到“長久暖”——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可持續生態互動平臺。如今,5棟的運動角已經成為居民們休閑娛樂的熱門打卡地,日均人流量60余人次。從運動社交場,到文化傳播站,運動角有效打破了城市水泥樓棟間的隔闔,成為睦鄰友好互動的橋梁。
從心愿上墻到幸福落地,保利花園二期用一個小小的運動角,書寫了社區治理的大文章。未來,這里將繼續探索“黨建引領 ^+ 居民自治 ^+ 社會協同”的治理路徑,讓更多微心愿匯聚成大幸福,共同繪就美好生活的社區圖景!
三、“微”實錄——微網實格案例匯
(四)初心如磐映晚晴·銀發先鋒綻華光
--團結社區“暖心微網格長”吳上觀
來源:團結社區典型人物案例
諾金山小區的微網格長吳上觀,是一位退伍不褪色的老兵,更是一位榮獲“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的老黨員。年逾古稀的他,始終以初心為燈,以擔當為帆,活躍在社區治理的每一個角落。他以一言一行詮釋黨員本色,用點滴善舉溫暖鄰里人心,被居民親切地稱為“吳叔”。
暖心服務:架起黨群連心橋。吳叔以“腳底沾泥”的務實作風,搭建起與居民零距離溝通的橋梁。他堅持每月至少全覆蓋走訪樓棟一次,以“訴求傾聽+問題記錄 ^+ 難題共解”的工作機制,為居民排憂解難。在得知樓棟老人渴望有一個活動場地時,吳叔第一時間聯系社區,推動微治理項目落地,為老人們打造出溫馨舒適的銀齡之家。此外,他主動承擔活動中心日常管理,讓老人們樂享休閑時光。對獨居老人、高齡老人及殘障群體,吳叔更是關懷備至。他時常自費購置米面糧油等生活物資,定期上門探訪,用行動詮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溫情。居民們看在眼里、記在心上,提起吳叔無不豎起大拇指:“有吳叔在,我們心里踏實!”

細心守護:筑牢院落安全網。安全無小事,責任重如山。吳叔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每日巡查樓道及小區周邊,不放過任何一處隱患:消防通道是否暢通、消防器材是否完好、路面是否有裂縫···他堅持“能修盡修、能改盡改”的原則,小問題隨手解決,大問題及時上報物業督促整改。一次散步
三、“微”實錄——微網實格案例匯
時,他發現小區防盜網缺失一節,于是立即召集兩名微網格長,自備工具完成修復;面對小區路面裂縫、坑洼等小問題,他會自費購置水泥、河沙等物資,帶頭填補修復,保障居民出行安全。
文明引領:共繪社區新畫卷。文明是社區和諧的底色。吳叔以“身體力行”的示范作用,引領文明新風尚。他每日出門必帶垃圾夾、垃圾袋,沿途清理衛生死角、白色垃圾,用實際行動守護小區環境。作為垃圾分類宣傳員,他常駐垃圾分類廂房,耐心指導居民正確投放,對不文明行為及時勸導糾正。他常說:“社區是我家,文明靠大家。”在他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居民主動參與垃圾分類、環境整治,院落面貌煥然一新。

在吳叔心中,鄰里如家人。他總在細微處傳遞溫情:幫工作繁忙的年輕人代扔垃圾、為獨居老人送菜上門·…·2025年新春,他自費為樓棟每戶居民送上一箱新鮮橙子,這份意外之喜不僅傳遞了溫暖,更讓鄰里情誼迅速升溫。居民們紛紛感慨:“吳叔讓我們從‘陌鄰’變‘睦鄰’,社區越來越像大家庭了!”
三、“微”實錄——微網實格案例匯
(五)網格微光映初心·細治善為筑和諧
--永興社區“全能微網格長”楊雪崍來源:永興社區典型人物案例
楊雪崍,中共黨員,現任永興社區第三網格黨支部委員、居民代表及西派宸樾9、10棟微網格長。她以微網格為舞臺,用繡花功夫織密服務網,將責任與擔當鐫刻在社區治理的每一處細節。從人口信息采集到政策宣傳落地,從關愛“一老一小”到化解鄰里糾紛,她以網格治理顯身手,細微之處見真情的實踐,先后榮獲永興社區優秀黨員、優秀微網格長,2024年第三季度武侯區優秀微網格長等稱號。
深耕細治:以微服務傳遞大溫暖。楊雪崍深語知民情是服務之本。她以“鐵腳板”丈量網格,逐戶采集人口信息,確保數據精準無誤;以“婆婆嘴”宣傳政策,讓惠民紅利精準直達。針對“一老一小”群體,她定期上門探訪,為獨居老人代購藥品、為留守兒童輔導功課,用“勞家常”化解生活難題。在安全治理中,她化身安全衛士,每月開展燃氣、消防等隱患排查,推動小區安裝智能門禁系統;在垃圾分類中,她組建綠色先鋒隊,創新積分兌換機制,讓分類理念深入人心。為豐富居民精神生活,她鏈接多方資源打造共享書屋,舉辦親子閱讀、非遺手作等活動,夏日送清涼、寒冬送溫暖,用煙火氣凝聚鄰里情。

