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八戒,国产成人无码AA精品一区,好姑娘1免费观看完整版中文,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

2023廣州交通運輸行業發展年報

發布時間:2024-6-28 | 雜志分類:其他
免費制作
更多內容

2023廣州交通運輸行業發展年報

發展綜述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廣州交通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廣州大抓經濟、大抓產業、大抓投資、大抓招商,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以非常之功破解發展難題,推動交通運輸領域取得新成效,全市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加快恢復,共完成增加值2030億元,增速12.2%,行業發展勢頭良好,煥發城市活力。【國際綜合樞紐能級持續提升,超級樞紐快速恢復】白云機場旅客吞吐量6317萬人,取得全國機場“四連冠”;廣州港貨物運輸保持“雙增長”,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分別增長2.9%和2.2%,居全球第五、第六位;廣汕高鐵、白云站、新塘站開通運營,南站旅客發送量穩居全國第一;全年快遞業務量達114.5億件,穩居全國第二。交通運輸領域取得新成效行業發展勢頭良好01【運輸服務水平持續提升,道路交通運行平穩有序】開放測試道路單向里程1624公里;出臺新公共交通票價優惠政策;新增新能源汽車保有量28萬個,中心區公交車和巡游出租車純電動化100%;道路網工作日交通擁堵指數3.02,同比降低32.1%,道路交通事故萬車死亡率2.18人/萬車。【交通投資任務超額完成,區域... [收起]
[展開]
2023廣州交通運輸行業發展年報
粉絲: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內容
第1頁

濅濃濅濆

*XDQJ]KRX7UDQVSRUWDWLRQ'HYHORSPHQW$QQXDO5HSRUW

第2頁

CONTENTS

目錄

【發展綜述】

01 交通運輸領域取得新成效 行業發展勢頭良好【城市發展】

03 經濟社會活力持續向好 人口總量再創新高05 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增長迅猛 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提速07 居民出行活躍度基本恢復 方式習慣仍延續疫情期間選擇【設施建設】

10“超級樞紐”接連上新 廣州樞紐能級不斷提升13“軌道上的大灣區”再加速

15 新增高速公路里程65.8公里 市域高速公路通車里程1235公里19 建成車陂南隧道、南大干線等道路項目道路總里程1.4萬公里【樞紐運行】

22 交通運輸業快速恢復 客運量回升明顯23 客貨并舉的超級航空樞紐快速恢復國內旅客吞吐量超2019年24 港口生產穩步恢復 貨物吞吐量穩居世界十大港口之列

第3頁

25 重大鐵路設施建成運營 鐵路客運量迅速恢復26 公路客運站發送量首年回升 道路運輸行業貨運量總體平穩【市政運行】

28 集約型公共交通客運量42.2億人次乘客總體滿意度86.7%31 輔助型公共交通完成客運量14.0億人次32 道路交通量同比增長 道路運作呈現反彈【規劃管理】

34 管理體系逐漸完善 重要規劃相繼發布【數據附表】

36 2023年行業統計資料摘要附表

第4頁

發展綜述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廣州交通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廣州大抓經濟、大抓產業、大抓投資、大抓招商,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以非常之功破解發展難題,推動交通運輸領域取得新成效,全市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加快恢復,共完成增加值2030億元,增速12.2%,行業發展勢頭良好,煥發城市活力。【國際綜合樞紐能級持續提升,超級樞紐快速恢復】白云機場旅客吞吐量6317萬人,取得全國機場“四連冠”;廣州港貨物運輸保持“雙增長”,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分別增長2.9%和2.2%,居全球第五、第六位;廣汕高鐵、白云站、新塘站開通運營,南站旅客發送量穩居全國第一;全年快遞業務量達114.5億件,穩居全國第二。交通運輸領域取得新成效行業發展勢頭良好01

【運輸服務水平持續提升,道路交通運行平穩有序】開放測試道路單向里程1624公里;出臺新公共交通票價優惠政策;新增新能源汽車保有量28萬個,中心區公交車和巡游出租車純電動化100%;道路網工作日交通擁堵指數3.02,同比降低32.1%,道路交通事故萬車死亡率2.18人/萬車。【交通投資任務超額完成,區域互聯互通水平不斷提升】完成高速公路投資262.2億元,建成街北高速改擴建、從埔高速一期、南大干線全線等18個道路交通項目,高速公路(含收費快速路)通車里程1238公里,居全省第一和國內前列。【綠色公共交通體系不斷完善,城市客運需求持續恢復】中心城區綠色出行比例74.9%;地鐵通車里程653公里,日均客運量857萬人次,客流量全國第三,客流強度全國第一;開行公交線路1352條,日均客運量300萬人次,同比增長7.0%;網絡預約出租車、如約巴士日均客運量同比增長14.9%、48.2%。

