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八戒,国产成人无码AA精品一区,好姑娘1免费观看完整版中文,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

北京郵電大學2024年報考指南

發布時間:2024-5-18 | 雜志分類:校園教育
免費制作
更多內容

北京郵電大學2024年報考指南

學院擁有經驗豐富的指導教師團隊,利用兩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平臺優勢,在各類學科競賽和創新活動中成績優異。近三年,獲得全國獎 447 人次,省部級獎 816 人次,其中“互聯網 +”創新創業大賽獲全國金獎 2 人次,銀獎 9 人次。學院畢業生主要去向中國移動、電信、聯通、國家電網、銀行等國家企事業單位,以及華為、騰訊、阿里巴巴、百度、微軟等大型 IT 行業公司。本科生深造率在 70% 左右,主要去向有北郵、北大、清華、中科院以及海外知名高校。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教育部電子信息類 10 個特設專業之一,是近年發展迅速和倍受社會關注的熱門專業之一。本專業學生在校期間參加各類活動和競賽獲獎率 80% 以上,就業領域涵蓋通信運營商、設備制造商、網絡通信公司、銀行、科研院所、政府機關、高等學校等,從事通信、軟件、金融、電子產品和信息技術服務等電子信息領域熱門行業。本專業采取學業導師制,由教學名師、國家級高層次人才親自執教,并做學業班主任,學生得到全面發展。學生專業基礎扎實、綜合素質高、業務能力強。本專業以“智能傳感網絡”為特色,面向“網絡強國... [收起]
[展開]
北京郵電大學2024年報考指南
粉絲: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內容
第51頁

學院擁有經驗豐富的指導教師團隊,利用兩個國家

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平臺優勢,在各類學科競賽和創新

活動中成績優異。近三年,獲得全國獎 447 人次,省

部級獎 816 人次,其中“互聯網 +”創新創業大賽獲全

國金獎 2 人次,銀獎 9 人次。

學院畢業生主要去向中國移動、電信、聯通、國家

電網、銀行等國家企事業單位,以及華為、騰訊、阿里

巴巴、百度、微軟等大型 IT 行業公司。本科生深造率

在 70% 左右,主要去向有北郵、北大、清華、中科院

以及海外知名高校。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

設點。教育部電子信息類 10 個特設專業之一,是近年

發展迅速和倍受社會關注的熱門專業之一。本專業學生

在校期間參加各類活動和競賽獲獎率 80% 以上,就業

領域涵蓋通信運營商、設備制造商、網絡通信公司、銀

行、科研院所、政府機關、高等學校等,從事通信、軟

件、金融、電子產品和信息技術服務等電子信息領域熱

門行業。

本專業采取學業導師制,由教學名師、國家級高層

次人才親自執教,并做學業班主任,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學生專業基礎扎實、綜合素質高、業務能力強。

本專業以“智能傳感網絡”為特色,面向“網絡強

國”戰略和數字經濟發展需求,培養具備良好的人文素

養、高尚的職業道德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等綜合素質的

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學生

具有較扎實的數學與自然科學基礎,具備電子信息系統

設計、信息分析與處理、計算機應用、軟件設計等方面

解決科學與工程技術相關問題的能力;具有在相關領域

跟蹤和發展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的能力;具備德智

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團隊合作、創新創業、國際視野

和國際競爭意識;具備良好的科學素養、寬厚的新工科

基礎知識和較強的實踐應用能力;能夠在網絡與通信、

電子信息、人工智能和計算機應用領域及相關產業中從

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工程管理等工作的高級專業技

術人才。

核心課程:本專業系統地學習電路分析基礎、信號

與系統、電磁場與電磁波、電子電路基礎、數字電路與

邏輯設計、數字信號處理、微波工程基礎、通信原理、

網絡信息系統基礎、傳感與智能信息處理基礎、機器學

習與混合現實、人工智能知識表達基礎、創新實踐課程、

Java/C++/Python 等高級語言編程等課程。

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

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

點。本專業是電子信息科學的基礎和支柱,具有多學科

交叉的特點。本專業堅持寬口徑、強基礎、重實踐的專

業特色,面向國家科技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培養具備

良好的人文素養、高尚的職業道德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信息光子學與光通信全國重點實驗室

通導融合室內外無縫定位芯片(鄧中亮教授團隊研制)

3 學院及專業介紹

PAGE 49 2024 報考指南ADMISSION BROCHURE

PART //

第52頁

等綜合素質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

接班人,使之成為兼具領軍氣質和家國情懷的電子工程

精英人才。

本專業針對電子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以電

子器件、高頻器件、集成電路與新型信息通信系統、計

算機智能應用系統的交叉融合為專業特色,使學生通過

4 年的學習能夠具有扎實的數學與自然科學基礎,掌握

電子電路、微波電路、集成電路、通信系統等領域的基

礎理論和專業知識,能夠應用本專業的基礎理論和專業

知識開展科學研究和解決復雜工程問題;具備自我學習

能力,能夠跟蹤、發展或開拓電子工程領域的新理論、

新知識和新技術;具備組織能力及團隊合作精神、創新

創業意識、國際化視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就業領域涵

蓋通信、計算機、電子信息、航空航天等,從事科學研

究、技術開發、工程設計、教學培養和管理等工作。

核心課程:本專業系統地學習電路分析基礎、電子

電路基礎、信號與系統、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電磁場

“藝馨杯”文藝匯演

電子工程學院師生赴中國移動研究院開展訪企拓崗 培養學生專業實驗興趣,提高學生動手實踐能力

與電磁波、固體物理、微電子器件基礎、通信原理、高

頻電子線路、微波工程基礎、ASIC 設計原理及應用等

課程。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

設點,通過教育部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屬于信息通信領

域的科學研究和技術應用的前沿學科,是信息領域高新

技術的支撐專業,是北京郵電大學信息科技類專業的重

要組成部分。本專業依托信息光子學與光通信全國重點

實驗室、3 個國家 111 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和 2 個省部級

重點實驗室,支撐國家重點一級學科“電子科學與技術”

和北京市重點一級學科“光學工程”。

本專業面向國家戰略和信息通信及光電信息行業發

展需求,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建設世界一流特色專業

為目標,培養在光通信、光電子、光電信息檢測與處理

PAGE 50 北京郵電大學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1955-2024 厚德博學 敬業樂群

第53頁

何庭波

畢業于北京郵電大學,華為董事會成員、海思

半導體有限公司總裁。1996 年加入華為,歷任芯片

業務總工程師、海思研發管理部部長等,現任海思

總裁、2012 實驗室技術總裁、華為科學家委員會主

任,從芯片工程師起步,逐步成為華為半導體領域

的領頭人,帶領海思半導體成為中國最大的半導體

設計公司,年產值達 30 億美元。

部分就業單位

中國移動

中國聯通

華為

京東

小米

完美世界

中國鐵塔

中國民航

中國工商銀行

招商銀行

部分讀研院校(境內)

北京郵電大學

北京大學

清華大學

中國科學院大學

復旦大學

浙江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東南大學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

部分讀研院校(境外)

斯坦福大學

倫敦大學學院

帝國理工學院

南洋理工大學

愛丁堡大學

哥倫比亞大學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

杜克大學

香港大學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本科“芯生杯”足球賽

領域具有寬口徑的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具有國際視野、創新創業意識和終身

學習能力的高級專業技術人才,具備政治立場堅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

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本專業針對光電子、計算機和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以光通信、光電子、

光電信息檢測與處理方面的系統設計和計算機應用的集成綜合為專業特色 , 能

夠滿足光電信息領域、光通信領域及國民經濟各部門對高級專業技術人才的迫

切需求。擁有由國家杰青、北京市教學名師等組成的老中青相結合、教學科研

相促進的師資隊伍,獲國家級、省部級科研獎勵多項。注重科教融合、產教融匯,

鼓勵學生參加創新創業競賽、教師科研項目,提升創新思維和創新創業能力。

本專業畢業生主要在通信、互聯網等相關領域的國內外一流企業和研發機構就

業。

核心課程:本專業系統地學習電路分析基礎、電子電路基礎、信號與系統、

電磁場與電磁波、物理光學、應用光學、通信原理、光電子學、激光原理、光

纖通信系統等課程。

校友專欄

3 學院及專業介紹

PAGE 51 2024 報考指南ADMISSION BROCHURE

PART //

第54頁

計算機學院(國家示范性軟

件學院)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National

Pilot Software Engineering School)

招生專業:計算機類;軟件工程

計算機類包含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數據科學

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學院網址:

https://scs.bupt.edu.cn

碩士學位授權點: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軟件工程

博士學位授權點: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軟件工程

學院介紹

北京郵電大學 1980 年獲得計算機應用碩士學位授

予權,2000 年獲得計算機應用技術博士學位授予權,

2006 年獲得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

權。學院在計算機學科領域取得了豐碩的原創性、標志

性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國家技術發明獎

二等獎等 8 項高水平科研獎勵和 8 項國家級教學成果

獎。2017 年,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

建設一流學科,在教育部學科評估中獲評“A”;2019

年,計算機學科位列 ESI 全球排名前 1‰。同時,作為

首批“特色化示范性軟件學院”的依托單位,軟件工程

學科在教育部學科評估中獲評“B+”(前 20%)。

學院現有教職工 280 余人,其中教師 205 人,包

括具有正高級職稱教師 61 人,副高級職稱教師 102 人;

博士生導師 110 余人。師資隊伍實力雄厚,擁有中國

科學院 / 中國工程院院士 3 人(含兼職),國家自然科

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負責人 2 人,國家 973 計劃項目

首席科學家 3 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等國

家級人才 17 人,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等國家級青

學院特色優勢:

計算機學院 ( 國家示范性軟件學院 ) 培養具有深厚網絡

背景的計算機類專業人才和以通信軟件為特色的軟件工

程專業人才;扎實數理基礎,深厚網絡背景,學科交

叉融合,強大實踐能力是學院的人才培養特色;超過

70% 的畢業生服務“網絡強國”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

在 5G、芯片、人工智能、大數據、網絡空間安全等高

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領域就業。

全國教材建設先進集體

PAGE 52 北京郵電大學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1955-2024 厚德博學 敬業樂群

第55頁

年人才 11 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負責人 10 人,教育部新

(跨)世紀人才 14 人,北京市(青年)教學名師 5 人,北京

市優秀教師 6 人,北京市科技新星 11 人。

學院形成了具有深厚網絡背景的計算機類專業特色和實施

以通信軟件為特色的軟件工程專業培養路徑,建立了完整、多

層次人才培養體系,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數據

科學與大數據技術、軟件工程四個本科專業。其中,計算機科

學與技術、網絡工程兩個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2019 年計算

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兩個專業獲批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

業建設點,2020 年網絡工程專業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

點,2021 年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獲批省級一流本科專業

建設點。2021 年 2 月獲批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 2.0

基地并納入“101 計劃”和“英才計劃”,2021 年 12 月獲批

國家首批“特色化示范性軟件學院”。

學院在物聯網與新型網絡、大數據與人工智能、通信軟件

與嵌入式系統、網絡管理與智能系統等方面具有一流的科研水

平。近年來承擔了近百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 973 計劃、

863 計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國家級和省部級重大重點科研

項目。先后 4 次牽頭、4 次參與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累計

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 8 項、省部級科技獎勵 100 余項。

學院超過 70% 的畢業生圍繞網絡強國建設,在人工智能、

大數據、互聯網、5G、芯片、網絡空間安全等高新技術產業和

戰略性新興領域就業。越來越多的畢業生投身于國家航空航天

領域以及各級機關和科研事業單位,踴躍奉獻于國家中西部發

展戰略。

學院與多所國際知名高校建立了良好合作關系 , 設立短期 /

中長期交換項目、雙學位項目。合作高校包括 MIT、劍橋大學、

牛津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利茲

大學、圣塔克拉拉大學;留學生來自十余個國家。學院為學生

提供了去世界一流高校訪問交流的諸多機會。

王尚廣

教授、計算機學院(國家示范性軟件

學院)副院長 ( 主持工作 )、網絡與交

換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國家

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研究方向

包括:服務計算、云計算、衛星計算

等。主持包括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

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等各類項目 50 余

項,擔任 IEEE Technical Community

on Services Computing 主 席、IEEE

Transactions on Services Computing

編委等多個學術兼職,先后獲得中國

電子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計算

機學會技術發明一等獎等多項獎勵。

院長寄語:

北京郵電大學計算機學院(國家示范

性軟件學院)將以承建計算機科學與

技術和軟件工程兩個一級學科的堅實

基礎,以支撐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雙

一流”學科的雄厚實力,以榮獲首批

國家特色化示范性軟件學院的突出優

勢,將各位莘莘學子培養成具有深厚

網絡背景的計算機類優秀人才。相約

北郵逐夢,共創強國未來!

2020 年大學生計算機系統與程序設計競賽頒獎儀式

3 學院及專業介紹

PAGE 53 2024 報考指南ADMISSION BROCHURE

PART //

第56頁

計算機學院(國家示范性軟件學院)本科招生包

含計算機類大類招生和軟件工程專業招生。

計算機類大類招生

為拓寬專業口徑,滿足社會對人才培養的需求,

并為學生專業學習和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計算機學科

基礎,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數據科學與大

數據技術三個專業自 2017 年開始實行計算機類大類

招生和培養,即招生時不分專業,入學后按照計算機

學科平臺(知識體系)進行統一培養,之后按照個人

志愿和成績可從三個專業中選擇一個專業學習。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是全國首批國家級特色專

業,并于 2019 年獲批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本專業是一個計算機系統與網絡兼顧的計算機學科寬

口徑專業,旨在培養適應國家和社會發展需要、以建

設“網絡強國”為己任,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

良好的科學文化素養、創新創業精神和能力、國際視

野和團隊合作精神,具有深厚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

業知識、網絡背景和良好實踐技能,可從事計算機相

關領域的研究、設計、開發、綜合應用以及管理的高

水平工程技術人才。畢業生能夠成長為高素質復合型

行業骨干、創新創業人才和行業精英人才。培養具有

深厚網絡背景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人才是本專業區別

于其他高校計算機專業的顯著特色。

網絡工程專業

網絡工程專業是國家級特色專業和國家級一流本

科專業建設點。本專業特色是互聯網與通信網相結合、

突出網絡智能技術能力的培養。專業依托北京郵電大

學信息通信和計算機學科優勢,服務“網絡強國”戰略,

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扎實計算機科學與技

術學科理論基礎,具備網絡技術領域專業知識和工程

實踐能力,具有深厚通信背景、創新創業精神和能力、

國際視野和團隊合作精神的高水平工程技術人才。畢

業生能夠成長為高素質復合型行業骨干、創新創業人

才和行業精英人才。本專業高質量的人才培養,使畢

業生能夠在計算機、互聯網、通信網與人工智能等領

域從事系統研發和技術管理等工作。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入選北京市一流本科

專業建設點 , 是一個軟硬件結合、兼顧數據科學理論

與應用,以計算技術為基礎、以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

術為特色的寬口徑專業。隨著數字經濟快速發展,數

據已成為國家基礎性戰略資源和重要的生產要素。大

數據對全球生產、流通、分配、消費活動以及經濟運

行機制、社會生活方式和國家治理能力等產生著重要

影響。大數據產業也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質量變革、

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本專業就是

在此背景下設立的面向大數據時代新型人才需求的新

工科專業,旨在培養具有從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相關

的軟硬件及網絡的研究、設計、開發以及綜合應用的

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本專業就業前景廣闊,畢業生能

夠在計算機和互聯網領域以及大數據相關產業從事數

據科學研究、大數據相關工程應用開發、技術管理與

咨詢等工作。

軟件工程專業

軟件工程專業培養適應國家發展需要、具有扎實

軟件工程理論基礎、具備軟件技術領域專業知識的人

才,是軟件工程技術理論與工程實踐兼顧的寬口徑專

業。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文化素養、創新創業能力、

國際視野和團隊合作精神,具有自主學習意識和創新

意識,具有深厚網絡背景、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能

從事軟件工程和信息技術應用領域的研究、設計、開發、

綜合應用及管理的高水平人才。畢業生能夠解決復雜

工程問題,能夠在軟件工程和信息技術應用等領域以

及相關產業從事科研、應用開發、技術管理等工作,

具有繼續深造學習和持續發展能力,能夠成為軟件工

程科教人員、項目經理、高級軟件工程師、產品總監、

IT 咨詢顧問等。

PAGE 54 北京郵電大學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1955-2024 厚德博學 敬業樂群