三、“微”實錄一—微網實格案例匯
細治化憂:以微調解構建大和諧。鄰里糾紛無小事,楊雪崍以公平心解千千結。面對張大爺與樓下鄰居因小孩玩耍引起的噪聲矛盾,她三度上門調解:先傾聽雙方訴求,再引導換位思考,最終提出“鋪設隔音墊 ^+ 制定作息表”的解決方案,促成雙方握手言和。此外,她創新網格議事廳機制,定期收集居民意見,推動解決電梯維修、停車難等關鍵小事。楊雪崍常說:“調解矛盾不是‘和稀泥’,而是要讓雙方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
以行示范:以微行動引領大文明。楊雪崍以“身教”勝“言傳”,帶動居民共建美好家園。她帶領紅馬甲志愿服務隊,開展護綠行動,在綠化帶補種花草,設立文明公約提示牌;她組織環保課堂,用廢舊物品制作手工藝品,讓垃圾分類成為新時尚。在她的影響下,居民自發參與環境整治、文明勸導等活動。如今,小區環境煥然一新,鄰里互幫互助蔚然成風。

楊雪崍以“微網格”為筆,以“為民心”為墨,在社區治理的畫卷上書寫著細治善為的動人篇章。在她身上,我們看到了新時代基層工作者的責任與擔當,更看到了小網格托起大民生的無限可能。未來,她將繼續以微光成炬的信念,照亮社區治理的每一個角落,讓和諧與溫暖在鄰里間代代相傳。
三、“微”實錄-—微網實格案例匯
(六)微光聚暖照萬家·共繪幸福新圖景
-永興社區“微光使者”張鶴秀
來源:永興社區典型人物案例
在永興社區永康苑,斑駁的墻垣見證著歲月的痕跡。從晨曦到日暮,總有一抹身影,挎著褪色的帆布包,穿梭在樓棟之間。她,就是微網格長張鶴秀。扎根永康苑3棟2、3單元多年,張鶴秀將居民的冷暖點滴悉心記錄,匯編成一本獨特的《民情手札》。她如一束微光,匯聚成照亮萬家的火炬,繪就出百姓生活的幸福畫卷。

民情織網,甘做萬家活檔案。張鶴秀的帆布包,堪稱基層工作的百寶箱,內裝三件“法寶”:標記特殊家庭的民情地圖、承載居民需求的工作筆記、裝有常用藥品的急救包。為精準服務居民,她獨創“五維感知”工作法,一是晨間閑談,通過廣場上的碎語,獲取居民信息線索;二是日間觀察,通過陽臺晾曬物,洞察居民家庭生活狀況;三是飯點煙火,通過廚房氣息,判斷居民生活節奏;四是傍晚交流,通過散步談心,拉近與居民的情感距離;五是深夜守護,通過巡查樓棟,守護居民安全。針對獨居老人,張鶴秀還制定“五必訪”準則:雨天必訪、換季必訪、生病必訪、子女返鄉必訪、節日必訪。憑借這份耐心與細心,張鶴秀搭建起社區與居民之間的信任橋梁,讓網格服務有溫度、更貼心。
綠意煥新,巧繪家園新畫卷。社區環境整治期間,張鶴秀化身環境監督員,創新提出“三清三化”工作法:清理樓道堆物、空中飛線、衛生死角,推進補種綠化、路燈亮化、環境優化。頂樓青苔清理時,張鶴秀帶領志愿者連續奮戰
三、“微”實錄一—微網實格案例匯
兩周,用鋼絲刷一寸一寸開辟出安全行走通道,隨后牽頭組織將頂樓改造成空中花園,成為居民晨練的熱門打卡地。在衛生死角清理、垃圾分類宣傳時,張鶴秀也總是沖鋒在前,帶領居民行動、轉變居民意識、引導居民守約。如今,院落綠樹繁花相映,居民漫步其中,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春風化雨,巧做幸福擺渡人。在推動居民就業中,張鶴秀搭建了“三步橋梁”法。第一步崗位對接:主動對接企業,探索符合居民需求的彈性工作崗位。第二步技能培訓:應企業崗位要求,組織專項培訓,提升居民就業競爭力。第三步工具共享:設立共享工具角,為靈活就業的居民提供物資、技術等支持。失業電工老張在她的幫助下,重返工作崗位,并培養了3名徒弟;單親媽媽王姐通過她推薦的手工,如今照顧家庭和賺取收入兩不誤。

張鶴秀的工作服口袋里,永遠裝著潤喉糖和便簽條。居民們常說:“看到那件洗得發白的藍馬甲,心里就踏實。”當暮色籠罩永康苑,她依然穿梭在單元樓里,用飽含生活氣息的筆觸,續寫新時代的鄰里佳話。
錦
微光成炬 幸福滿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