第5頁

1 城市發展

第6頁

經濟社會活力持續向好人口總量再創新高經濟社會活力持續向好,經濟總量突破3萬億。2023年,廣州市地區生產總值為30355.73億元,同比增長4.6%。經濟總量位居全國第四。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317.78億元,同比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為7775.71億元,同比增長2.6%;第三產業增加值為22262.24億元,同比增長5.3%。19782

21503 22859

23629

25019

28232

28839

303560.0%2.0%4.0%6.0%8.0%10.0%0

6000

12000

18000

24000

30000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2023年地區生產總值(億元) 增長率2016-2023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情況居民收入穩步提高,民生保障

扎實有力。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80501元,同比增長4.8%;農村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38607元,同比增長

6.4%。財政支出優先保障民生,全市

民生領域的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

比重近七成;重點公共服務、公共設

施建設扎實推進。

2023年全國主要城市地區生產總值(單位:億元)社會經濟

03

第7頁

常住人口正增長,人口數量再創新高。地 區

常住人口(萬人) 戶籍人口(萬人)常住人口密度2022年 2023年 增長率 2022年 2023年增長率(人/平方公里)全 市 1873.4 1882.7 0.5% 1034.9 1056.6 2.1%2532荔灣區 112.4 113.3 0.8% 79.6 80.5 1.1%19171越秀區 102.9 96.0 -6.7% 117.4 117.0 -0.4%28402海珠區 179.8 176.8 -1.7% 110.4 111.0 0.6%19561天河區 222.2 223.8 0.7% 107.2 109.4 2.0%23233白云區 363.7 366.7 0.8% 119.4 122.9 2.9%4608黃埔區 119.2 122.2 2.5% 67.2 70.4 4.9%2524番禺區 280.7 282.3 0.6% 116.7 120.5 3.3%5327花都區 170.6 172.9 1.3% 88.4 90.5 2.4%1782南沙區 92.9 96.8 4.1% 54.2 56.3 3.9%1235從化區 74.0 73.3 -1.0% 66.0 66.3 0.5%371增城區 155.0 158.7 2.3% 108.4 111.7 3.1%9822022、2023年全市人口分布情況2023年常住人口密度分布社會經濟04戶籍人口規模繼續擴大,

增長速度保持穩定。

? 常住人口1882.7萬人,

上年增加9.29萬人;

? 人 口 總 量 占 全 省 的

14.82%,繼續穩居全省

人口第一大市的位置。

? 戶籍人口1056.6萬人,比上年增加

21.7萬人,增長2.1%;

? 戶籍人口自然增長3.89萬人,自然

增長率3.72‰;

? 戶籍遷入人口22萬人,大量外來人

從“來到廣州”過渡到“扎根廣

州”,成為戶籍人口增長的原因。

第8頁

車輛發展

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增長迅猛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提速p 車輛發展

機動車保有量384萬輛

2 0 2 3年末,全市機動車保有量

384.0萬輛,同比增長8.2%。中小客車

保有量320.8萬輛,同比增長10.1%。

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增長迅猛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加速。2023

年末,全市汽車保有量372.5萬輛,比

上年增加29.0萬輛,同比增長8.4%。其

中,新能源汽車保有量84.3萬輛,比上

年增加28.0萬輛,同比增長49.8%,占

汽車保有量的比例達到22.6%。近年來,

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增長迅猛,是全市汽

車保有量增長的主要來源。登記上牌電動自行車442.1萬輛2023年全年辦理電動自行車登記154.2萬輛。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市已完成登記上牌電動自行車442.1萬輛。266.0

288.2 308.2

330.9

355.0384.06.8%

8.3%

6.9% 7.4%7.3%8.2%0%1%2%3%4%5%6%7%8%9%200

240

280

320

360

400

2018年 2019年 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機動車保有量(萬輛)增長率2018-2023年機動車保有量發展情況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及占比發展情況26.9

38.2

56.3

84.39.0%

11.9%

16.4%22.6%0%5%10%15%20%25%0

20

40

60

80

100

2020年 2021年 2022年2023年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萬輛)新能源汽車占比05