第57頁

部分就業單位

國家部委及事業單位(中央網信辦等)

北京華為數字技術有限公司

阿里巴巴(北京)軟件服務有限公司

騰訊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百度在線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

電信網絡運營商(移動、聯通、電信)

金融行業(工商銀行、農業銀行等)

北京字跳網絡技術有限公司

抖音視界有限公司

螞蟻云創數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部分讀研院校(境內)

北京郵電大學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中國科學院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南京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部分讀研院校(境外)

滑鐵盧大學

新加坡國立大學

多倫多大學

悉尼大學

赫爾辛基大學

香港大學

東北大學(日本)

阿姆斯特丹大學

澳洲國立大學

哥本哈根大學

洪定坤

2008 年畢業于北京郵電大

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現

任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

技術副總裁。“今日頭條”是

其公司知名的品牌產品,是當

下最受用戶喜愛和黏性最高的

移動互聯網產品之一。

譚海川

計算機學院(國家示范性軟

件學院)2019 級計算機科學與技

術專業本科生,曾獲得中國計算

機學會“優秀大學生獎”、國家

獎學金、北京市三好學生、北京

市優秀畢業生、小米特等獎學金

等榮譽稱號或獎勵。曾獲國際大

學生程序設計競賽(ICPC)亞洲

區域賽金獎、中國大學生程序設

計競賽(CCPC)金獎、CCF 大學

生計算機系統與程序設計競賽總

決賽(CCSP)金獎、中國高校計

算機大賽團體程序設計天梯賽個

人一等獎、“互聯網 +”北京市

賽二等獎、字節跳動夏令營冠軍

等,擔任微軟學生大使,現保研

至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

校友專欄

2020 年大學生計算機系統與程序設計競賽頒獎儀式

3 學院及專業介紹

PAGE 55 2024 報考指南ADMISSION BROCHURE

PART //

第58頁

網絡空間安全學院

School of

Cyberspace Security

招生專業:網絡空間安全(大類招生)

包含網絡空間安全、信息安全、密碼科學與技術專業。

學生在第二學期,結合學生本人志愿和第一學期的成績

實行專業分流,第三學期開始分專業培養 。

學院網址:

https://scss.bupt.edu.cn

碩士學位授權點:

網絡空間安全

網絡與信息安全

博士學位授權點:

網絡空間安全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學院介紹

北京郵電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是中央網信辦 / 教

育部設立的國家“一流網絡安全學院建設示范項目”單

位,是中央網信辦設立的國家“網絡安全人才培養基地

試點示范”單位,同時學院還擁有全國首批“網絡空間

國際治理研究基地”,并入選首批“北京市高精尖學科

建設”名單。目前網絡空間安全學院擁有網絡空間安全、

信息安全、密碼科學與技術三個本科專業,2015 年獲

得了全國首批網絡空間安全一級學科博士 / 碩士學位授

予權,2019 年獲首批網絡空間安全一級學科博士后流

動站,建立了完整的本、碩、博人才培養體系。北京郵

電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科專業辦學歷史悠久,2001 年

全國首批設置信息安全本科專業。2019 年,信息安全

專業入選首批教育部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劃”,

以及北京市“重點建設一流專業”。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以方濱興院士、孔志印院

士、郭世澤院士、楊義先教授、陶小峰教授、李小勇教

授等高層次人才為帶頭人的 100 余人高水平教師隊伍,

其中雙聘院士 3 人、國家級人才計劃入選者 11 人、省

部級人才計劃入選者 12 人;同時,學院聘任國內外知

名學者擔任兼職教授及企業導師共 90 余人。學院教師

曾獲國家級獎勵 10 余項。培養了以“全國黨建工作樣

板支部”為代表的思政育人先進團隊。學院教師和團隊

多次獲國家級教學團隊稱號、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國家

級一流課程、北京市教學名師及北京市課程思政示范課

程等榮譽。

學院科研基地實力強大:支撐“網絡與交換技術全

國重點實驗室”,擁有“移動互聯網安全技術國家工程

研究中心”、“災備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可信

分布式計算與服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為網絡空間安

全學科教學、理論研究、技術開發、成果推廣和產品研

學院特色優勢:

北京郵電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是全國規模最大、成立時間最

早的網絡安全學院之一,概括起來,北郵的網絡空間安全學院

有 5 個特色,一是辦學歷史悠久,1955 年,建校初期就開展

了保密通信方面人才培養,1984 年,開始培養密碼學方向博士,

曾經培養了我國第一個密碼學博士,2001 年設立了全國首批

信息安全本科專業,2003 年設立信息安全博士點,目前已建

成了完整的本碩博到博士后的人才培養體系;二是辦學特色鮮

明,學院三個本科專業都具有鮮明的“攻防兼備”特色,為我

國培養了 6000 余名網絡安全領域畢業生;三是辦學成效顯著,

先后 2 次入選國家“一流網絡安全學院建設示范項目”單位,

2015 年,獲批中央網信辦“國家級網絡安全人才培養基地”,

信息安全本科專業是國家一流專業及北京市重點建設的一流專

業,網絡空間安全專業是北京市一流專業,網絡空間治理學科

入選北京市高精尖學科。四是師資力量雄厚,學院擁有兩院院

士、國家杰青、萬人領軍等國家高層次人才領銜的高水平師資

隊伍。五是實踐平臺一流,學院擁有網絡安全領域省部級以上

重點實驗平臺 10 個,省部級以上重點實驗室數量位居全國高

校首位;同時,學院建有包括網絡安全靶場在一批國內的一流

的實踐教學實驗室,為實戰化人才培養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PAGE 56 北京郵電大學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1955-2024 厚德博學 敬業樂群

第59頁

發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學院教師依托科研基地在網絡空間安全

研究領域承擔了包括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 973 計劃、國家 863 計

劃、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

項目、國家發改委項目等國家重大重點科研項目。

學院教師科研和教學成果豐碩,獲得了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

技進步獎等十余項國家級科研成果獎項和多項省部級獎項。近年來在

國際頂級學術刊物和會議上發表了 800 多篇高水平學術論文,出版了

學術專著五十余部,獲得了一百余項國家和國際發明專利授權

學科競賽成績優異,斬獲多項大獎。學院學生 2018 年“HITB

CTF 總決賽”獲得全球第二名;2019 年“全國信息安全技術競賽 - 創

新能力實踐賽”中獲得全國第一名;2020 年“第三屆‘強網’擬態

防御國際精英挑戰賽”中獲得特等獎,“第四屆‘藍帽杯’全國大學

生網絡安全技能大賽”獲得第一名和第二名;2021 年 “ ‘強網杯’

全國網絡安全挑戰賽線下賽”獲得一等獎,“全國大學生信息安全與

對抗技術競賽”獲得一等獎;2022 年“‘強網杯’全國網絡安全挑戰賽”

獲得一等獎,“全國大學生信息安全與對抗技術競賽”獲得一等獎,“全

國密碼技術競賽”獲得一等獎;2023 年“第七屆 XCTF 國際網絡攻防

聯賽總決賽一等獎”獲得一等獎,“第十六屆全國大學生信息安全競

賽創新能力實踐賽”獲得一等獎,第二屆中國研究生網絡安全創新大

賽獲獎總數和一等獎數均位居全國第一。

畢業生就業率高,就業質量領先,本科生近四年平均就業率保持

在 99% 以上。學院堅持“創一流學科,建一流學院、辦一流專業,

育一流人才”的建設目標,培養的高水平畢業生在政府機關、科研機構、

企事業單位等網絡安全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畢業生就業去向與專

方濱興 中國工程院院士 孔志印 中國工程院院士 郭世澤 中國科學院院士 楊義先 知名教授

3 學院及專業介紹

PAGE 57 2024 報考指南ADMISSION BROCHURE

PART //

第60頁

業匹配度高,主要就業單位包括國家網信部門、各大銀行、知名

互聯網企業等。

網絡空間安全(大類招生)

為拓寬專業口徑,滿足社會對高級專業人才培養的需求,并

為學生專業知識學習和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網絡空間安全學科基

礎,學院實行網絡空間安全大類招生和大類培養,即招生時不分

專業,在前兩個學期統一培養本科學生網絡空間安全基礎理論,

根據個人志愿和第一學期的學期成績,在第二個學期進行專業分

流,從第三學期開始,學生分別進入信息安全專業、網絡空間安

全專業或者密碼科學與技術專業學習。同時,為探索和實踐高層

次和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學院在 2017 年設立全國首個網

絡空間安全領域“實驗班”,面向全院選拔優秀學生在第三學期

進入實驗班學習。實驗班以突出對學生網絡安全工程實踐和攻防

對抗能力培養為特色。

網絡空間安全專業

網絡空間安全專業面向國家網絡空間安全戰略需求、科技進

步和社會發展需要,堅持立德樹人,落實五育并舉,培養具有扎

實數理基礎和網絡空間安全領域專業知識,以及良好的工程實踐

技能;具備良好的科學文化素養、創新創業能力、國際視野和團

隊合作精神;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和終身學習意識的高素質人才。

畢業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開展網絡空間安全領域科學研

究和解決復雜工程問題;能夠成為在政府機關、科研機構、企事

業單位等從事網絡空間安全相關的研究、教學、設計、開發、綜

合應用以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專業技術人才。

本專業以通信網絡安全為特色。

核心課程:網絡空間安全治理、大數據安全、無線通信安全、

可信計算理論與技術、安全協議分析、網絡空間安全課程設計、

網絡空間安全綜合實驗、網絡空間安全編程技術與實例開發等。

信息安全專業

信息安全專業面向建設網絡強國、維護網絡安全重大需求,

堅持立德樹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備良好的科學素養

和人文素養,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高尚的職業道德,以及良

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創新創業意識、國際視野、實踐技能、終身

學習和持續發展的能力;具備扎實的數學與自然科學基礎,能夠

應用信息安全基礎理論與專業知識,開展科學研究和解決復雜工

程問題,能夠在政府機關、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等部門從事信

息安全相關的科學研究、教學培養、安全設計、技術開發和安全

李小勇

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科技創新領軍人

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首都

科技領軍人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霍

英東基金獲得者。現任北京郵電大學網絡空

間安全學院執行院長,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理

事,IEEE Networking Letters 等 國 際 期 刊

編委。長期從事網絡安全領域研究工作,牽

頭獲中國電子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教育部

自 然 科 學 二 等 獎、IET Premium Award in

Information Security 等 國 內 外 獎 勵 10 余

項;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自然

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防類項目等 30 余項;

在包括 IEEE 匯刊系列 CCF A 類 /TOP 期刊等

共發表學術論文 150 余篇,入選愛思唯爾中

國高被引學者 ( 網絡空間安全學科 )。

院長寄語:

北京郵電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是國家一流

網絡安全學院建設示范項目單位,是全國成

立時間最早、規模最大的網絡安全學院之一。

網絡空間安全學科辦學歷史悠久、底蘊深厚,

形成完整的網絡安全本碩博人才培養體系,

已培養了近萬名專門人才。學院堅持“實戰

驅動、攻防兼備”辦學思想,先行先試、引

領示范、成效顯著,實現了多項全國首創:

編制全國首批網絡空間安全專業系列教材、

創辦全國首個“網絡空間安全專業特長生實

驗班”、舉辦全國首屆“中學生網絡安全技

術大賽”、舉辦全國首個“網絡空間文化節”、

發起承辦全國首屆研究生網安大賽。學院以

世界一流網安學院建設為目標,聚焦“泛在

安全 可信治理”的學科特色,著力提升拔尖

創新人才培養、服務國家重大需求和國際規

則制定權等能力,承擔了 10 余項國家重點

研發計劃、國家重大儀器專項等重大科研攻

關任務;承擔 10 個國家級 / 省部級重點實驗

室建設任務(5 個為國家級重點實驗室),

牽頭 7 個網絡安全領域國家級 / 省部級重點

實驗室(2 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5 個省部

級重點科研平臺)建設任務。擁有一支由三

位院士領銜、多位國家級人才為骨干的 120

余人的師資隊伍。

歡迎莘莘學子加入!

PAGE 58 北京郵電大學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1955-2024 厚德博學 敬業樂群

第61頁

部分就業單位

外交部

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

國電信

中國工商銀行、農業銀行、

建設銀行等

華為

騰訊

阿里巴巴

字節跳動

百度

京東

……

部分讀研院校(境內)

北京郵電大學

北京大學

清華大學

中國科學院大學

浙江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部分讀研院校(境外)

帝國理工大學

卡耐基梅隆大學

加州大學爾灣分校

新加坡國立大學

南洋理工大學

多倫多大學

悉尼大學

愛丁堡大學

王晨宇

網絡空間安全學院 2011 級信

息安全專業本科生,2015 級網安

院博士研究生,畢業后留校從事博

士后研究工作。在校期間,發表學

術論文 10 余篇,主持 / 參與多項

國家、省部級項目,獲得國家網絡

安全獎學金、一等獎學金,大學生

數學建模競賽北京市一等獎、美國

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二等獎,大學

生藝術展演一等獎等,曾擔任校民

樂團副團長。

黎超超

網絡空間安全學院 2014 級信

息安全專業本科生,本科畢業后在

我院繼續深造,在國家災備技術工

程研究中心攻讀碩士研究生,畢業

后入職國家計算機網絡應急技術處

理協調中心,從事國家網絡安全研

究相關工作,承擔國家網絡信息安

全管理技術支撐保障職能。在校期

間,曾任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學生會

主席、研究生會主席,連續三年獲

得校一等學業獎學金。

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專業技術人才。

本專業以信息內容與數據安全為特色。

核心課程:信息系統安全、數字內容安全、信息隱藏與數字水印、自然語言

處理與安全、機器學習與安全、信息安全課程設計、信息安全綜合實驗、信息安

全編程技術與實例開發等。

密碼科學與技術專業

密碼科學與技術專業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立足國民經濟主戰場,堅持立

德樹人,培養具有扎實密碼科學基礎理論、具備密碼領域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

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旨在培養具有良好的人文

科學素養、創新創業能力、國家安全觀念,能夠應用深厚的密碼科學技術專業知

識和工程實踐技能,解決密碼科學研究和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能夠在政府機關、

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等部門從事密碼科學與技術相關的研究、分析、設計、開

發及管理等工作的高級專業技術人才。

本專業以通信領域密碼應用為特色。

核心課程:信息論與編碼、可計算性與計算復雜性、密碼協議設計與分析、

密碼分析、密碼應用、密碼工程、可證明安全理論、量子密碼學、后量子密碼、

密碼算法實踐、通信密碼實踐等。校友專欄

3 學院及專業介紹

PAGE 59 2024 報考指南ADMISSION BROCHURE

PART //

第62頁

人工智能學院

School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招生專業:人工智能(大類招生)

包含信息工程、人工智能、智能醫學工程專業。

學生在第三學期,結合本人志愿和第一學年的成績進行

專業分流,第四學期開始分專業培養。

學院網址:

https://ai.bupt.edu.cn

碩士學位授權點:

信息與通信工程(人工智能)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智能科學與技術)

電子信息(人工智能)

博士學位授權點:

信息與通信工程(人工智能)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智能科學與技術)

電子信息(人工智能)

學院介紹

人工智能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變革、社會

發展的戰略性學科領域,正在對人類生活、經濟發展和

社會進步等方面產生重大深遠的影響。我國“十四五”

發展規劃已將人工智能作為創新發展的關鍵依托。

北京郵電大學是國內最早從事人工智能人才培養

和科學研究的單位之一。學校面向人工智能的重大國

家戰略和強烈人才需求,匯聚相關領域的 100 多名優

秀師資,于 2020 年 1 月 7 日成立了國內規模最大的

人工智能學院。學院設置 3 個系:智能信息工程系、

智能科學與技術系、腦認知與智能醫學系;本科采取

人工智能大類招生,下設專業有:信息工程、人工智能、

智能醫學工程。

面向人工智能領域的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學院努

力打造優質育人環境和高水平科研隊伍。學院現有教師

160 余名,其中國家級人才稱號 6 人,省部級人才稱號

19 人。學院科研工作在多模態智能基礎理論、腦認知

與醫學圖像處理、智能網絡與群體智能、智能交互與決

策系統等方向上取得突破,成果服務于 FAST 射電望遠

鏡、高分二號衛星遙感監測、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北京

學院特色優勢:

北京郵電大學是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掛靠單位,是國內最

早建設人工智能相關專業的高校之一。北郵人工智能學

院將信息科技和人工智能密切結合,以信息與通信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兩個“雙一流”學科為支撐 , 形成理、

工、文、醫多學科交叉特色,注重科教融合、產教融合,

守正創新,構筑一流的人工智能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基

地。

教師合影

PAGE 60 北京郵電大學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1955-2024 厚德博學 敬業樂群

第63頁

冬奧等重大工程活動,以自動智能分析和“北郵一號”5G

智能校園巡邏機器人為特色的校園安防系統引領了潮

流、建立了示范。科研成果獲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

技進步獎、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

術獎、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通信學會科學技術獎等重

要獎項。在 IEEE T-PAMI、JSAC、CVPR、ACL 等國際

一流刊物和會議上發表一系列高水平成果,在國內外競

賽屢屢奪魁。

學院擁有卓越的教書育人條件平臺。2023 年,北

京郵電大學獲批建設“國家人工智能產教融合創新平臺”

這一人工智能領域國家級頂級平臺,是 12 個獲批建設

高校之一,凸顯了學校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明顯優勢。人

工智能學院是該平臺的主建學院,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科

研和教育方面具有雄厚的積累和鮮明的特色。同時,學

院還是國家級虛擬教研室——教育部重點領域人工智能

專業虛擬教研室的建設單位,牽頭組織國內百余所高校

建設了 7000 余項優質教學資源,代表了國內人工智能

高等教育領域的先進水平。

學院以高新課程和學科前沿課程建設為標志,整體

推進各專業課程體系的更新改造。《人工智能導論》面

向大一新生量身定制,《通信網理論基礎》《信息論》

入選國家級本科線下一流課程,《數字信號處理》課程

入選北京市課程思政示范項目普通本科類。《R 語言數

據分析》課程學堂在線選課學生已達七萬多人,入選國

家級本科線上一流課程。

學院立足“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三全育人”、

“五育并舉”,舉辦“AI 創未來”科技創新節、人工

智能學術論壇,設立企業愛心獎助學金,組織開展社會

實踐、企業參訪、模擬面試大賽、求職經驗交流等活動,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學院秉持崇尚奉獻、追求卓越的北郵精神,求真務

實、銳意進取,努力建設國際知名、國內排名前列、具

有鮮明北京郵電大學特色的人工智能人才培養基地!