中小客車占比83.5%,其次為中小貨車。

車型結構

市千人中小客車保有量170輛,低于北京、深圳。

擁有率

中心六區中小客車占比達到88.3%;

增城區的大型貨車占比最高,為10.2%;

從化區的摩托車占比最高,為30.4%。

區域分布

第9頁

p 政策管理

中小客車總量調控政策持續推進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中

小客車增長趨勢呈現逐漸回升的趨勢。

2012年7月開始實施中小客車總量調控

政策,實施前中小客車年均增速超過

15%,實施后2013-2018年年均增速

3.7%,2023年中小客車增長率10.1%。

為促進汽車消費和車輛節能減排,

2023年先后兩次出臺額外增加節能車增

量指標和放寬申請資格措施,額外增加

了5萬個節能車增量指標配置額度,年度

累計配置中小客車增量指標及新能源車

指標合計47.5萬個。

94.30

110

134

157

174

183 189 191 196 203

216

234

249

267

292

32116.3%

17.1%

20.9%

17.8%

10.6%

5.0%

3.3%

1.3%

2.6%

3.7%

6.1%

8.2%

6.7% 7.3%9.0%10.1%0.0%5.0%10.0%15.0%20.0%25.0%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中小客車擁有量(萬輛)年增長率公共交通工具電動化不斷提速截至2023年底,市中心區運營純電動公交車1.03萬輛,純電動比例100%。2023年12月份普通車搖號需求降至40萬以下;2023年9月平均成交價降至1.21萬元,創下近七年來的新低。2023年實際配置節能車指標3.3萬個、新能源車指標33.4萬個。競價車指標4.8萬個、普通車指標6.0萬個。政策實施前后中小客車總量及增速變化情況

車輛發展06中小客車增量指標占比情況

出租車網約車全市運營純電動巡游出租車1.87萬輛,純電動比例100%;純電動網約車16.73萬輛,純電動比例95.9%。全市城市配送、郵政快遞類企業預約通行的717輛城市配送車輛100%為新能源貨車。全市登記注冊純電動道路客運車輛1507輛,新能源道路貨運車輛439輛(純電動239輛,氫能源200輛)。城市配送郵政快遞道路客運貨運

第10頁

居民出行

居民出行活躍度基本恢復方式習慣仍延續疫情期間選擇? 居民出行規模4653萬人次/日,同比

增長4.9%。

? 居民出行頻率由疫情中的2.42次/人/

日上升至2.54次/人/日,居民出行活

躍度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 通勤等剛性出行占比由疫情中的

59.6%下降至52.5%,彈性出行恢復。

不同年限市域出行量與出行率變化

指標 2019年 2022年 2023年

增長率

同比 較2019年

出行量

(萬人次/日)

4403 4437 4653 4.9% 5.7%

出行率

(次/人/日)

2.54 2.42 2.54 5.0% -0.1%

居民出行距離變化情況(單位:km)出行距離

(km)

2019年2022年2023年增長率同比較2019年全方式 7.05 6.74 7.08 5.0%0.4%機動化 11.1 11.1 11.3 1.8%1.8%? 居民全方式平均出行距離7.08公里,

同比增加0.34公里,相對疫情前增加

0.03公里。

? 跨行政區通勤人口占比由疫情中的

20%增長至24%,外圍地區跨區通勤

占比增長明顯,疫情后外圍地區經

濟恢復,影響范圍擴大。 2023年市域各行政區出行聯系分布圖07

疫情后出行頻率基本恢復。

疫情后出行活動范圍擴大。

第11頁

2023年市域全方式出行結構

12.3

16.7

12.9

17.0

13.2

16.8

0.0

3.0

6.0

9.0

12.0

15.0

18.0

全方式(km/h) 機動化方式(km/h)

疫情前 疫情中 疫情后

疫情前后交通系統出行效率變化(單位:公里/小時)

08居民出行? 全方式出行效率由12.3km/h增長至

13.2km/h。

? 在軌道快線增加、持續治堵政策等影

響下,機動化出行效率較疫情前優化,

由16.7km/h提升至16.8km/h。

01 交通系統整體出行效率提升。

? 出行方式仍以個體機動化為主,個體機動化在機動化中的比例高達65%,較疫情前進一步提高。? 常規公交出行量進一步下降,客流量已跌至疫情前的一半,常規公交在機動化中的比例降至32.5%。? 電動自行車出行量增長約90萬人次/日,超過軌道交通,在全方式中的比例高達14.7%。02 出行方式仍延續疫情中習慣。? 中心城區綠色出行比例74.9%,維持在較高水平,居全國超大城市前列。? 但其內涵發生根本變化,交通方式向步行和騎行回歸(54.4%)。03 中心城區綠色分擔率內涵發生改變。

第12頁

2 設施建設

第13頁

T3航站樓主體工程開工2023年12月26日T3航站樓主體工程開工,12月鋼筋混凝土結構全面完成。預計2025年12月底具備通航條件。T3航站樓項目位于白云國際機場東南側,總建筑面積超68萬平方米。T3航站樓投入運營后,白云機場年旅客吞吐能力將達到1.2億人次,貨郵吞吐能力達到380萬噸,客貨吞吐規模將在全球處于領先地位。“超級樞紐”接連上新廣州樞紐能級不斷提升全球最大單體航站樓誕生

2023年12月31日白云機場東四西

四指廊投運,實現了T1、T2兩座航站

樓的貫通,旅客可以更方便地一次性通

關轉機。

東四西四指廊南接T1航站樓,北

連T2航站樓,呈“T” 字形,兩座航站

樓“牽手”后,形態宛如一艘破浪而行

的龍舟。合龍后的白云機場將新增登機

口35個、近機位25個,航站樓總面積達

到156.10萬平方米,成為目前全球最大

的單體航站樓。

p 廣州白云國際機場

T3主航站樓南北中線全面貫通東四西四指廊投入運營

10綜合樞紐

第14頁

新塘站、增城站投入使用

2023年9月26日廣汕高鐵開通,新

塘站、增城站建成投入使用,開通運營

至12月底兩站累計到發旅客62.2萬人次。

南沙港區規模位居全球單一港區前列2023年12月28日,廣州港南沙港區國際通用碼頭工程項目正式開工。項目建成后將推動廣州港基礎設施服務能力再提升。廣州港南沙港區已建成南沙一、二、三、四期集裝箱碼頭,擁有集裝箱深水泊位20個,年集裝箱通過能力超2400萬TEU,規模位居全球單一港區前列。綜合樞紐

亞洲最大交通樞紐之一

2023年12月26日“超級車站”廣

州白云站投入運營。廣州白云站由始建

于1916年的棠溪站升級擴建而成、占地

面積相當于4個廣州南站。

白云站融入了嶺南文化元素,采

用“云山珠水、盛世花開”的設計理念,

站房外形像一朵盛開的木棉花。開通運

營后,將推動廣州鐵路樞紐廣州站、廣

州東站等車站功能相應優化調整,形成

更加高效便捷的運輸體系。

p 廣州鐵路樞紐

南沙港區國際通用碼頭工程開工廣州白云站投入運營

東部公鐵聯運樞紐加快推進2023 年廣州東部公鐵聯運樞紐一期項目完成投資40.53 億元,開累完成投資61.92 億元,總體工程形象進度為13.82%,計劃2025年底完工。p廣州港11

第15頁

廣州港南沙糧食通用碼頭擴建工程竣工

南沙港區四期工程(一期)竣工投產12綜合樞紐南沙港區四期工程(一期)竣工投產2023年5月16日,廣州港南沙港區四期工程項目順利通過第一階段竣工驗收,標志著廣州港南沙港四期項目進入了正式運營階段。南沙港區四期項目建成后,廣州港南沙港區每年集裝箱吞吐量預計可超過2400萬標準箱,位居全球單一港區前列,并將成為泛珠三角經濟腹地全面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出海大通道。廣州港南沙糧食通用碼頭擴建工程

竣工驗收

2023年2月4日,廣州港南沙

糧食通用碼頭擴建工程進行竣工驗

收。

項目總投資17.74億元,新建2

個10萬噸級通用泊位、1個4萬噸級

雜貨泊位、5個5千噸級駁船泊位,

設計年通過能力為1295萬噸,是廣

州港持續提升航運樞紐能級、打造

珠江西岸服務品牌又一重要舉措。

第16頁

軌道交通

“軌道上的大灣區”再加速13

2023年9月26日,廣汕高鐵開通運營。正線長200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全線設8座車站,在新塘站通過廣深三四線聯通至廣州東站,通過博羅至惠州北站聯絡線和惠州南站至仲愷站聯絡線,實現與贛深高鐵聯通。新塘站增城站惠州方向廣汕高鐵2023年9月27日,廣南聯絡線開工。線路全長