人工智能(大類招生)

人工智能學院面向國家戰略需求,立足北京郵電大

學信息科技的突出優勢,充分利用學院的多學科交叉特

色,注重理工融合、科教融合、產教融合,守正創新,

努力打造一流的人工智能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基地。

學生在第三學期,結合本人志愿和第一學年的成績

進行專業分流,第四學期開始分專業培養。分流之后各

專業情況介紹如下:

第二屆:“AI 創未來”科技創新節閉幕式

高校人工智能教學研討班

師生運動會合影

3 學院及專業介紹

PAGE 61 2024 報考指南ADMISSION BROCHURE

PART //

第64頁

信息工程專業

我校信息工程專業由周炯槃院士創建于 1986 年,是國內首

批建立的信息工程專業之一,是國家級特色專業和北京市特色專

業、2019 年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教育部 CDIO 工程

教育模式試點專業,是北京郵電大學優質品牌專業之一,其教學

團隊是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專業所依托的一級學科“信息與通

信工程”為國家重點學科,2012 年被評為全國第一,全國學科

評估獲評 A+,2017 年與 2022 年均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

本專業將依托學校信息與通信工程學科強大優勢,融合智能

信息領域前沿發展動態,實現智能信息工程專業特色人才培養。

本專業面向國家戰略和行業發展需求,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建

設世界一流專業為目標,培養具有創新創業意識和終身學習能力

劉亮

劉亮,教授,博士生導師,人工智能

學院院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

年基金獲得者。主要研究方向:智能

物聯網、智能感知計算、新型網絡體

系結構。曾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

獎、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中國

計算機學會自然科學一等獎、中國電

子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等獎項。

院長寄語: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迅速發展,我們

正在進入一個智能化的時代。人工智

能催生了一批顛覆性技術,引領著新

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對人類生

活、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等產生重大

深遠的影響。

北京郵電大學是國內最早進行人工智

能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的高校之一,

也是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掛靠單位。北

郵人工智能學院匯聚學校相關領域的

優秀師資,秉承“強化基礎、突出實踐、

面向交叉、重在創新”的人才培養理念,

發揮北郵信息科技特色突出的優勢,

全力培養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

各類創新型、應用型、復合型優秀人才。

誠摯歡迎莘莘學子選擇北郵人工智能

學院,用你們的青春才華,與我們一

起創造激動人心的人工智能時代。有

你,有我,有 AI。

高水平科研成果在校園安防等領域得到實際應用

信息工程專業師資隊伍

的智能信息領域高級專業技術人才或領軍型人才,培養德智體美

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核心課程:人工智能數學基礎、信號與系統、數字信號處理、

通信原理 I、微處理器與系統、數據結構與算法、信息論基礎、

信息網絡建模與仿真、模式識別與機器學習、智能信息系統設計

等。

PAGE 62 北京郵電大學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1955-2024 厚德博學 敬業樂群

第65頁

通信互聯網(61%)

代表性單位:

阿里巴巴(北京)軟件服務有限公司

百度在線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華為數字技術有限公司

金融行業(21.63%)

代表性單位: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公務員及事業單位(5.67%)

代表性單位:

中共中央組織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北京市市委辦公廳

北京市大數據中心

航天軍工(2.83%)

代表性單位:

中國航天科技創新研究院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

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

航天科工集團智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其他(8.86%)

代表性單位: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

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

標準計量研究所

國網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人工智能專業

人工智能是 2020 年新獲批專業,專業所依托的一級學科“計算

機科學與技術”為國家重點學科, 全國學科評估獲評 A,2017 年與

2022 年均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其教學團隊是國內最早進行智

能專業建設的團隊之一,具有深厚研究與實踐積累,是教育部人工

智能專業虛擬教研室、專業核心課程自然語言處理課程群虛擬教研

室的牽頭單位。

人工智能專業面向國民經濟各行業對人工智能人才的迫切需求,

著力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和人文情懷、掌握系統的人工智能基

礎理論和方法、掌握扎實的人工智能技術基礎與專業知識、具有國

際化發展視野、具有跨行業領域交叉探索精神和能力、能綜合運用

人工智能理論和技術解決跨行業領域智能化問題的高級復合型人才。

本專業培養特色鮮明。重點發展視聽感知智能與語言認知智能及

其在文化、生物醫學工程等領域的交叉融合,支持學生進行更為廣

泛的跨領域交叉融合,學生可以建立堅實的視聽感知與語言認知智

能知識體系和專業能力,獲得跨領域工程技術訓練的機會,獲得參

與國家級綜合性科學研究以及企業合作應用課題的機會,獲得深入

了解視聽感知與語言認知智能科技前沿研究發展并參與其中的機會,

獲得鍛煉跨領域、跨學科交叉融合能力的機會。學生就業優勢明顯。

畢業生可以在工業、信息、醫療、教育、電力、金融等國民經濟的

諸多行業找到具有高發展空間的工作崗位;也可以報考國內外智能

教育部人工智能專業建設研討會在我校舉行

學生們在進行智能交互機器人實驗

2023 屆畢業生就業行業分布

3 學院及專業介紹

PAGE 63 2024 報考指南ADMISSION BROCHURE

PART //

第66頁

類專業的研究生。

核心課程:離散數學、數據結構與算法、形式語言

與自動機、智能科學數學基礎、機器智能、模式識別與

機器學習、神經網絡與深度學習、計算機視覺、語音信

息處理、自然語言處理、智能計算系統等。

智能醫學工程專業

智能醫學工程以國家健康醫療戰略發展為導向,致

力于構建高水平、交叉創新的國內一流教學與科研平臺,

以培養具備醫工融合交叉創新能力智能醫學專業人才為

目標。

智能醫學工程專業培養特色鮮明,旨在建設國際高

水平的、交叉創新的教學和科研平臺,與國內頂級醫院

和智能醫學企業密切合作,注重理論學習與實踐深度融

合,培養信、醫、理、工融合交叉創新復合型人才。既

注重人工智能的專業知識和智能醫學工程基礎知識,又

培養學生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解決醫學領域科學研究

或工程技術相關問題的能力,同時注重學生的終身學習

能力、團隊合作精神、創新創業能力和國際競爭意識。

智能醫學工程專業學生就業優勢明顯。智能醫學

工程的特點為適應今后的“互聯網 +”和國家“科技

創新 2030”的發展趨勢及對人才培養的相應需求奠定

了堅實的基礎,畢業生可勝任在智能醫學大數據理解、

智能輔診軟硬件研發、醫療設備研發等領域從事科學

研究、復雜系統開發設計、技術管理等工作,可以在

工業、信息、醫療等國民經濟的諸多行業找到具有高

發展空間的工作崗位;也可以報考國內外智能交叉類

專業的研究生。

核心課程 : 腦與認知科學基礎、人體解剖學、醫

學生理學、信號與系統、數字信號處理、數字系統設計、

數字圖像處理、智能醫學信號處理、模式識別與機器

學習、智能醫學基礎、腦機接口、醫學圖像處理和分

析等。

李文宇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知識產權與創新發展中心 / 科技倫理研究中心 / 司法鑒定所主任,教授

級高級工程師,工學博士,腦機接口產業聯盟秘書長,中國標準化協會腦機接口與類腦智能專業

委員會秘書長。主要研究方向為腦機接口關鍵技術和標準研究,通信核心技術和標準研究等。曾

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和二等獎各一項,先后牽頭科技部、工信部、發改委、中國工程院、國

家知識產權局等國家部委十余項重大項目和平臺建設,主持和參與通信行業標準制定十余項,擁

有技術發明專利十八項,發表文章 50 余篇。

校友專欄

校友寄語:

30 年前,有幸來到北郵信息工程專業求學,在周炯磐院士、鐘義信教授、吳偉陵教授、張惠民教授等眾多大咖的指導下,

完成了決定我一生發展方向的大學學習生活。作為一個北郵本碩博土著,每每回想在母校的林林總總,感覺就一個字“值”,

如果用兩個字解釋,就是“靠譜”。各位學弟學妹,來人工智能學院,探索最前沿的信息科技,受最有水平的老師指導,和最

有理想情懷的同學共度人生美好,把握機會,不虛年華,你會感謝你今天的選擇!

智能醫學工程專業教師榮獲全國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金獎

無創腦電打字實驗

PAGE 64 北京郵電大學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1955-2024 厚德博學 敬業樂群

第67頁

智能工程與自動化學院

School of Intelligent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招生專業:自動化類(智能機器人)

自動化類(智能機器人)包含自動化、機器人工程、郵

政工程(智慧物流)、機械工程(數字智能)專業。學

生在第二學期末,結合學生本人志愿和前兩學期成績綜

合考核實行專業分流,第三學期開始分專業培養。

學院網址:

https://smp.bupt.edu.cn

碩士學位授權點:

機械工程

物流工程(自設)

控制科學與工程

博士學位授權點:

機械工程

控制科學與工程

學院介紹

智能工程與自動化學院辦學歷史悠久。學院最早起

源于 1955 年建校成立的三大系之一——工業經濟系,

80 年代成立機械工程系,90 年代成立機械電子工程系,

2000 年成立自動化學院, 2024 年 5 月成立智能工程

與自動化學院。學院全面落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戰略

部署,依托人工智能 +、自主智能無人系統、工業 4.0、

物聯網等技術,重點建設控制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兩

個一級學科,圍繞自動化、智能機器人、智慧物流、智

能制造等領域開展研究,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和產出一流

科研成果。

學院堅持“四個面向” 重構科研組織模式。堅持

空間機器人團隊開展多項空間站機械臂規劃與控制軟件平臺和

地面實驗遙操作系統研制

學院特色優勢:

智能工程與自動化學院以打造跨學科、跨領域科研創新

團隊為基礎,以科研平臺建設為依托,大力發展面向未

來的無人化智能系統、智能 +、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

智能制造,著力產出一批具有突破性的科研成果,打造

具有中國特色和卓越影響力的未來機器人、智能控制技

術創新和人才培養基地。

3 學院及專業介紹

PAGE 65 2024 報考指南ADMISSION BROCHURE

PART //

第68頁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

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大

力推動“MEMS 研究院(微機電與微納傳感)”、“郵

政業高等研究院”建設,高水平建好“空間機器人技術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室”,積極申報建設“智能康復與

養老機器人民政部重點實驗室”、“物聯網監測預警應

急管理部重點實驗室”,聚焦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

實施具有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不

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學院堅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協同融合

發展。現有教職工 105 人,其中專任教師 90 人,含教

授 25 人,副教授 44 人,講師 21 人,擁有國家“863

計劃”專家組成員、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教育部

新世紀人才、科技新星、創新教育標兵等高層次領軍人

才和學科帶頭人。近年來,學院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2030 人工智能重大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各類重

大科研項目。學院承擔的重點研發包含空間站核心艙機

械臂遙控操作任務規劃系統等研制工作、面向地下空間

的安全監測智能裝備與技術研究、智能物流裝備科技研

發、智慧醫療、智能制造領域的交叉熱點、應急物流網

絡構建及物資調配關鍵問題科技攻關等。

學院堅持以產學研融合推進卓越工程人才培養。與

航天科工集團、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相關科研院所、北

京極智嘉科技、上海中郵科技、中國郵政集團、三一重

工、阿里巴巴、京東等企事業單位深化戰略合作,建設

校企聯合實驗室、校外實習實踐基地,每年選拔優秀學

生到企業開展實習實踐,為學生發展搭建廣闊平臺。打

造“智能機器人節”、機器人創新融合發展論壇等品牌

活動,傳播機器人領域前沿技術和熱點,培育學生突出

技術創新能力、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

MEMS 研究院青年教師分享光子集成芯片研究進展

學院與中國郵政集團戰略合作簽約

學生赴西門子開展實踐學習

學生積極參與黨和國家重大活動服務保障

郵政業高等研究院亮相第五屆中國國際物流大會

教育部原部長、中國工程院周濟院士為師生作報告

學院教師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項目:頭頸外科腔鏡手術機器人(甲狀腺腫瘤微創手術)

服務科技部科技創新 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項目:

“面向重大突發事件的智能應急物資物流調配技術及應用”

PAGE 66 北京郵電大學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1955-2024 厚德博學 敬業樂群

第69頁

與自動化相關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工程管理等工

作,滿足 “互聯網 +”、“工業 4.0”和“中國制造

2025”的發展趨勢對人才培養的需求。

自動化專業以“電、測、計、控、智”五類課程

為基礎,突出智能控制、智能工業、智能感知專業培

養方向。核心課程包括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模擬電

子技術、自動控制原理、現代控制理論、傳感器與檢

測技術基礎、模式識別與機器學習、智能控制、工業

自動化系統、系統辨識與建模、智能機器人創新實訓等。

本專業的主干學科為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

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機械工程。

機器人工程專業

機器人工程專業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和國際科技前

沿,是控制、機械、電子、信息、計算機等多科學交

叉融合的新工科熱門專業,依托控制科學與工程、機

械工程兩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建設。

機器人工程專業面向智能制造、深空探測、醫療

康復、應急救援等領域的重大需求,以仿生智能、智

能感知、AI 大模型、數字孿生等前沿技術在機器人設

計、感知、控制與決策中應用為特色,強調軟件與硬

件結合、理論與實踐并重、多學科交叉與融合,培養

國家急需、符合社會發展需要,掌握機器人基礎理論、

系統設計與制造、集成與應用等專業知識,具有機器

人系統研發、工程應用與管理等專業能力,具備團隊

精神與國際視野,敢于創新、善于實踐的高層次復合

型創新人才。學生畢業后可在智能機器人、智能制造、

人工智能、信息技術等相關領域的科研院所、大型企業、

政府機關等單位從事科學研究、技術攻關、工程設計、

技術服務與管理等工作,也可在智能機器人廣泛應用

的醫療康復、智能汽車、智能家居等領域創新創業,

或在國內外深造。

專業核心課程包括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智能感

知與信號處理、機器視覺與圖像理解、機器人機構設

計與優化、機器人運動學與動力學、機器人學基礎、

機器人控制技術、機器人操作系統等。本專業的主干

學科為控制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

人工智能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大類介紹

自動化類(智能機器人):

學院依托“空間機器人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以及北京市郵政智能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行業技