16.08公里,設計時速200公里/小時。建成后,

京廣鐵路和京廣高鐵深度“牽手”,新增一

條“高鐵進城”線路。

廣州火車站

廣州南站

2023年12月26日,廣河高鐵機場段(T3至江村西段)開工。全長15.67公里。建成后,白云機場將融入高鐵干線網絡,實現機場30分鐘直達中心城區、1小時通達大灣區、3小時覆蓋相鄰省會,助力廣州打造“樞紐之城”。白云國際機場

廣汕高鐵機場段

持續推進4條國鐵建設:廣湛高鐵、深江高鐵、廣南聯絡線、廣河高鐵白云機場T3至江村西聯絡線。

第17頁

廣東城際

14軌道交通“軌道上的大灣區”再加速2023年3月30日,南中城際開工。項目起

于廣州南沙萬頃沙站,終至中山市興中

站。線路全長47.6公里,最高設計速度

160公里/小時。

南沙站珠海站珠海站

小金口站東莞西站蓮花山站廣州南站

肇慶站

佛山西站

佛肇城際

佛莞城際

廣佛南環

莞惠城際2024年5月26日,四線貫通、橫跨五城。粵港澳大灣區的廣佛南環、佛莞城際正式開通運營,與已開通的佛肇城際、莞惠城際首尾相連,實現“四線”貫通運營。沿線串起肇慶、佛山、廣州、東莞、惠州5個城市,總里程258公里,列車最高時速達200公里,形成一條大灣區東西向交通大動脈。持續推進8條城際建設:廣清城際南延線、廣佛東環城際、新白廣城際、穗莞深城際琶洲支線、廣花城際、芳白城際、廣佛西環城際、南珠(中)城際。

第18頁

持續推進10條地鐵建設:3號線東延段、10號線、11號線、12號線、13號線二期、14號線二期、18號線后通段、22號線后通段、8號線北延段、8號線北延段支線。軌道交通“軌道上的大灣區”再加速大學城

燕山

文沖

黃埔新港2023年12月28日,廣州地鐵雙線通車。

地鐵5號線東延段(文沖至黃埔新港)、

7號線二期(大學城南至燕山)正式開通

初期運營,新增地鐵運營里程31公里,

廣州地鐵線網總里程達到653公里,“軌

道上的大灣區”加速成型。

15

第19頁

高速公路

新增高速公路里程65.8公里市域高速公路通車里程1235公里【廣州市從化至黃埔高速公路一期工程】

項目概況:起于從化區太平鎮中

和里,終至黃埔區長嶺街道長平社區,

接北二環高速和廣汕公路。全長39.5公

里,采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

計速度100km/h,總投資約 126.6 億元。

項目進展:2023年10月28日通車。

從化至黃埔高速公路流溪河特大橋

【街北高速改擴建(連接線)】項目概況:總里程15.33km。起于從化街口接流溪河大橋,終于楊荷互通立交,設計速度100km/h,主線雙向八車道,連接線雙向六車道。總投資13.75 億元。項目進展:2023年6月28日完成交工驗收,8 月9 日通車試運營。項目進展:花都段于2023年1月16 日建成通車;從化段段本年度完成投資16.39 億元,總體形象進度完成100%。p 完工項目

【廣深高速公路改擴建( 新塘立交改造)工程】項目概況:主線長1.01公里,主線橋梁新建四幅雙向12車道長748.3米,建設上蓋公園面積約15萬平方米,批復概算23.01 億元(不含附屬工程)。項目進展:主線改造全部完成,D(北出)匝道于2023 年9月26日開通,AG(南出)匝道于2023年10月16日開通。12 月20 日項目完成交工驗收。【佛清從高速公路北段(廣州段)】

項目概況:起于花都區官坑,

終 于 從 化 區 井 崗 , 設 計 速 度

1 2 0 km/ h,雙向六車道。總里程

86.47km,廣州段全長43.51公里。項

目批復概算總投資 111.14 億元,其

中廣州段約 55.65 億元。

16

第20頁

p 在建項目

項目名稱

全長

( 公里 )

總投資

(億元)

先行段

開工時間

全線開工時間計劃通車時間進展情況1 廣州新白云國際機場第

二高速公路南段工程

22.35 112.02 2017.12 2020.12 2024.12 實際完成工程總進展78%2 海珠灣隧道工程 4.35 116.77 - 2020.12 2024.12 實際完成工程形象進展53%3 廣州增城至佛山高速公