術研發中心,以自動化、智能化、數字化、網絡化、

綠色化等特征的智能機器人和智慧物流系統相關理論

知識及核心技術教學科研為根本,以大數據、人工智

能、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

的集成應用為特色,以現代服務業 \\ 現代制造業全鏈

條串聯起來的全面智能化為目標,通過自動化、機器

人工程、郵政工程 ( 智慧物流 ) 和機械工程(數字智能)

四個專業培養具備智能制造、現代信息技術、智慧物

流等多學科融合知識體系的創新人才。學院科研團隊

承擔了我國空間站核心艙機械臂和嫦娥五號表取采樣

機械臂等國家重大工程型號任務中機械臂關鍵技術攻

關和相關軟件平臺研制等工作,不斷探索,面向國家

重大需求開展科學研究和培養人才。

學院建設有空間機器人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安全生產智能監控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教育部信息網

絡工程研究中心。現有北京市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1 個,

專業教學實驗室 9 個、創新實踐基地 2 個,校外實習

實訓教學基地 10 個。

自動化專業

自動化專業建立于 1998 年,于 2020 年獲批國家

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023 年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

證。自動化專業依托控制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

結合北京郵電大學信息科技、網絡強國的辦學特色,

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建設國家一流專業為目標,立

足于培養滿足國家戰略和社會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

發展、掌握扎實自動化專業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受

到良好工程實踐訓練、具有科學與人文素養、創新創

業意識、團隊合作精神、國際視野、終身學習能力的

高水平專業技術人才。畢業生掌握控制理論、工業自

動化、信息感知、人工智能等工程技術和專業知識,

能在智能制造、信息技術、教育科研、交通、物流、

能源、航天等各行業領域進行交叉融合應用,從事

3 學院及專業介紹

PAGE 67 2024 報考指南ADMISSION BROCHURE

PART //

第70頁

郵政工程(智慧物流)專業

郵政工程(智慧物流)專業是以控制科學與計算機科學在物流領域的學科交

叉融合為主要特征,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區塊鏈、云計算、物聯

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物流自動化技術的集成應用為特色,以智慧物流系統的分

析、優化、設計和運營管理的能力培養為目標,培養工學和管理學相結合的智慧

物流高端復合型工程技術人才。本專業于 2021 年入選北京市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本專業目的是培養學生具有堅實的數理基礎、扎實的計算機知識和應用技能,

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備現代信息技術、智慧物流、智能制造和管理科學

深度交叉與融合的知識體系,掌握智慧物流系統的關鍵技術,包括智能分揀系統、

無人倉儲系統、無人機運輸系統、基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網絡規劃系統、無人

駕駛配送系統、基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智慧供應鏈管理系統等相關的智慧物流

關鍵技術。畢業生具備進行郵政快遞系統等典型智慧物流系統的分析、優化、設

計、開發和運營管理的能力,可在政府相關管理部門、郵政快遞企業、各類電商

及物流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以及通信行業、制造行業、金融行業、互聯網行業、

IT 服務業、管理咨詢業等行業從事技術和運營管理等工作,畢業生還可在機械工

程、物流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相關學科攻讀碩士、博士

學位。

本專業的主干學科為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機械工程、管理

科學與工程。

機械工程(數字智能)專業

機械工程 ( 數字智能 ) 專業依托機械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和博士點,是國家

級特色專業,2019 年入選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010 年入選教育部

第一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本專業是建校早期開設專業之一,擁有深

厚歷史底蘊和優良育人傳統。

機械工程(數字智能)專業面向國家高端裝備設計和智能制造等領域的重大

需求,以工業互聯網、數字孿生、機器視覺及應用等理論和工程實現為特色,注

重機械、自動化、電子與信息化等專業知識的交叉融合與實際應用能力,主要培

養掌握智能裝備研發、智慧工廠與智能制造、智能生產過程檢測與監控等方面專

業知識的高層次復合型創新人才,著力于人工智能等智能化和信息化技術在機械

領域的應用和開發。學生畢業后可在相關專業繼續攻讀碩士、博士,也可在機械

電子、現代制造、自動化、信息技術等相關領域的科研院所、高新技術企業、政

府機關等單位從事科學研究、產品研發以及企業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本專業的核心課程包括智能裝備機械設計、機械制造基礎、機械原理、工程

力學、機器人學基礎、電工與電子技術、控制工程基礎、數字孿生、機器視覺、

計算機繪圖與三維造型等。

本專業的主干學科為機械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

科學與技術。

部分就業單位

國家電網

中國煙草

航天科技集團

航天科工集團

中國鐵建

國機集團

中國醫藥集團

字節跳動

京東

阿里

部分讀研院校(境內)

北京郵電大學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復旦大學

浙江大學

南京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部分讀研院校(境外)

倫敦國王學院

香港大學

悉尼大學

香港城市大學

佐治亞理工學院

利茲大學

新加坡國立大學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賓夕法尼亞大學

愛丁堡大學

PAGE 68 北京郵電大學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1955-2024 厚德博學 敬業樂群

第71頁

郭旭

學院 2019 屆本科畢業生,在校期間榮獲多個

雙創獎項。畢業后選擇繼續創業,目前已成功落地

兩項商業產品。“樂享其約”聚焦于產業數字化升級,

從預約場景需求入手提供全流程預約信息化解決方

案,目前已服務數十家世界 500 強上市公司和高校,

在多個行業和場景得以應用;“從吾”數字藏品 ( 版

權 ) 融合共享平臺則著眼于 Web3 和數字經濟賽道,

通過區塊鏈技術承載并傳播文化消費,推動數字經

濟的發展。

白國超

知行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和知行機器人

科技(蘇州)有限公司創始人 CEO,曾任英國帝國

理工大學研究員,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計算機系博

士后研究員,英國赫里奧特 - 瓦特大學哲學博士,

北京郵電大學 / 倫敦國國王學院聯合培養工學博士。

現為江蘇省“雙創博士”、姑蘇創業領軍人才、太

倉市科技領軍人才,在機器人及人工智能領域有 10

余年的研究和工作經歷。曾參與和主持 10 余項國家

863 計劃,歐盟框架計劃,英國工程物理研究委員

會項目,發表學術論文 40 余篇,取得多項國內外專

利。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可重構機器人,自適應末端

執行器及智能抓取解決方案等。

校友專欄

莊育鋒

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北京郵電大

學智能工程與自動化學院院長。致力

于機械學科、控制學科、物流學科的

交叉融合發展,先后主持及參與國家

科技支撐計劃(攻關)項目、國家重

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 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平臺建設

項目、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 40

余項,發表 SCI、EI 等學術論文 30 余篇,

參與應急管理、軍事供應鏈等行業規

劃編制及咨詢服務。獲中國安全生產

協會安全科技進步一等獎等榮譽。

院長寄語:

征程萬里闊,奮進正當時。智能工程

與自動化學院將堅持以培養造就拔尖

創新人才和產出前沿科研成果為己任,

服務黨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服務經

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在以高等教育強

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和加快培育

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進程中,做好堅實

支撐、展現更大作為。歡迎廣大青年

學子加入智能工程與自動化學院大家

庭!

3 學院及專業介紹

PAGE 69 2024 報考指南ADMISSION BROCHURE

PART //

第72頁

集成電路學院

School of Integrated Circuits

招生專業:電子信息類

(集成電路學院與電子工程學院在招生時共同以“電子

信息類”名稱大類招生)

包含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電子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其中,集

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專業歸屬于集成電路學院,電子

信息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科學與工

程專業歸屬于電子工程學院。

學生在第一學期末,結合學生本人志愿和第一學期的成

績實行專業分流,第二學期開始分專業培養。

學院網址:

http://ic.bupt.edu.cn

碩士學位授權點:

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

博士學位授權點:

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

學院特色優勢:

集成電路學院聚焦“智能通信特色的集成電路一流學科”

建設目標,重點圍繞碳基集成電路、光電混合集成芯片、

紅外芯片與器件、射頻與基帶芯片、集成電路設計及自

動化、功率半導體等領域,與學校通信、計算機等學科

群深度交叉融合,開展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工作。通過

創建與國際接軌、國內一流的產、學、研、用一體化的

辦學模式,著力打造辦學理念先進、行業特色鮮明、學

科生態完善的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將學院建設成為集

成電路領軍人才和卓越工程師的培養高地,支撐我國集

成電路產業的自主創新發展。

學院介紹

雁翔萬里,郵苑立“芯”。北京郵電大學集成電路

相關學科歷史悠久,1960 年成立了半導體器件專業,

是國內最早開設同類專業的高校之一。作為我國信息科

技人才的重要培養基地,輸送了華為海思總裁何庭波等

一批集成電路優秀人物。近年來,學校以服務國家重大

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為目標,瞄準集成電路“卡脖子”

難題,為國家培養急需人才。2021 年 11 月,獲批集

成電路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022 年

5 月,正式成立集成電路學院。2022 年 11 月,被選為

北京集成電路學會理事單位。

一流辦學,培基育“芯”。立足學校新一輪“雙一

流”建設,著力打造辦學理念先進、行業特色鮮明、學

科生態完善的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設置了集成電路設

計與集成系統本科專業,擁有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一級

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電子信息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已形成了從材料到器件到系統、從設計到工藝到應用的

全鏈條科研教學條件,通過持續推動與通信、電子、計

算機等多學科交叉融合,促進校企聯合開展急需人才專

項培養,將學院建設成為集成電路領軍人才和卓越工程

師的培養高地。

網信報國,策源創“芯”。集成電路是信息社會的

基石,是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國家安全的戰略性、

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學院建有國家重點實驗室、教育

部重點實驗室、北京市重點實驗室等若干高水平的科研

基地,主持承擔了本領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

研發計劃等一批重大重點任務,面向科教融通、產教融

合的特色需求建設“元機”實驗平臺,圍繞微納電子學

與集成光電子學、集成電路設計與設計自動化、集成電

路封測與微系統工程等研究方向取得多項重要學術成

PAGE 70 北京郵電大學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1955-2024 厚德博學 敬業樂群

第73頁

果,努力打造碳基集成電路、硅光集成電路、化合物半導體芯

片等研究領域的創新策源地。

英才薈萃,集智成“芯”。落實“十四五”人才強校戰略,

堅持內培外引、廣納賢才,加快推進集成電路學科高質量師資

建設。目前學院擁有一支以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重大人才工

程或人才項目入選者、國家科學技術獎和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獲

獎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

究群體成員等為骨干的實力雄厚的專任教師隊伍,一批教師獲

得北京市優秀教師、北京市師德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學院實

施專項人才行動,誠邀海內外優秀學者加盟,為推動集成電路

學科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

張杰

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百千萬人才工程

國家級人選,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北京市優秀教師。集成電路學院執行

院長,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北京

高校高精尖學科負責人。教育部高等

學校電子信息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分

委員會協作委員、中國光學工程學會

理事和光通信與信息網絡技術專委會

主任、中國郵電高校學報(英文版)

副主編。曾獲國家科技獎 3 項、國家

級教學成果獎 1 項,是慶祝中華人民

共和國成立 70 周年紀念章、2023 年

首都勞動獎章獲得者。

院長寄語:

集成電路是電子信息系統的心臟,現

代信息技術的基石。從手機電腦到航

天衛星,集成電路以其靈巧身姿、卓

越性能,在感知、通信、計算、存儲、

控制、顯示等領域發揮了不可或缺的

重要作用。芯片雖輕,承載了國之重器;

芯片雖小,孕育了智算之魂。學院服

務國家重大需求,立足集成電路一流

學科專業建設和解決芯片“卡脖子”

關鍵技術,通過立、育、創、成全面

推動“北郵芯”戰略,打造創新平臺,

厚植創新沃土,有力支撐北郵向信息

科技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奮斗目標邁

進。

“芯”中有丘壑,“片”上存山河,“集

成”方寸地,“電路”天地闊。歡迎

各位同學投身集成電路行業蓬勃興起、

波瀾壯闊的發展高潮,加入集成電路

學院這個充滿溫暖、熱情與思辨的大

家庭,守正篤實,久久為功,自覺履

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使命擔當,

書寫無愧于時代的青春華章。

徐坤校長為彭練矛院士頒發雙聘教授和集成電路學院院長聘書

學院執行院長張杰教授榮獲 2023 年首都勞動獎章

學院承辦第七屆全國大學生集成電路創新創業大賽“燕東微杯”華北分賽區決賽

集成電路學院學院師生參加學校運動會

3 學院及專業介紹

PAGE 71 2024 報考指南ADMISSION BROCHURE

PART //

第74頁

專業介紹

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專業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孕育興起,集

成電路已成為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國家安全的

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我國是全球規模最

大、增速最快的集成電路市場,但核心技術受制于

人,生產工藝制程落后世界領先水平三代以上,高

端芯片“卡脖子”問題嚴重,產業急需人才缺口巨大。

本專業屬于國家首批設立的“集成電路科學與

工程”一級學科和首批進入一流學科建設行列的“信

息網絡科學與技術學科群”,依托“信息光子學與

光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作為人才培養基地,具有

碩士和博士學位授予權,設有博士后流動站,通過

多學科交叉融合,已形成師資梯隊合理,辦學優勢

突出、特色鮮明,教學、科研環境優越,從本、碩、

博到博士后完整的集成電路人才培養體系。本專業

學生重點學習半導體器件、集成電路與集成電路系

統有關的理論知識,培養對電路及系統進行集成設

計、開發和應用的實踐技能,在集成電路生產制造

以及通信、雷達、消費類電子、嵌入式應用等相關

領域就業前景廣泛,為我國集成電路產業自主可控

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培養目標:面向國家科技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培養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高尚的職業道德和強烈

的社會責任感等綜合素質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

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微電子、光電子器

件設計與微系統集成相關的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

具備集成電路與集成系統設計、制造、測試等工程

技術運用能力及跟蹤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的自

我學習能力,具有開拓意識、創新思維、社會責任、

全球視野、健康體魄和健全人格,適應經濟社會發

展需要,能在集成電路或相關行業領域從事研究、

設計、開發、應用和教育、管理的高素質專門人才。

核心課程:電路分析基礎、電子電路基礎、量

子力學與器件物理、電磁場與電磁波、數字電路與

邏輯設計、信號與系統、半導體物理學、模擬集成

電路設計、通信原理、數字集成電路與系統、ASIC

設計原理及應用。

集成電路學院歡迎新同學

集成電路學院師生黨員參觀主題展

集成電路學院組織在校生參加暑期社會實踐

集成電路學院學生在 2022 年第八屆中國國際“互聯網 +”

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北京賽區復賽中榮獲一等獎

集成電路學院與電子城高科創 E 紅色 1+1 共

建基地揭牌儀式 集成電路學院舉辦教師節特別活動

集成電路學院師生共同參加校園升旗活動

集成電路學院學生榮獲 2023 年全國 EDA 挑

戰賽并斬獲一等獎、企業特別獎

PAGE 72 北京郵電大學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1955-2024 厚德博學 敬業樂群

第75頁

經濟管理學院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招生專業:大數據管理與應用;金融科技;電子商務(商務智能與智慧供應鏈);工商管理類

工商管理類包含工商管理(智能化與創新管理)、公共事業管理(智慧城市與計算社會科學)專業。學生在第二學期末,

結合學生本人志愿和第一學期成績綜合考核實行專業分流,第三學期開始分專業培養。

學院網址:

https://sem.bupt.edu.cn

碩士學位授權點:

管理科學與工程

工商管理

應用經濟學

公共管理

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

工商管理碩士(MBA)

工程管理碩士(MEM)

國際商務碩士(MIB)

公共管理碩士(MPA)

會計碩士(MPAcc)

學院特色優勢:

經濟管理學院適應數字化、智能化、社會化的學科新趨勢,依托人工智能、大數據領域的優勢背景與行業特色,基于“信

息科技 +”的學科發展和專業建設路徑,構建“通識教育、國際教育、專業教育和交叉培養”并舉的專業育人綜合體系,

積極推進跨學科融合式教育,旨在培養以建設信息強國為己任,具有戰略思維、開拓精神、創新能力的創新型、復合

型管理人才。

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

管理科學與工程

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管理科學與工程

學院介紹

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前身是 1955 年建校

時成立的三大系之一的工程經濟系,經過 60 多年的建

設與發展,形成了信息背景濃郁、專業特色鮮明、學科

優勢突出的辦學格局。學院現有管理科學與工程系、工

商管理系、經濟系、公共管理系,專任教師百余人。學

院始終以培養人才、服務社會、創造新知為己任,逐步

形成了特色鮮明的辦學思想和注重創新的教學理念,成

為培養信息通信產業經濟管理人才的搖籃。

學院涵蓋管理學、經濟學、工學 3 大學科門類,設

有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管理科學與工程

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應

用經濟學、公共管理 4 個一級學科碩士點。設有工商管

理碩士、工程管理碩士、國際商務碩士、會計碩士、公

共管理碩士 5 個專業學位碩士點,同時與法國里昂商

學院合作開展全球 EMBA 項目。設有大數據管理與應用、

金融科技、電子商務(商務智能與智慧供應鏈)、工商

管理(智能化與創新管理)、公共事業管理(智慧城市

與計算社會科學)5 個本科專業,其中電子商務(商務

智能與智慧供應鏈)、工商管理(智能化與創新管理)

3 學院及專業介紹

PAGE 73 2024 報考指南ADMISSION BROCHURE

PART //

第76頁

和公共事業管理(智慧城市與計算社會科學)獲批國家

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經濟管理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擁有多位有社會影響

力、有威望的名師大家,也有多位非常有發展潛力的青

年學者,其中國家級人才 3 人,省部級各類人才 10 人。

學院現有在校生 2700 余人,教職工 140 余人,專任教

師 112 人,專任教師中具有高級職稱 92 人,占總教師

數的 82%,具有博士學歷教師占 88% 以上,有海外學

習經歷的教師占比 60% 以上。

經濟管理學院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以網絡強國

戰略目標為導向,大力開展數字經濟領域研究,牽頭完

成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和重點項目,參與起草多項國

家及地方標準,研究成果獲得國務院、科技部、國家發

改委、中央網信辦等部門領導的重要批示。

經濟管理學院以“思政引領、科技賦能、融合創新”

教育理念為指引,從人才培養改革、教學范式創新、專

業優化設置方面,踐行跨學科交叉融合與新文科創新

型、復合型管理人才培養模式。為優秀本科生搭建成長

平臺,在全校首創“卓越領導力提升實驗班”,為學校

發展貢獻經管力量。專碩學子亦奮進勃發,在全國重大

賽事中脫穎而出,展北郵風采。與法國里昂商學院合作

GEMBA 項目,培養具備全球視野的管理精英。

大數據管理與應用專業

大數據管理與應用專業依托北京郵電大學在計算機

科學、人工智能、信息通信等領域的學科優勢,培養學

生成長為既掌握大數據技術原理與商業實踐方法,又具

備開展復雜商業數據分析和智能化商業決策能力的復合

型人才。具體包括:掌握數理統計、數據科學、計算機

科學、管理學等理論基礎與方法論;熟悉大數據挖掘與

分析、大數據管理與治理的技術原理與實踐操作方法;

善于利用大數據技術對商務數據開展定量分析,實現智

能化商業決策;了解大數據產業發展動態,適應產業發

本科生企業導師聘任儀式暨產學研基地簽約儀式

第二期卓越領導力提升實驗班開班合影

法國里昂商學院開學典禮

PAGE 74 北京郵電大學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1955-2024 厚德博學 敬業樂群

第77頁

展對數據人才的需求轉變。就業方向包括在 IT 和互聯網、金融、

信息通信等領域的企事業單位和政府機關從事數據分析與商務智

能決策等工作。本專業畢業生可報考管理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

學與技術等學科方向,以及數據科學、計算機科學、人工智能等

技術與管理學類交叉學科方向的研究生。

核心課程:本專業系統地學習數據科學導論、商務智能與大

數據分析、人工智能與數據挖掘、高級語言程序設計、數據結構、

數據管理與數據庫、運籌學、決策分析、應用統計學、管理信息系統、

信息系統與網絡安全、數據可視化、文本數據分析、IT 服務管理、

管理研究方法等課程。

金融科技專業

金融科技專業融合信息通信技術及互聯網領域的學科優勢,

培養具備經濟金融和信息科技的理論和方法,能夠開展金融基礎

理論與新興核心技術研究以及從事金融科技產品設計、運營、開

發、管理的復合型創新人才。具體目標包括:系統掌握經濟金融

學和現代信息科技的基本理論;熟悉金融市場運行和金融機構運

作的原理和實踐;了解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基

礎知識及應用;具備將新技術在各類金融場景中熟練應用的能力,

能夠適應金融科技相關領域的人才需求。就業方向主要集中在傳

統金融機構、金融科技公司、互聯網公司、金融監管部門等有金

融科技業務和轉型需求的機構。本專業畢業生可報考經濟學類、

管理學類,以及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與經濟學、管

理學類等交叉學科方向的研究生。

核心課程:貨幣金融學、投資學、公司金融、計量經濟學、

金融科技概論、數據結構、大數據技術基礎、智能科學與技術導論、

機器學習原理與應用、Python 程序設計、數據可視化、區塊鏈技

術與金融應用、金融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與金融應用等課程以

及實踐教學課程和創新創業教育課程。

何偉

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二

級教授、博士生導師。系國家哲學社

會科學領軍人才,全國文化名家暨“四

個一批”人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

津貼專家,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

目首席專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

項目 1 項、年度項目 5 項,主持國家

軟科學項目 1 項;主持省部級重大項

目 4 項、重點項目 2 項。作為第一作

者獲得省部級優秀科研成果獎一等獎

3 次、二等獎 3 次、三等獎 2 次。研

究成果獲得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

院長寄語:

經濟管理學院的歷史可以追溯到 1955

年,是北京郵電大學的“同齡人”。

學院擁有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授

權點、4 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6 個

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和 4 個本科專業,

已然形成信息背景濃郁、專業特色鮮

明、學科優勢突出的多層次辦學格局,

為共和國的信息通信管理事業培養了

眾多行業翹楚,有“IT 管理精英搖籃”

之美譽!熱忱歡迎優秀青年學生報考

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續寫“信

息黃埔”的輝煌!

中國電信公司數字智能科技分公司交流共建活動

3 學院及專業介紹

PAGE 75 2024 報考指南ADMISSION BROCHURE

PART //

第78頁

電子商務(商務智能與智慧供應鏈)專業

電子商務(商務智能與智慧供應鏈)專業是 2019

年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007 年被評為教

育部國家級“第一類特色專業”。電子商務專業學科建

設基礎扎實,電子商務教研團隊師資雄厚,獲得“北京

市優秀教學團隊”榮譽稱號,電子商務實驗室是北京市

實驗示范中心。

電子商務(商務智能與智慧供應鏈)專業教學內容

與時俱進,同時兼顧行業特色,重視學生綜合素質、創

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培養,通過管理研討、實踐教學、學

科競賽、創新計劃項目研究與電子商務企業社會實踐鍛

煉,提高學生創新實踐能力,著力開展互聯網與商務智

能領域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學生可在本專業系統地學習

電子商務相關的基本理論、商業模式、運營管理、網絡

營銷、系統規劃與建設、商務智能與大數據分析、互聯

網金融以及電商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等課程。學生畢業后

可在工業和信息通信企業、互聯網企業、金融機構、政

府部門等從事電子商務解決方案設計、實施和運作管理、

智能商務等工作。畢業生還可在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

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相關的學科攻讀碩士、博士

學位。

核心課程:本專業的主干學科為電子商務、管理科

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工商管理類大類招生

工商管理類發揮北京郵電大學在數據計算科學和管

理科學領域的學科優勢,面向數字經濟時代國家對管理

人才培養的新需求,秉承“技術疊加管理”的教育理念,

注重培養學生“‘人工智能、大數據、5G 等新一代信

企業參觀花旗銀行

管理學案例大賽頒獎典禮獲獎合影

息技術’+ 管理”交叉學科深度融合方面的綜合素質和

能力。培養“品德優、視野廣、基礎厚、能力強”,具

有家國情懷和創新能力的復合型工商管理和公共事業管

理人才。

學生在第二學期末,結合學生本人志愿和第一學期

成績綜合考核實行專業分流,第三學期開始分專業培養。

分流之后的兩個專業情況介紹如下:

工商管理(智能化與創新管理)專業

工商管理(智能化與創新管理)專業于 2020 年獲

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本專業適應數字化、智

能化、社會化的學科新趨勢,依托北京郵電大學人工智

能、大數據領域的優勢背景與行業特色,集中于智能會

計與財務、數字營銷與智能營銷、大數據驅動的創新管

理、數字經濟時代組織與人力資源管理方向。注重教授

學生“信息技術 + 企業管理”交叉學科深度融合方面的

基本理論、工具和方法,旨在讓學生既掌握工商管理理

論知識,又掌握人工智能與商業分析、大數據技術與數

據科學等前沿技術方法,注重培養學生創新創業和實踐

能力,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創新精神和終身學習能力的

復合型創新型管理人才。畢業生每年有一半以上進入三

大運營商、華為、騰訊、阿里等知名公司工作。本專業

畢業生可報考經濟學類、管理學類,以及大數據、互聯

網、人工智能等技術與經濟學、管理學類交叉學科方向

的研究生。

核心課程:大數據技術、數據挖掘與人工智能導論、

數據可視化、移動商務與大數據應用、大數據分析與財

務決策、智能會計、數字營銷、智能營銷、數字創新戰

略、數字化商業模式創新、運營管理、應用統計學、計

量經濟學、管理研究方法等理論課程,并設置企業經營

模擬、統計軟件實訓、心理能力訓練、公關與營銷策劃

實訓、財務共享、互聯網企業認識與社會調查、畢業論

文 ( 設計 ) 等實踐教學環節。

PAGE 76 北京郵電大學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1955-2024 厚德博學 敬業樂群

第79頁

公共事業管理(智慧城市與計算社會科學)專業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于 2021 年獲評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專業旨在培

養掌握現代公共管理理論,熟悉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數字信息技術,

具有現代化治理能力和領導力的高素質公共管理人才。當前,大數據、云計算、

人工智能、區塊鏈、5G 網絡等新一代信息科學技術的興起為公共事業管理學科

帶來全新的機遇,本專業依托北京郵電大學的信息學科優勢,面向數智化社會

需要,瞄準公共管理實踐前沿,突出交叉型知識傳授和復合型能力培養,尤其

在智慧城市、電子政務、網絡空間安全、計算社會科學、新興技術風險與治理

等領域形成了獨特的優勢,就業方向主要為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及其他公共

組織從事相關管理工作。本專業畢業生可報考公共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工

商管理或應用經濟學等學科方向的碩士研究生。

核心課程:管理學、經濟學、社會學、政治學、公共行政學、計算機網絡

基礎、電子政務、公共經濟學、網絡經濟學、非政府組織管理、公共信息管理、

管理信息系統、公共組織財務管理、公共倫理學、公共政策概論、公共關系學、

管理研究方法論等課程。本專業設置認識實習、管理實習、社區實習、公共管

理實用政務與統計軟件操作、計量經濟模型與軟件操作、畢業論文 ( 設計 ) 等實

踐教學環節,成為學生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雙重提升的“加油站”。

董昕

高級工程師,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原管理工程系)校友,歷任中國移動通信

集團公司海南分公司、河南分公司、北京分公司總經理,曾任中國移動集團公司和中國移

動通信公司董事、總經理,中國移動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現任國家廣播電視

總局副局長、黨組成員。

校友寄語

培養我,給我智慧和動力的經管學院,你是經管學子的心靈圣地和力量源泉。“崇尚

奉獻、追求卓越”的北郵精神,指引我行在征程。祝愿母校長興久盛,必將涌現更多經世

濟國之才,為祖國富強做出杰出貢獻。

校友專欄

部分就業單位

中國移動

中國聯通

華為

小米

百度

IBM

中興通訊

完美世界

京東

中國鐵塔

部分讀研院校(境內)

北京郵電大學

北京大學

清華大學

浙江大學

南京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武漢大學

南開大學

中山大學

部分讀研院校(境外)

劍橋大學

倫敦大學學院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賓夕法尼亞大學

愛丁堡大學

哥倫比亞大學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

美國西北大學

香港大學

曼徹斯特大學

3 學院及專業介紹

PAGE 77 2024 報考指南ADMISSION BROCHURE

PART //

第80頁

理學院

School of Science

招生專業:理科試驗班(信息科學)

包含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應用物理學專

業。

學生在第一學期末,結合學生本人志愿和第一學期的成

績實行專業分流,第二學期開始分專業培養。

學院網址:

https://science.bupt.edu.cn

碩士學位授權點:

數學

物理學

系統科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博士學位授權點:

系統科學

學院介紹

理學院是以數學、物理學為基礎,以工學為依托,

理工相融的學院,設有數學系、物理系和物理實驗中心。

學院建設數學與信息網絡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教育部學

科創新引智基地,并以信息光子學與光通信全國重點實

驗室等為依托,建立了研究方向明確、信息特色鮮明的

學術科研平臺,致力于前瞻性信息科學的數理基礎研究,

現已形成本碩博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

理學院擁有一支充滿活力的高水平師資隊伍,在

職教職工 162 人,其中博士生導師 60 人、碩士生導師

99 人,教授及副教授 108 人。教師中有外籍院士 1 人,

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

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北京市優秀教師、北京市教學名

師、中國科協青年托舉、北京市青年拔尖、優秀青年等

各類人才 30 余人次。

理學院現招生本科專業為 3 個,分別是數學與應用

數學專業、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應用物理學專業。本

科招生專業全部為國家級一流專業或北京市一流專業,

致力于培養既有扎實理論基礎又有突出實際應用能力的

高層次理工融合型人才。學院現已形成本科生教育、碩

士研究生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完整的教育層次,有系

統科學一級學科理學博士點、一級學科理學碩士點;數

學和物理學一級學科理學碩士點及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

學科工學碩士點,并且是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工學

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學院現有在校本科生近 500 人,碩士生 350 余人,

博士生 160 余人。學院堅持以人才培養為根本,學科

建設為龍頭,教學工作為中心,師資隊伍建設為重點,

夯實基礎學科,加快發展步伐。在學生培養上注重加強

學院特色優勢:

理學院以數學、物理學學科為基礎,系統科學學科為特

色,依托我校在信息領域的優勢,致力于前瞻性、交叉

性信息科學的數理基礎研究,是信息科技人才數理基礎

的重要培養基地。理學院教學師資力量雄厚,科研成果

豐碩,在學生培養上,信息特色鮮明。畢業生具有向不

同領域發展的潛力和素質,特別是在信息科技領域具有

很強的適應性和競爭優勢。

PAGE 78 北京郵電大學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1955-2024 厚德博學 敬業樂群