路 ( 增城至天河段 ) 38.4 159.69 2021.6 2022.07 2025.12 實際完成工程形象進展33%4 北二環高速改擴建工程 38.32 157.48 2022.11 - 2028.06 完成樁基工程進度14.9%5 惠肇高速白云至三水段 33.32 235 2022.11 - 2027.12 先行工程正加快實施6 南中高速 32.40 200.48 2020.06 - 2024.12 實際完成工程形象進展85%7 深中通道 ( 廣州段 ) 24 99.58 2016.12 2018.06 2024.06 實際完成工程形象進度92%8 獅子洋通道 ( 廣州段 ) 23 301.30 2022.09 2022.12 2028.12 實際完成工程形象進度7%9 清遠清新至廣州花都高

速公路項目

20.857 104.64 2022.08 2022.11 2025.12 實際完成工程形象進度34%10 惠肇高速 ( 惠城至增城

段 ) 7.9 26.50 2023.11 - 2026.11 實際完成工程形象進度6%11 廣澳高速公路南沙至珠

海段改擴建

9.3 48.04 2022.11 - 2027.12

完成施工圖設計初稿,開展征地拆遷12 廣深高速公路改擴建

( 蘿崗立交改造 ) 工程

2.45 29.82 - 2022.12 2026.12 累計完成征地93畝13 廣州機場高速改擴建工

41.65 176.00 2023.6 - 2027.12

先行段開工,完成先行標項目部駐地建設14 廣韶改擴建項目南段 51.21 110.85 - 2023.09 2027.12 全線開工,開展臨建施工15 黃埔至南沙東部快速通

道 ( 南沙段 ) 工程

10.097 50.087 - 2023.07 2025.12

全線開工,開展征地拆遷、管線排查工作高速公路17

第21頁

高速公路

p 高速公路(含收費快速路)通車里程明細表序號 高速公路名稱 路線編碼 起點 終點 里程(km)通車時間是否收費(一)高速公路 1105 ——1 北環高速 S15/S81 潯峰洲 黃村 22.65 1993年12月是2 北二環高速

G4/G15/G150

8 龍山 火村 40.56 2001年10月是3 廣州西二環高速 G15/G1508 九江 龍山 39.13 2006年12月是4 東二環黃埔大橋 G0425/G1508 火村 化龍 18.34 2008年12月是5 大廣高速 G45 新豐 中和里 74.04 2015年12月是6

機場高速 G45/S41 三元里 太成

51.22

2007年2月是機場高速北延線高速 G45/G94 太成 花山北 2007年2月是7 廣河高速 S2 春崗 龍門 71.43 2011年12月是8

增從高速 S29 衛東 增江 47.16 2012年9月是派街高速東段 S16 街口 派潭 19.93 2012年9月是9 北三環二期 G94 機場北 荔城 44.44 2018年1月是10 廣明高速 S5 陳村 化龍 21.91 2015年12月是11 南二環高速 G1508 東涌 九江 20.45 2010年12月是12 京珠高速廣韶段 G4 韶關 太和 50.62 2003年11月是13

廣澳高速 G0425 坦尾 珠海

25.42

1999年12月是莞佛高速(含虎門大橋) G9411 虎門 坦尾 1997年6月是14 廣惠高速 G35 惠州 蘿崗 43.29 2003年12月是15 廣深珠高速

S15 火村 廣氮

23.84

1996年7月是G4 火村 深圳 1996年7月是16 廣清高速 G0421 清遠 增槎 43.58 1999年是17 肇花高速公路 G94 市界 花山北 38.65 2014年12月是18 廣珠西線高速公路 S43 海南 碧江 0.93 2004年4月是19 廣樂高速 G0423 清遠 花山北 20.25 2014年9月是20 廣澳高速廣珠北段 G0425/G1508 化龍 坦尾 25.55 2005年12月是21 增莞高速 G94 荔城 市界 13.90 2008年12月是18

第22頁

p 高速公路(含收費快速路)通車里程明細表序號 高速公路名稱 路線編碼 起點 終點 里程(km)通車時間是否收費22 東新高速 S39 東沙 新聯 46.22 2010年12月是23