第81頁

基礎、拓寬應用、重視實踐、培養能力、綜合提高、理

勢工發,目標是培養既具扎實理論基礎又有較強實際應

用能力的理工融合型人才。

教研質量一流:理學院在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

及科研等方面均取得顯著成績。學院擁有省部級及以上

示范中心 / 基地 2 個、優秀教學團隊 2 支;有省部級及

以上教學獎 12 項、省部級及以上教改項目 7 項;開設

80 余門具有高階性、創新性和挑戰度的“高新課程”。

“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

點,“應用物理學”和“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獲批省

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學院具有良好的科研環境和濃厚的學術氛圍,依托

國家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等國家級科研平臺和基地,緊密圍繞學校“雙一流”學

科建設,融合四個一級學科,著力開展系統科學、數學

與物理學重點領域的研究,承擔了包括國家重點研發計

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973”項目等在內

的多項國家及省部級項目的研究工作,并獲得 20 余項

省部級科研成果獎項。

學院學生培養質量突出,學生多次獲全國優秀博士

學位論文提名獎、北京市優秀博士論文獎。我院教師指

導多項國際和國內數學類、物理類學科競賽,學生競賽

成績優異。近年來多個集體和個人獲評北京市先進班集

體、北京市優秀學生干部、北京市三好學生、北京市優

秀共青團員等榮譽稱號。我院近十年一直與中國科學院

半導體所聯合舉辦“黃昆班”,從應用物理學專業中選

拔優秀學生組成,為國家培養大批半導體物理、信息材

料技術應用領域的拔尖人才。

理科試驗班(信息科學)大類招生

為適應信息社會對數學、物理等理學基礎知識的要

求,并為學生專業知識學習和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數理

基礎,理學院實行理科試驗班(信息科學)大類招生和

大類培養,即招生時不分專業,在第一學期統一培養學

生信息科學數理基礎知識。根據個人志愿和第一學期成

績,在第一學期末進行專業分流,從第二學期開始,學

生分別進入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或應用物

理學專業學習。

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

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立足于北京郵電大學在信息技

術領域的行業優勢,依托我校“計算機科學與網絡安全

學科群”雙一流學科平臺,突出數學學科的優勢特點,

把統計學與大數據作為專業發展重點方向,強調數據分

析、整合與數學建模。

本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的數學基礎和良好的數學素

養,掌握數學與應用數學知識,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相

關實際問題,從事基礎數學、統計、金融、計算機等相

關領域的科研及技術開發的復合型人才。在課程設置上

堅持基礎和應用并重,重點設置“基礎數學”、“統計

學與大數據”和“金融數學”三個課程模塊,強化學生

在數學專業應用軟件和統計數據處理等方面的編程能

3 學院及專業介紹

PAGE 79 2024 報考指南ADMISSION BROCHURE

PART //

第82頁

力,一方面為學生以后的深造學習打下堅實的數學基礎,另一方

面培養學生畢業后能在科技、教育、經濟、金融、計算機等行業

從事科學研究、教學、數據分析、金融衍生品的開發與交易、軟

件開發、計算機服務等工作。

專業特色: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夯實數學專業基礎,在培養

方案中重視數學與信息科學的融合,重點培養數學建模和數據分

析能力,為學生將來從事數據處理、信息傳輸、人工智能、網絡

通信、金融信息等方面的研究和實踐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培養方

案專業模塊選修課的設置中,著意強化“統計與數據”和“金融

數學”等更為具體的培養方向。強調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重

視通過數學建模競賽、葉培大學院與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平臺培

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核心課程:理科數學分析、理科高等代數、空間解析幾何、

常微分方程、復變函數、概率論、數理統計、隨機過程、實變函

數、數學物理方程、泛函分析、金融數學等。

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

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面向國家戰略需求,依托我校在信息科

技領域的特色優勢,強化信息科學與計算科學的緊密結合,注重

數學與信息科學、計算機科學、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等學科的交

叉融合。本專業涵蓋信息科學與計算科學領域中包括動力系統、

運籌學與科學計算、信息科學的最優化算法、智能信息處理、量

子密碼等研究方向。在課程設置上實行信息科學與計算科學并重,

重點建設“大數據分析與計算”、“信息安全與密碼學”兩個專

業方向。學生畢業后可以在 IT 行業、金融部門等從事科學計算、

數據分析、信息安全、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技術型和研究型工作。

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是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擁有包括院士、

國家杰青、教育部大學數學教指委委員、北京市教學名師等在內

的雄厚師資,以信息科技人才數理基礎的重要培養基地為目標,

培養具有扎實的數學基礎和良好的數學素養,掌握信息與計算科

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能運用所學數學知識和計算方法解決

相關實際問題,從事科學計算、大數據分析、信息安全等研究或

技術工作的高素質人才。

專業特色: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依托我校在信息科技領域的

特色優勢,強化信息科學與計算科學的緊密結合,實行信息科學

與計算科學并重,重點建設“大數據分析與計算”、“信息安全

與密碼學”兩個專業方向。注重培養學生“重基礎、懂應用”的

科學創新素質,使其具有扎實的數學語言表達基礎、堅實的算法

設計和編程實現能力、較強的可塑性向未來的相關科學技術領域

鄭厚植

物理學家,1942 年 8 月 26 日出生,

籍貫江蘇常州。1965 年畢業于清華大

學無線電電子學系。1995 年當選為中

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

究所研究員,半導體超晶格國家重點

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國家“973”

計劃 IT 前沿中的量子結構、量子器件

及其集成技術項目首席科學家。曾任

北京郵電大學理學院院長。

鄭厚植院士在半導體低維物理的系統

研究中取得多項重要成果:揭示了量

子霍耳效應的尺寸效應、量子霍耳電

勢分布特性,提出和研究了用分裂柵

實現準一維電子氣的辦法和特性,在

空穴多體作用誘導的磁阻現象、各類

共振隧穿現象、量子霍耳區的磁阻現

象及擴散系數、朗道態密度測量和低

維激子光譜等方面做出許多有價值的

成果,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一等

獎等。

院士寄語:

鄭厚植院士給理學院學生的幾句話:

1、科學的殿堂是神圣的。

2、探索未知的經歷將提升你們在現實

社會中的競爭力。

3、珍惜你們曾經擁有的精神財富。

PAGE 80 北京郵電大學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1955-2024 厚德博學 敬業樂群

第83頁

發展的潛力和素質。

核心課程:理科數學分析、理科高等代數、空間解析幾何、數值分析、

近世代數、運籌學基礎(雙語)、微分方程數值解、統計與數據分析方法、

數學模型與數學實驗、初等數論及其應用、現代密碼學、信息與網絡安全、

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引論等。

應用物理學專業

應用物理學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的數理基礎和信息科學知識,具備較強的

科學計算和實驗能力,能夠在物理學和信息科學領域從事科學研究及技術開

發的研究型人才。

本專業的主干學科為物理學,并依托學校優勢學科,強化在信息科技方

面的應用。本專業注重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督促學

生系統學習數學物理基礎理論,熟練掌握通信、光電子以及計算機等信息科

學的基本知識。畢業生具有在不同領域發展的潛力和素質,特別是在信息科

技領域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和競爭優勢,可在物理學、光電子學、通信和計算

機等相關領域深造或從事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等工作。

本專業歷史悠久,為國家培養了大批科技生力軍,活躍在國民經濟、工

程技術、科學文化等各條戰線 ; 特別是在電子信息領域,涌現出了多位世界

矚目的領軍人物。近五年來,本專業每年都有超過 60% 的畢業生在國內外

著名大學和研究機構攻讀研究生。

專業特色 : 應用物理學專業依托物理學基礎理論和實驗課程,借助我校

信息科技優勢,突出物理學原理、方法和思想在電子技術和信息科技等領域

的基礎支撐作用和拓展應用。本專業采用理工融合的培養模式,本著“厚基礎、

寬口徑、重能力”的原則,培養學生在物理學和信息科學等領域進行基礎研

究和技術開發的能力,獲取并理解相關領域新發現和新進展的能力。

核心課程:基礎物理、理論力學、熱力學與統計物理、電動力學、量子

力學、近代物理實驗、數學物理方法、概率論與隨機過程、計算物理與實踐、

電路與電子學基礎、信號與系統等。

畢業去向

學院始終秉承“明理博學行天下”育人宗旨,依托雄厚的資源,保障學

生走好成長成才每一步,打通學生發展的全通道,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學生

就業最優解。

學院近三年就業質量持續攀升,超過 60% 的本科生畢業后到包括清華大

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復旦大學、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新加坡

國立大學、蘇黎世大學等國內外著名大學和研究機構繼續深造,畢業生就業

遍布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及信息通信、互聯網、人工智能、金融、知識產

權等領域。

部分就業單位

小米

搜狐

同方知網

中國郵政

中國工商銀行

招商銀行

哈爾濱銀行

廈門國際銀行

浦東發展銀行

海南航空

部分讀研院校(境內)

北京郵電大學

北京大學

清華大學

南京大學

武漢大學

南開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

湖南大學

上海財經大學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部分讀研院校(境外)

東京工業大學

新加坡國立大學

賓夕法尼亞大學

倫敦國王學院

美國西北大學

卡耐基梅隆大學

東京大學

香港科技大學

布里斯托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

3 學院及專業介紹

PAGE 81 2024 報考指南ADMISSION BROCHURE

PART //

第84頁

周期

博士,北京郵電大學理學院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 2002 級本科生,在上海交通

大學獲計算機碩士學位,在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獲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博士學位。

2014 年至 2017 年,先后加入美國谷歌,EMC/Dell,Facebook 等公司擔任資深工

程師 / 架構師。2018 年初創業至今,創業項目已獲得 2 千多萬美元的國際投資。周

期博士也是 web3:// 訪問協議,EthStorage/QuarkChain 創始人。

侯志博

教授,北京郵電大學理學院應用物理學專業 2007 級本科生,現為中國科學

技術大學物理學院特任教授,主要從事量子精密測量、量子信息和量子光學的研

究,在包括 Physical Review Letters(5 篇),Nature Communications, Science

Advances 等在內的高水平期刊發表論文 40 余篇。現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

年基金、安徽省杰出青年基金等項目。

校友專欄

PAGE 82 北京郵電大學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1955-2024 厚德博學 敬業樂群

第85頁

人文學院

School of Humanities

招生專業:英語(語言智能實驗班); 法學

學院網址:

https://sh.bupt.edu.cn

碩士學位授權點:

外國語言文學、翻譯(專業碩士)

法學、法律(專業碩士)

教育學、教育技術學、國際中文教育(專業碩士)

學院介紹

北京郵電大學人文學院成立于 2008 年 9 月,由原

語言學院和文法經濟學院重組而成。學院貫徹人文感、

科技感和未來感融合的教育理念,旨在培養擔當“網絡

強國”“文化強國”“依法治國”時代重任的高層次復

合型人才。學院依托學校信息科技優勢,注重文理融通、

文工交叉,以“數字人文”為發展特色,全面服務國家

戰略需求與區域經濟發展。

學院下設外語系、法律系、中文系、教育學系(籌)

四個教學單位,英語、法學、漢語言(留學生)三個本

科專業,其中英語專業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法學專業為北京市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024 年,

學院將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理工科專業開展聯合人才

培養,設立英語(語言智能實驗班)專業、法學專業,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實現文工交叉融通的高層次復合型

人才培養。學院現有七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分別為外國

語言文學、翻譯(專業碩士)、法學、法律(專業碩士)、

教育學、教育技術學、國際中文教育(專業碩士)。

一流的師資隊伍:人文學院現有教職工 164 人,

其中專任教師 135 人,教輔 8 人,教育職員 19 人。專

任教師 135 人中,教授 21 人,副教授 54 人,講師 59

人,96% 以上的教師具有碩士以上學位。全國優秀教

師 1 人,青年拔尖人才 1 人,北京市級青年教學名師 2

人,校級青年教學名師 6 人,“1551”計劃鴻雁人才 1 人,

托舉人才 4 人,優秀人才 B 類 1 人。大學英語教學團

隊曾榮獲“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稱號。

卓越的教學質量:人文學院語言教學實驗中心是

全國首個獲批語言教學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學院

組織編寫國內首部《電信法》和《網絡安全法》教材,

首套大學英語語言實驗教材。《情景英語視聽說》獲首

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英語專業獲批“國家級一流本

科專業建設點”,法學專業獲批“北京市級一流本科專

學院特色優勢:

人文學院具有高水平的教學質量,英語(語言智能實驗

班)專業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專業四、

八級考試通過率在全國高校中名列前茅。法學專業是“省

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語言實驗教學中心是全國首

個國家級語言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互聯網治理與法律研

究中心是國內最早從事互聯網治理與網絡法律研究的學

術機構,多次參與國家和部委網絡法律等立法起草和研

究工作。學院每年選派多名學生到海外高校交流學習。

培養的畢業生已成為政府部門、學術界和企業界的骨干

和精英。

3 學院及專業介紹

PAGE 83 2024 報考指南ADMISSION BROCHURE

PART //

第86頁

業建設點”,同時,學院還承擔全校本碩博的公共英語、

日語、法語等課程教學工作。

學院連續五屆獲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英

語視聽說教程》入選國家級規劃教材;《英語品中國:

文化對話科技》獲“第三屆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

一等獎”;《綜合英語》獲批教育部課程思政示范課程,

獲批“教育部課程思政教學名師和教學團隊”。近年來,

學院多部教材獲省部級優秀教材獎,承擔國家級省部級

教改立項及教師獲獎共計 100 余項。

雄厚的科研實力:近年來,學院教師共承擔 400

余項科研項目。國家自然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省部級項目 70 余項,國家級新文科、北京市教改、教

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等省部級以上項目 60 余項。

共發表學術論文 300 余篇,出版著作 50 余部。

高效的科教融合:學院是國內最早開展智能科技與

人文教育深度融合的單位之一,依托學校文工交叉融通,

多學科協同創新的優良傳統,基于人工智能深度學習、

自然語言處理、自動語音識別、虛擬仿真等智能科技,

創新教育教學實踐與研究,為高質量復合型的人才培養

奠定了扎實的基礎。科教融合人才培養效果顯著,學生

年均獲省部級一等獎以上獎勵 40 余項。

優質的留學資源 :學院與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格

拉斯哥大學、瑪麗女王大學、倫敦大學、利茲大學,美

國達特茅斯大學、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澳大利亞

墨爾本大學、日本甲南大學、日本學習院大學、泰國易

三倉大學、泰國亞洲理工大學、匈牙利羅蘭大學、中國

香港理工大學、中國香港中文大學、中國香港教育大學、

中國臺灣靜宜大學、中國臺灣師范大學等高校建立了合

作關系,每年選派數十名本科生、研究生出境交流學習。

廣闊的就業前景:多年來,學院培養的學生在通

信企業、互聯網企業、行政機關、司法機關等單位中表

現突出,已經成長為國際組織、國家司法部門、企事業

單位、學術界和企業界的骨干與精英。

英語(語言智能實驗班)專業

英語專業于 1987 年正式招生,歷經 30 余年的積

淀與發展,培養了以英國社會科學院祝華院士為代表的

一大批優秀畢業生。英語專業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

設點 (2021),是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

目 (2021)、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創新項目”

(2022)、北京高校虛擬教研室建設試點項目(2023)

的實施單位,連續五屆獲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

二等獎。專任教師獲“全國優秀教師”“北京市青年教

學名師”等國家級省部級榮譽 50 余項,主持國家社科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省部

級以上課題 30 余項,發表出版權威期刊論著 300 余項。

根據“2023 軟科中國語言類大學排名”,我校英語專

業在全國高校排名前 10%,評級為“A”。

2024 年秋季,開設首屆英語(語言智能實驗班)

專業。實驗班依托學校信息科技特色優勢,由英語專業

與我校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等本科專業開

PAGE 84 北京郵電大學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1955-2024 厚德博學 敬業樂群

第87頁

展聯合人才培養,是我校多學科交叉融通的特色型專業。實驗班下

設“語言智能與數字人文”“語言智能與翻譯傳播”“語言智能與

智慧教育”三個專業方向,旨在培養品德優良、專業扎實、文理兼

修、慎思明辨、善于溝通的復合型英語人才。

專業依托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語言教學國家級實驗教學示

范中心,建有智慧教室、虛擬仿真、同聲傳譯等語言智能教學實驗

室,為學生開展個性化英語學習提供了智能化的多元學習環境。先

后與美國常春藤聯盟高校,英國、愛爾蘭、新西蘭、泰國等國家的

知名高校開展國際合作與聯合人才培養。英語專業本科生專業四、

八級合格率全國遙遙領先,

歷屆畢業生主要服務國際組織、國家企事業單位、互聯網公司

及其他涉外行業等。進入北大、北外以及牛津、劍橋、哥倫比亞大

學等國內外名校,深造率達 50% 以上。

專業核心課程:綜合英語、英語視聽說、英語閱讀、英語寫作、

英語口語、英語語法、英漢 / 漢英筆譯、英漢 / 漢英口譯、語言學導論、

英語文學導論、西方文明史、跨文化交際、中國文化概要、研究方

法與論文寫作等。

特色交叉課程:數字人文導論、語言智能導論、自然語言處

理基礎、大數據技術導論、語言數據與 Python 應用、多元統計與

SPSS 應用、語料庫語言學、翻譯技術導論、語料庫翻譯學、計算

機輔助翻譯、電信翻譯等。

部分就業單位

中國移動

中國聯通

中國電信

騰訊

百度

京東

字節跳動

小米

網易有道

普華永道

京師律師事務所

部分讀研院校(境內)

北京大學

清華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

武漢大學

廈門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天津大學

部分讀研院校(境外)

劍橋大學

哥倫比亞大學

倫敦大學學院

愛丁堡大學

倫敦國王學院

波士頓大學

曼徹斯特大學

悉尼大學

杜倫大學

東北大學(日本)

布里斯托大學

華威大學

繼來律師事務所

工商銀行

農業銀行

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民生銀行

光大銀行

寧波銀行

郵政儲蓄

南開大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

對外經貿大學

中國傳媒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

華東政法大學

外交學院

中國科學院大學

法學專業

法學專業依托學校強大的信息網絡技術優勢,培養系統掌握法

學理論知識,精通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了解信息網絡發展規律和

趨勢,熟知現行有關網絡通信和人工智能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復合型

高級法律人才。學生畢業后可以在國家機關、公檢法部門、企事業

單位及社會團體等從事相關法律工作。本專業具有法學一級學科碩

士點,設有互聯網治理與法律研究中心、通信法研究中心、人工智

能法律研究中心、在線調解教學與研究中心等四個研究中心,2018

年獲批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教育部首批網絡空間國際治理研究

基地。2020 年,法學專業獲批“北京市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3 學院及專業介紹