大廣高速街北段 G45 中和里 機場北 14.46 2007年1月是佛清從高速街北段 S16 中和里 街口 4.37 2007年1月是24 廣深沿江高速 S3 官田 麻涌 9.64 2012年1月是25 廣州市鳳凰山隧道 S8 蘿崗 春崗 12.94 2018年10月是26 廣龍高速 S6 東涌 沙田 9.09 2019年4月是27 花莞高速 S18 仙村 太成 54.21 2020年11月是28 機場第二高速 S1 北村 山前 20.82 2020年1月是29 汕湛高速惠清段 S14 打鼓嶺 清新 30.77 2020年10月是30 廣佛肇高速(廣州段) S8 朝陽 里水 4.45 2020年12月是31 廣中江高速 S20 放馬 中山 1.51 2020年12月是32 東南西環高速 S81 黃村 潯峰洲 39.23 1997年10月否33 廣佛高速 S15 沙貝 南莊 0.54 1989年8月否34 莞從高速 S29 增江 惠州 3.51 2019年1月是35 廣連高速 S1 山前 連州 28.57 2022年12月是36 從埔高速 S45 中合里 長平 40.51 2023年10月是37 佛清從高速(從化段) S16 K40+413 K53+782 13.37 2024年1月是38 佛清從高速(花都段) S16 K96+979 K110+700 13.72 2023年1月是(二)收費快速路 130 ——37 番禺大橋 S4 華快主線 迎賓大道4.05 1998年8月是38 華南快速(一期) S4 岑村立交 番禺大橋11.47 1999年9月是39 華南快速(二期) S4 太和 岑村 14.82 2003年12月是40 華南快速(三期) S8 朝陽 春崗 16.11 2009年6月是41

南沙港快速 S73 侖頭 南沙碼頭65.29 2004年12月是黃欖快速干線 S76 欖核 黃閣 6.37 2005年6月是42 新化快速 S8111 長洲 化龍 12.16 2021年6月是(三)匯總 1235 ——高速公路19

第23頁

市政道路

全市道路總里程

13645公里,建成區

道路網密度8.10。

2023年末廣州市道路網絡示意圖建成車陂南隧道、南大干線等道路項目道路總里程1.4萬公里2023年,新建成車陂南隧道、南大干線等市政道路交通項目,東曉南路-廣州南站連接線工程完成至總體形象進度的78%,全市道路總里程約1.4萬公里。p 道路里程

1105公里

高 速 公 路

高速公路1105公里

7222公里

普 通 公 路

國省道30條,總長約1283

公里;縣、鄉、村道共

3493條,總長約5938公里

5318公里

城 市 道 路

( 不 含 街 坊 路 )

快速路16條,約234公里;

主干路524條,約1452公

里;次干路1 0 3 7條,約

1091公里;支路4493條,

約2538公里。20

第24頁

p 在建項目

項目位于白云區,起于白云五線,終點接迎賓大道,全線共長約9.8公里,為雙向8車道城市主干路。項目總投資約68.54億元,已累計完成投資18.46億元。2019年5月開工建設,計劃2025年12月建成通車。項目南起新港東路,止于深涌左

支涌以南,遠期擬接入規劃珠吉

路,路線全長2.594公里。為雙向

六車道城市主干路,設計速度為

60km/h。項目總投資估算約50.61

億元。項目于2021年9月開工建設,

計劃2026年12月建成通車。

市政道路項目起于南浦大道,止于廣

州南站,長約5.85公里,雙向

6車道,主線設計時速60km/h、

匝道4 0 km/ h。項目總投資

25.75億元,于2019年9月開工

建設,計劃2024年9月建成通

車。到2023年11月底,項目

總體形象進度完成至62.6%。

東曉南路-廣州南站連接線南段工程

空港大道(白云五線-機場)

魚珠隧道

21

第25頁

3 樞紐運行

第26頁

交通運輸業快速恢復客運量回升明顯2023年,全市交通運輸、倉儲和

郵政業快速恢復,實現增加值同比增

長12.2%。

全年實現客運量3.05億人次,同

比增長76.3%。其中,白云機場旅客

吞吐量邁上6000萬人次臺階,為6317

萬人次,同比增長1.4倍。鐵路客運量

1.31億人次,同比增長95.2%;公路客

運量7838萬人次,同比增長17.9%。

全年實現貨運量9.29億噸,同比

增長2.6%。其中,鐵路、航空貨運量

增長較好,分別增長7.0%和21.1%。

港口生產穩步恢復,全年港口貨物吞

吐量、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分別增長

2.9%和2.2%。

2023年各種運輸方式完成旅客運輸量及其增長速度指 標 單位絕對數增長率旅客運輸總量萬人次3047176.3%# 鐵路 萬人次1309395.2%# 公路 萬人次783817.9%# 水運 萬人次432255.3%# 民航 萬人次9108139.7%旅客運輸周轉量億人公里1860142.6%# 鐵路 億人公里141105.1%# 公路 億人公里605.0%# 水運 億人公里0.79329.3%# 民航 億人公里1659158.8%2023年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物運輸量及其增長速度指 標 單位絕對數增長率貨物運輸總量萬噸928622.6%# 鐵路 萬噸25257.0%# 公路 萬噸505163.4%# 水運 萬噸373170.9%# 民航 萬噸13321.1%# 管道 萬噸23716.8%貨物運輸周轉量億噸公里229083.3%# 鐵路 億噸公里355.1%# 公路 億噸公里7256.0%# 水運 億噸公里220453.2%# 民航 億噸公里7610.2%2029.96 億元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