PAGE 85 2024 報考指南ADMISSION BROCHURE

PART //

第88頁

本專業貫徹產學融合人才培養理念,實施導師制教學管理,在讀

本科生均有機會在本專業教授、副教授指導下參加各類產學合作科研

項目、學術會議、法律服務實踐,在校生積極參加首都“挑戰杯”大

學生科技競賽、北京市模擬法庭競賽、國際商事仲裁模擬仲裁辯論賽

等省部級、地市級競賽并獲得一等獎。就業率連續多年保持 100%,

國內外研究生深造率達 50% 以上。

法學專業依托學校網絡信息安全師資優勢與人文學院語言教學國

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為學生提供文工交叉、中外結合的數字化學

習資源,培養學生成為數字時代綜合性法律服務人才。

專業核心課程 :習近平法治思想概論、法理學、憲法學、中國法

律史、刑法、民法、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國際法、法律職業倫理、經濟法、知識產權法、商法、國際私法、國

際經濟法、環境法與資源保障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證據法、財稅法、

WTO 法、仲裁法。

特色交叉課程 :信息管理學、專業英語、人工智能與數據安全法律、

網絡法、網絡犯罪、電子商務法、電信法、信息法學。

肖倪

現任人文學院黨委書記,北京市優秀德育

工作者。

書記寄語:

親愛的 2024 級考生們,誠摯歡迎你們加

入北京郵電大學人文學院這個有人文情懷

的大家庭!在北京郵電大學人文學院既可

以學習國學之精粹,又可以感受語言之魅

力,還可以體驗法學之嚴謹,更可以在文

工交融的學術氛圍里復合式成長。學院依

托北京郵電大學信息科技特色,教學科研

成果豐碩,曾創下多個“首次”。學院注

重學生綜合素質教育與培養,關注學生身

心健康成長與發展。學生學習興趣濃厚,

創新熱情高漲,在多項大賽中成績斐然。

學院大力發展以“數字人文”為辦學特色,

以“愛在人文”為文化建設,為社會培養

大批跨學科、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

祝華

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國際跨文化研究學會院士。現任英國應用語言學會主席,UCLIOE

教育學院教授、國際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多語交際、跨文化交際及兒童語言。

現任勞特利奇 (Routledge)《語言與跨文化交際》叢書聯合主編,《劍橋應用語言學關鍵話

題》叢書聯合主編及《劍橋應用語言學元素》叢書聯合主編。擔任 Language, Culture and

Curriculum, Language, Culture and Society, Contrastive Pragmatics, Applied Pragmatics,

Chinese Language and Discourse,《外語與外語教學》等期刊編委。香港科研基金委員會人

文和社科學部語言學和心理學課分委會主席,香港高等教育學院 2020 科研評估教育學科評委

(Hong Kong UGC 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s 2020), 英國高等教育學院 2021 科研評估

教育學科評委 (UK REF 2021)。

校友專欄

PAGE 86 北京郵電大學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1955-2024 厚德博學 敬業樂群

第89頁

數字媒體與設計藝術學院

School of Digital Media

and Design Arts

招生專業:數字媒體技術;智能交互設計;

數字媒體藝術;網絡與新媒體

學院網址:

https://sdmda.bupt.edu.cn

碩士學位授權點:

設計學

新聞傳播學

數字媒體技術

設計專業碩士

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

學院介紹

數字媒體與設計藝術學院以媒體藝術與科學融合為

特色,精準對焦“文化科技”國家發展戰略,以云網融

合下“工、藝、文”結合的云設計交叉學科建設為牽引;

以“文化數字體驗”為核心,構建設計思維引領,未來

場景驅動的綜合知識能力框架;建設從“理論研究—技

術應用—內容創意—產品創新—傳播體驗”全鏈條閉環

的架構,培養文化創新領域的領軍、拔尖人才。

學院擁有一支專業精湛、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包

括國家高層次人才、北京市教學名師、北京高校課程思

政教學名師、北京高校優秀專業課主講教師等。教師團

隊榮獲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 1 項、二等獎 2

項等,獲批北京市課程思政教學團隊。66 名專職教師

中絕大多數具有國內外名牌大學博士學位,近三分之一

具有海外學習經歷,形成了以知名專家教授為主體,以

新銳青年后備力量為補充的高水平教學團隊。

依托網絡系統與網絡文化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交互

學院特色優勢:

數字媒體與設計藝術學院以信息科技與文化創意交叉融

合為特色,面向國家科技文化融合戰略,以學校在信息

科學領域深厚的積淀為支撐,在智能媒體技術、智能影

像藝術、智能交互設計、智能媒體傳播等領域展開人才

培養和科學研究,著力打造“工藝文”融合的創新型高

級人才,以滿足我國在文化數字化以及數字經濟建設中

對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獲得三項“互聯網 +”全國總決賽金獎

3 學院及專業介紹

PAGE 87 2024 報考指南ADMISSION BROCHURE

PART //

第90頁

技術與體驗系統文化和旅游部重點實驗室和移動媒體與

文化計算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學院教師目前承擔著數十

項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國家社科基金、國家藝術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

北京市社科基金等項目,同時承接了大量服務企業與地

方政府的橫向合作項目。

學院擁有北京市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北京市高等學

校示范性校內創新實踐基地、北京市級校外人才培養基

地和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人才培養基地。豐富的教育教

學資源為培養高素質創新創業人才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學院學生專業素養優秀、創新能力突出,近年來屢

屢斬獲中國“互聯網 +”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紅

點設計獎、iF 設計獎、金海豚最佳學生漫畫金獎、紅

星原創金獎、GOOD DESIGN 等國內外頂級賽事大獎。

畢業生就業單位包括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國移動、中

國電信、中國聯通、華為、阿里、騰訊、百度、字節跳

動等,畢業生創立了以拉勾網、新片場、果醬音樂、藝

伴為代表的新興企業。

數字媒體技術專業

數字媒體技術專業開辦于 2004 年,是國內首批授

予工學學位的數字媒體專業,2009 年被評為北京市特

色專業,2019 年首批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目前在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中排前二。

數字媒體技術專業依托北京郵電大學的信息科技優

勢,結合數字媒體與設計藝術學院濃厚的人文藝術氣息,

是以“數字創意 + 人工智能”為專業特色,技術與藝

術深度融合的寬口徑計算機類專業。本專業注重基礎理

論和專業知識的完整性和系統性,要求學生具有扎實的

計算機和藝術領域基礎知識,系統掌握智能媒體處理的

基礎理論、基本的設計理論和方法,熟悉數字內容的制

作技術,并具有較強的計算機應用設計開發能力。

本專業采用分模塊教學模式,設有人工智能、網絡

應用、交互應用、內容創作四個模塊。人工智能模塊強

調圖像、視頻、音頻、文字等數字媒體的智能處理算法;

網絡應用模塊包括開發 PC 和移動平臺上各種應用所需

的前后端知識;交互應用涵蓋了策劃、交互、圖形等基

于交互引擎的應用開發知識;內容創作模塊側重創意短

片、動畫等內容的創作及其中相關的技術問題。

核心課程:設計思維基礎、程序設計基礎、算法與

數據結構、智能開源硬件基礎、動態圖形設計、游戲引

擎基礎、計算機圖形學、三維技術基礎、數字媒體采集、

機器學習基礎等。

影視類作品獲獎

設計藝術類作品獲獎

PAGE 88 北京郵電大學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1955-2024 厚德博學 敬業樂群

第91頁

2021 年圍繞“數字中國”國家發展戰略,立足萬

物互聯、虛實融合的智能科技產業需求,依托北郵信息

技術平臺優勢,打造了以“智能空間計算 + 交互設計

創新”為育人特色的新工科專業,培養“具備智能科技

產品解決方案能力”和“擁有跨學科設計創新素養”的

戰略拔尖人才。

本專業將人工智能、交互技術與設計創新有機融合,

構建“智能空間 + 信息產品 + 系統服務”的能力培養

體系,核心解決智能產品與人、環境、社會的自然交互

智能交互設計專業

智能交互設計專業是教育部批準的國內首個智能交

互設計專業 , 是北京市“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目前

在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中位列全國第一(A+ 類)。

本專業以始建于 2000 年的工業設計專業為基底,擁有

24 年的人才培養經驗,向社會輸送 1400 余位設計創

新人才,服務于華為、阿里、中國移動、工商銀行、字

節跳動等為代表的企事業單位。

基于手機和 HoloLens 的 AR 應用開發

游戲開發

電子樂器和影視調色

智能視頻生成和數字人重建

3 學院及專業介紹

PAGE 89 2024 報考指南ADMISSION BROCHURE

PART //

第92頁

賈云鵬

賈云鵬,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博士生

導師,國家高層次青年人才,首屆北

京高校青年教學名師,北京高校優秀

專業課主講教師。現任數字媒體與設

計藝術學院院長,中國電影剪輯協會

短片短視頻藝委會副主任,中國電影

電視技術學會先進影像專委會副主任,

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數字藝術與動

畫專委會副主任。主持教育部新文科

教學改革與實踐項目以及北京市級教

改項目,主持多項國家社科基金藝術

項目以及北京社科重點項目等科研課

題。國家一流本科專業負責人,國家

一流課程負責人,獲得北京高等教育

教學成果一等獎。創作北京奧運吉祥

物“福娃”、紀念紅軍長征八十周年

虛擬現實影像《偉大的征程》等作品。

長期從事數字影像領域的創作、教學

與研究工作。

院長寄語:

集技藝之弘通,聚藝理之賢達。

歡迎莘莘學子來到數字媒體與設計藝

術學院學習和深造,愿你們勤學多思、

持之以恒,悟數字藝術創作之道,學

科技藝術創新之知,習智能交互設計

之理,領全媒體傳播之真,成為德才

兼備、技藝雙修的國家棟梁。肩負祖

國數字創意產業繁榮、國家文化復興

的使命,傳藝萬里,傳道世界!

與協作共融問題。學生需掌握廣泛的智能信息領域知識、擁有

扎實的設計理論與方法,著重訓練運用先進交互技術和設計智

能交互產品的能力。學生畢業后可在智能科技產業、通信與互

聯網、大數據與金融科技、數字娛樂與文化傳播等領域的企事

業單位以及相關部門,從事交互設計、產品設計、體驗設計、

用戶研究、大數據可視化、交互技術開發等工作。

核心課程:設計思維基礎、設計方法、人機工程、數據統

計與分析、程序設計基礎、計算機圖形學、應用機器學習、信

息可視化、web 交互設計、移動交互設計、AR/VR 交互、AI 游

戲交互、AI 與創新設計、智能交互綜合實踐等。

互聯網產品設計作品

智能產品設計作品

《Web 交互設計作品》

PAGE 90 北京郵電大學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1955-2024 厚德博學 敬業樂群

第93頁

部分就業單位

新華社

人民日報

中國移動

中國電信

中國聯通

華為

騰訊

百度

字節跳動

小米

愛奇藝

完美世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

部分讀研院校(境內)

北京郵電大學

北京大學

清華大學

浙江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中山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同濟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中國傳媒大學

北京電影學院

廈門大學

部分讀研院校(境外)

新加坡國立大學

哥倫比亞大學

香港大學

曼徹斯特大學

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

布里斯托大學

悉尼大學

新南威爾士大學

華威大學

卡耐基梅隆大學

阿姆斯特丹大學

倫敦藝術大學

哥倫比亞大學

瑞典皇家理工學院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創辦于 2009 年,2020 年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

建設點”,是北京郵電大學唯一的藝術類專業。根據高等教育專業評價機構軟

科發布的“2023 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北郵數藝被評為中國大學數字媒

體藝術專業 A 類院校。同時,麥可思發布的《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已連續四年入選最好就業的“綠牌專業”。

專業以“數字創意 × 信息科技”為理念,以“智能 +、5G+、互聯網 +”

為支撐,以智能媒體、融合媒體為平臺,建立影像、設計、動漫、程序幾大課

程模塊,構建了“作品導向”的培養體系。以工作室制、項目制的方式提高學

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打造新文科視閾下具有鮮明北郵特色的數字媒體藝術專業。

最終培養五育并舉、具有扎實的創意與設計能力以及數字技術應用能力的“藝

文工融合”創新性數字藝術人才。

在學習期間,學生將有機會獲得豐富的實踐機會。專業教師與新華社、新

華網、京東科技、海爾公司等企事業單位和公司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系,為學

生提供了在創作與科研項目中實踐和成長的機會。畢業生能在以互聯網和智能

媒體為平臺的文化創意產業從事數字影像以及信息藝術相關的創意與制作工

作。

漫畫作品《特別》獲得金龍獎學生漫畫獎金獎

師生與新華社合作的 AIGC 影像作品《詩繪新春》,

于 2024 年春節由新華社在線上官方發布。

3 學院及專業介紹

PAGE 91 2024 報考指南ADMISSION BROCHURE

PART //

第94頁

核心課程:動態圖形創作、三維動畫創作、創意影

像研究、鏡頭語言設計、數字電影視效、新媒體漫畫創

作、數字影像設計、信息藝術設計、交互引擎應用、數

字電影聲音創作。

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2022 年獲批“北京市一流本科

專業建設點”,目前在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中被評為

A 類專業。本專業依托北京郵電大學的信息技術優勢與

數字媒體與設計藝術學院的交叉學科背景,以“文化創

意 + 科技 + 傳播”為主導思想,注重新聞傳播學基礎

理論與藝術創新、技術應用的有機結合,將智媒技術賦

能內容選擇與生產、數據收集與分析、媒體策劃與運營

等傳統課程相融合,強化案例教學和傳播實踐,致力于

培養既具有良好媒介素養與人文情懷,又具有扎實技能

與創新能力的復合型全媒體傳播人才。

本專業充分利用學院藝術、技術、交互、人文的專

業交叉與融合優勢,打通與學院其他專業的壁壘,在通

識課、專業課、實踐課三個課程層次都與其他專業互通

有無,為學生的多元可持續發展提供課程支撐。課程主

要致力于培養學生網絡文化創意能力與新媒體策劃運營

能力。本專業注重學生社會實踐經歷,與百度、新華社、

中國氣象報社等多家媒體單位都有合作,形成了良好的

校企合作育人模式。

本專業學生廣泛參與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中

國數據新聞大賽等競賽活動并獲得多個獎項。畢業生可

以在新聞媒體、廣告、文化創意產業、出版社、互聯網

等行業領域從事新聞采編、內容創意與制作、新媒體運

營等相關工作。

核心課程:網絡與新媒體概論、馬克思主義新聞觀、

傳播學研究方法、媒介倫理與法規、中國傳統文化概論、

網絡文化導論、媒介心理學、新媒體社會學、創意寫作

基礎、數字攝影基礎、短視頻創意與制作、非線性編輯、

師生共創作品《青花龍數字人交互系統》獲得 2023iF 國際設計獎 網絡輿情監測與研判、互聯網廣告策劃、媒介融合等。

AI 輔助游戲創作作品《殘玉》在 Bilibili 獲得近 10 萬播放量

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同學競賽獲獎證書

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同學數字攝影與短視頻作品

《媒介融合》結課作品(與新華社合作的聯合課程)

PAGE 92 北京郵電大學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1955-2024 厚德博學 敬業樂群

第95頁

馬德龍

北京郵電大學 2006 屆工業設計(智能交

互設計前身)專業畢業生,拉勾網聯合創始人、

前 CEO。先后供職于騰訊、百度等互聯網企業,

擁有豐富的互聯網產品研發經驗。2011 年,參

與創建了 3W 咖啡館。2013 年,參與創建了拉

勾網。拉勾網目前已成長為國內領先的互聯網

招聘服務平臺,服務超過 15 萬家互聯網企業,

并有超過 1000 萬活躍用戶。有媒體評論認為,

是拉勾網,讓中國的招聘行業真正進入了互聯

網時代。

李揚

2010 年畢業于北京郵電大學數字媒體技術

專業,第二屆中國“互聯網 +”大學生創新創

業大賽金獎獲得者。他是國內新媒體影視第一

股——新片場聯合創始人、國內首檔系統的影

視教學類欄目《電影自習室》創作人、累計票

房超過 10 億的《鬼吹燈》系列網絡電影總制片

人、NEW ERA 青年電影季發起人(現更名為:

海浪電影周)。李揚擁有 10 年影視行業帶隊經

歷,始終活躍在新媒體影視行業一線,先后負

責新片場教育、新片場短視頻、新片場影業等

多條業務線。目前帶領團隊生產大量優質視頻

內容。

校友專欄

優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師生實踐活動、媒體從業人員講座及課外輔導員講課

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師生的教學場所及教學活動

《網頁設計與實踐》結課作品

3 學院及專業介紹

PAGE 93 2024 報考指南ADMISSION BROCHURE

PART //

第96頁

國際學院(北京郵電大學瑪麗女王學院)

International School(Queen Mary

School,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招生專業:

電信工程及管理(中外合作辦學)

物聯網工程(中外合作辦學)

電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辦學)

智能科學與技術(中外合作辦學)

學院網址:

https://is.bupt.edu.cn

學費:

電信工程及管理(中外合作辦學)專業 7 萬元 / 年

物聯網工程(中外合作辦學)專業 7 萬元 / 年

電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辦學)專業 8 萬元 / 年

智能科學與技術(中外合作辦學)專業 8 萬元 / 年

學院介紹

北京郵電大學國際學院于 2004 年成立,是北京

郵電大學校內實施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學院之一,已

有 20 年辦學歷史。國際學院立足本土,面向全球,

深度融合中英兩校優質教育資源,服務國家“網絡強

國”戰略,面向“互聯網 +”和“AI+”新經濟發展需

求,堅持“厚基礎、寬口徑、促交叉、強實踐”的培

養理念,實施跨學科融合創新的 ICT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 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

培養具有愛國情懷、國際視野、術業精良、能力突出、

適應全球化競爭環境的高素質創新人才和行業領軍人

才。

2004 年 6 月,“北京郵電大學與英國倫敦瑪麗女

王大學合作舉辦電信工程及管理專業本科教育項目”獲

教育部正式批復,同年國際學院正式成立。2011 年經

教育部批準,增設“北京郵電大學與英國倫敦瑪麗女王

大學合作舉辦物聯網工程專業本科教育項目”。2021 年,

獲批非獨立法人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北京郵電大學瑪麗女

王學院 , 新增“電子信息工程”和“智能科學與技術”

兩個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四個專業均執行本科計劃內招

生。

學院吸納海內外一流青年人才,組建中英聯合高水

平教學隊伍。嚴格準入機制,選聘中英兩校正式在職、

講授同類課程、教學與科研能力強、學生滿意度高的

優秀師資承擔教學任務和畢設指導。專業課教師近九

成擁有博士學位并具有深厚科研背景,通過團隊傳幫

帶,青年教師快速成長,教學能力和課堂效果獲得學

生較高評價。中方教師中包括多名北京市教學名師、

北京市師德先鋒、國家杰青 / 優青、新世紀人才和北京

學院特色優勢:

國際學院成立于 2004 年,是我國首批中外合作辦學先

行者,最早探索實施“4+0”辦學模式,最早開設交叉

學科復合型專業,最早實現學生中外學籍雙注冊、學位

雙授予,最早建設中英融合的質量保障體系。

國際學院立足本土,面向全球,深度融合中英兩校優質

教育資源,服務國家“網絡強國”戰略,面向“互聯網

+”和“AI+”新經濟發展需求,堅持“厚基礎、寬口徑、

促交叉、強實踐"的培養理念,實施跨學科融合創新的

ICT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

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具有愛國情懷、國際視野、

術業精良、能力突出、適應全球化競爭環境的高素質創

新人才和行業領軍人才。

PAGE 94 北京郵電大學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1955-2024 厚德博學 敬業樂群

第97頁

市科技新星,多人次在國家級 / 市級教學和科研評比

中獲獎。英方教師均為 QMUL 專職教師,其中多人獲

得 the Draper's Award ( 英方教學最高獎 ) 和 Faculty

Science & Engineering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to

Teaching Award (學院最高榮譽)。

學院引入國際化工程類人才培養標準,將英方課程

優勢與我國高等教育具體實際相結合,設計出適合中國

學生個人發展目標和國家發展需求的課程體系;強調課

程體系建設的標準化、專業化;建立創新實踐人才培養

模式;注重運用英語學習自然科學能力的培養。

學院聘請兩校高水平專職教師,各承擔 50% 的數

學與自然科學、計算機基礎、學科基礎、專業基礎、專

業課以及畢業設計,英方課程指導實施全英語授課,中

方課程實施雙語和全英語授課。在教學實踐中,著力引

進和借鑒國外先進的教學模式,課程設置著重培養學生

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團隊意識。作為課堂教學的延

伸,學校建設有各類基礎實驗室及專業實驗室,兩校圖

書館與網絡資源等面向全院學生開放,積極營造開放有

序的學習氛圍和育人環境。

學院實施“4+0”培養模式,即學生四年都在國內

就讀,實現不出國門就可以享受到世界一流大學的教育

資源;頒發雙文憑證書,學生完成全部四年學習且成績

合格者將同時獲得北京郵電大學畢業證書、學士學位證

書和英國倫敦瑪麗女王大學學士學位證書。英方頒發證

書可在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獲得認證。

學生同時擁有北京郵電大學和英國倫敦瑪麗女王大

學正式學籍,并且在第四學年,只要滿足前三年沒有不

及格成績的條件,即可自愿申請赴倫敦瑪麗女王大學學

習一年,并可享受適量英國學費減免優惠。學生正常享

受北京郵電大學獎助政策及推薦免試研究生政策。學院

學生不需要提供雅思成績和推薦信,即可通過綠色通道

申請英國倫敦瑪麗女王大學研究生。

學院高度整合中英教育資源,旨在培育全球化、信

息化頂尖人才。學院以其國際化、創新型、領袖型人

才培養模式贏得了世界名校和企業的廣泛認可。在近

9000 名畢業生中,很多人進入哈佛大學、耶魯大學、

斯坦福大學、劍橋大學等世界著名高校繼續深造,成長

為國內外領袖級企業的網絡工程師、構架設計師、行業

領航者。

3 學院及專業介紹

PAGE 95 2024 報考指南ADMISSION BROCHURE

PART //

第98頁

電信工程及管理(中外合作辦學)專業

電信工程及管理(中外合作辦學)專業面向教育國

際化發展趨勢和行業需求,結合“雙一流”建設的核心

要求和重點任務,依托北京郵電大學和英國倫敦瑪麗女

王大學在信息通信技術和電子工程方面的實力,輔以雙

方在該領域的優勢管理課程和創新培養模式,為我國信

息通信行業培養兼具通信工程專業知識和技術管理能

力,擁有國際視野、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適應國際競

爭環境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

畢業生能夠在國內外信息與通信、互聯網及相關領

域從事科學研究、工程設計、產品開發、網絡運營、

營銷策劃、企業管理等相關工作,并具有繼續深造學習

和持續發展的能力。

本專業修業年限為四年,學生在修完培養計劃所規

定的全部課程并考試合格后,將同時被授予北京郵電大

學畢業證書和工學學士學位,以及英國倫敦瑪麗女王大

學工學學士學位。

核心課程 : 電子系統基礎、電子電路基礎、數字電

路設計、信號與系統、數字信號處理、通信原理、電磁

場與電磁波、人工智能導論、機器學習、企業管理、產

品開發與營銷、企業技術戰略等。

郭莉

教授,工學博士,北京郵電大學國際學院院長,北京郵電大學

人工智能學院、泛網無線通信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北郵)教授,

博士生導師。北京郵電大學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負責人,

北京郵電大學北京市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負責人,校學術委

員會委員,北京郵電大學信息工程專業負責人。

研究方向為未來移動通信與網絡、基于機器學習的復雜信號

處理、區塊鏈、智能醫學、創新創業研究等。在 SCI 期刊、EI

期刊、國際會議和核心刊物等上發表論文七十余篇。被評為

北京市優秀教師,北京市高校優秀青年骨干教師,獲得國家

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北京市高校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北京

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

院長寄語:

北京郵電大學國際學院成立于 2004 年,是北京郵電大學與英

國羅素集團成員英國倫敦瑪麗女王大學合作辦學的新型學院,

今年,學院將慶祝自己的二十周歲生日。國際學院利用獨特的

國際化辦學優勢,高度整合中英教育資源,已成為培育全球化、

信息化人才的搖籃。創立以來,國際學院上下求索,不斷創新,

以其國際化、創新型、領袖型人才培養模式贏得了世界名校

和企業的廣泛認可,取得累累碩果。

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及高校“雙一流”建設目標的提出,

對北郵國際學院提出了新要求。學院將以培養網絡時代的全

球化一流人才為使命,依托北京郵電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流學科群,培育具有國際視野與國際競

爭力的創新型復合人才,搭建跨界共融的人才培養平臺,形

成立體化、全方位的品質保證機制。同時,學院將繼續引進

全球優質教育資源,匯聚世界一流的師資隊伍,構建全球互

聯互通的人才培養機制,開放共享網絡教育資源,使學生具

備全球化的知識體系和專業化的技能體系。

新時代、新征程!北京郵電大學國際學院將不忘初心、牢記

使命,追求卓越,創新發展!

新理念、新任務!北京郵電大學國際學院將根植中國大地,

培養心懷家國、學貫中西、胸懷寰宇、引領信息網絡時代的

全球化一流人才!

新學期、新活力!北京郵電大學國際學院歡迎您加入,一起

向未來!

PAGE 96 北京郵電大學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1955-2024 厚德博學 敬業樂群

第99頁

物聯網工程(中外合作辦學)專業

物聯網工程(中外合作辦學)專業是具有計算機學科背景的、

面向信息行業的寬口徑專業。結合中英兩校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方

面的實力,注重計算機與網絡的基礎技術,強調物聯網系統的知識

體系,突出與北京郵電大學傳統的優勢學科如微電子、通信網絡、

物流工程等學科的交叉和相互影響,是北郵國家級特色專業之一。

畢業生可以選擇申請國內外著名高校的計算機科學、電子與計

算機工程、電子與電氣工程方向進一步讀研深造;或進入政府部門、

銀行、運營商、互聯網企業、智能制造企業等,從事研究、設計、

開發、運營等工作。

本專業修業年限為四年,學生在修完培養計劃所規定的全部課

程并考試合格后,將同時被授予北京郵電大學畢業證書、工學學士

學位,以及英國倫敦瑪麗女王大學工學學士學位。

核心課程:離散數學、概率論與隨機過程、計算導論與程序設

計、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數據結構、操作系統、通信與網絡、數

據庫系統、嵌入式系統、機器學習、軟件工程、物聯網技術導論、

無線射頻識別、無線傳感器網絡、云計算、物聯網工程實踐等。

電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辦學)專業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是北京郵電大學重點建設的優勢骨干專業和北京市重點建

設的特色專業。電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辦學)專業結合北京郵電大學和英國倫

敦瑪麗女王大學在計算機和電子信息方面先進的科研成果和工程教育理念,以國

家新興產業人才需求為驅動,以學生全面成才為目標,培養掌握扎實的本專業基

礎理論、設計方法和實現技術,具備良好科學文化素養、創新創業精神、工程實

踐能力,具有家國情懷的國際化信息通信與多媒體相關領域高級專業技術人才和

領軍型后備人才。

畢業生可在國內外信息通信與多媒體相關領域及產業中,從事研究開發、工

程設計、設備制造、網絡運營或技術管理等方面工作,并具有繼續深造學習和持

續發展的能力。

本專業修業年限為四年,學生在修完培養計劃所規定的全部課程并考試合格

后,將同時被授予北京郵電大學畢業證書、工學學士學位,以及英國倫敦瑪麗女

王大學工學學士學位。

核心課程 : 軟件工程、數據庫系統、電子系統基礎、電子電路基礎、信號與

系統、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數字信號處理、通信原理、電磁場與電磁波、Web

技術基礎、多媒體基礎、產品開發與管理、人工智能導論、數字音頻基礎、信息

論、高級變換、機器學習、交互式媒體設計、3D 圖形程序設計、圖像和視頻處理、

深度學習與計算視覺等。

3 學院及專業介紹

PAGE 97 2024 報考指南ADMISSION BROCHURE

PART //

第100頁

智能科學與技術(中外合作辦學)專業

智能科學與技術是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是實施國家創新創業戰略

的主戰場之一。智能科學與技術(中外合作辦學)專業結合北京郵電大學和英國

倫敦瑪麗女王大學在智能科技方面先進的科研成果和工程教育理念,面向國家戰

略和企業人才需求,以學生全面成才為目標,培養掌握系統的智能科學基礎理論、

扎實的智能技術應用和實現技術,具備良好科學文化素養、創新創業精神、工程

實踐能力,具有家國情懷的國際化智能科學與技術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畢業生具有在工程技術、社會經濟、生態環境各領域進行創新創業的能力,

可以在各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公司企業等單位從事智能系統分析與設計、智能

技術研發與應用等工作,并具有繼續深造學習的能力。

本專業修業年限為四年,學生在修完培養計劃所規定的全部課程并考試合格

后,將同時被授予北京郵電大學畢業證書、工學學士學位,以及英國倫敦瑪麗女

王大學工學學士學位。

核心課程 : 形式語言與自動機、人工智能導論、數據結構、JAVA 高級語言程

序設計、產品開發與管理、數據庫系統、數字電路設計、學術交流技能、人工智

能法律、機器學習、計算創新學、操作系統、軟件工程、嵌入式系統、推理與智

能體、數據挖掘、視覺計算、神經網絡與深度學習、認知機器人系統、智能游戲、

自然語言處理等。

部分就業單位

中國移動

中國聯通

中國電信

百度

小米

網易

嗶哩嗶哩

中國工商銀行

招商銀行

花旗金融

部分讀研院校(境內)

北京郵電大學

北京大學

清華大學

復旦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吉林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

部分讀研院校(境外)

加州理工學院

牛津大學

倫敦大學學院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帝國理工學院

芝加哥大學

新加坡國立大學

南洋理工大學

耶魯大學

康奈爾大學

賈月

國際學院 2010 屆畢業生,高級工程師,北京市第十五屆人大代表;北京市第三屆黨外知

識分子聯誼會理事,信息技術專委會副秘書長;北京市人民監督員;寧波市科技計劃評審專家;

中國科技集團電子科學研究院海創工作室主要負責人。于 2015 年 7 月入職中國電子科技集團

公司電子科學研究院。2019 年被派駐于北京城市大數據研究院擔任總經理助理兼研發總監。積

極參政議政、建言獻策。擔任北京市人大代表的三年時間以來,共參與履職活動 100 余次,提

出建議 12 件,其中關于打通數據壁壘的相關建議被列為北京市發展數字經濟重點督辦建議,也

被稱為最接地氣的代表。

何世杰

國際學院 2021 屆畢業生。科技數碼博主,全網擁有近 750 萬的粉絲,個人作品播放量累

計達 3.2 億,中央電視臺《青春中國》紀錄片中當代中國青年代表之一。作品《5G 到底有多快》

受到全網關注,個人頻道播放量達 6500 萬,評論 30 多萬條,轉發數近 70 萬,獲得了微博百

大視頻號,微博 2019 年度新銳紅人,bilibili 2019 百大 UP 主,bilibili2019 年度最佳作品獎

UP 主。

校友專欄

PAGE 98 北京郵電大學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1955-2024 厚德博學 敬業樂群

百萬用戶使用云展網進行電子書pdf制作,只要您有文檔,即可一鍵上傳,自動生成鏈接和二維碼(獨立電子書),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網站!
收藏
轉發
下載
免費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費制作
x
{{item.desc}}
下載
{{item.title}}
{{toast}}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乌珠穆沁旗| 六安市| 揭东县| 邯郸县| 八宿县| 五大连池市| 离岛区| 申扎县| 咸丰县| 抚远县| 浮梁县| 新晃| 岢岚县| 普宁市| 鹤峰县| 南木林县| 汾阳市| 连山| 昭通市| 瓮安县| 南投市| 丹寨县| 太仓市| 河北省| 海晏县| 灵川县| 黄骅市| 图们市| 固安县| 邵东县| 苍山县| 涞源县| 泗水县| 福贡县| 津南区| 彭阳县| 陵川县| 固阳县| 敦化市| 甘肃省| 汶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