? ? ? 同比增長12.2%

? ? ? 占GDP比重6.7%

客貨運量23

第27頁

航空樞紐

客貨并舉的超級航空樞紐快速恢復國內旅客吞吐量超2019年p 旅客吞吐量

機場旅客吞吐量在經歷了三年低

迷期后迎來了明顯的復蘇,已恢復至

2019年的86%。其中,國際及地區旅

客吞吐量817萬人次,恢復至2019年的

43.7%;國內旅客吞吐量5500萬人次,

相比2019年增長0.6%。

? 白云機場全年飛機起降架次45.6萬

次,同比增長70.8%。

? 機場旅客吞吐量6317萬人次,同比

增長142.0%。

2023年全國民用運輸機場吞吐量排名

機場

旅客吞吐量(萬人次) 貨郵吞吐量(萬噸) 起降架次(萬架次)名次 吞吐量 名次 吞吐量 名次起降架次廣州/白云 1 6317 2 203.1 1 45.6上海/浦東 2 5448 1 344.0 2 43.4北京/首都 3 5288 4 111.6 4 38.0深圳/寶安 4 5273 3 160.0 3 39.3成都/天府 5 4479 15 245.9 5 33.0重慶/江北 6 4466 8 387.9 7 31.·5上海/虹橋 7 4249 10 363.2 11 26.7昆明/長水 8 4203 11 350.5 6 31.9西安/咸陽 9 4137 13 265.8 8 31.1杭州/蕭山 10 4117 5 809.7 9 30.02023年白云機場繼續位居全國旅客吞吐量榜首位置,實現“四連冠”,在全球機場排名第13名。p貨郵吞吐量白云機場全年新開廣州往返金奈、紐約、馬德里、米蘭等15條國際貨運航線。目前,已擁有超60條貨運航線。2023年貨郵吞吐量再次攀上200萬噸大關達到203萬噸,連續四年全國排名第2。白云機場航空貨運總量占粵港澳大灣區三分之一。24

第28頁

港口生產穩步恢復 貨物吞吐量穩居世界十大港口之列航線覆蓋國內及世界主要港口

廣州港開通集裝箱航線207條,

其中外貿航線162條,南沙港區外貿

航線156條,全球三大集裝箱聯盟齊

聚南沙港區,集裝箱班輪航線覆蓋

國內及世界主要港口,海運通達100

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個港口。

貨物吞吐量穩居世界十大港口

全年港口貨物吞吐量67498萬

噸,同比增長2.9%;集裝箱吞吐量

2541萬TEU,同比增長2.2%。

港口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

量位列國內十大港口第5位,全球十

大港口第5位。在新華波羅的海國際

航運中心發展指數的排名中,廣州

繼續位居第13位。

港口綜合效率全球領先

廣州港以0.62天、0.94天的船

舶平均在泊、在港停時,在上海交

2023年全球港口貨物吞吐量排名2023年全球港口集裝箱吞吐量排名易所8月公布的“全球主要港口遠洋國際集裝箱船舶平均在港在泊停時”中,分別位居全球主要港口第一、第二,港口裝卸作業效率、綜合效率全球領先。13.24

8.42

7.53

6.84 6.74

5.93 5.92 5.89 5.62 5.594.9%

9.5%

3.4%

4.0%

2.9% 3.9%

2.3%2.9%-0.7%1.8%-2.0%0.0%2.0%4.0%6.0%8.0%10.0%12.0%0

2

4

6

8

10

12

14

寧波舟山

唐山

上海

青島

廣州

日照新加坡蘇州黑德蘭天津貨物吞吐量(億噸)同比增幅4916

3901

3530

2988 2875

2541

2275 2219

144714343.9%

4.6% 5.8%

-0.5%

12.0%

2.2%3.1%5.6%3.6%-14.0%-20.0%-15.0%-10.0%-5.0%0.0%5.0%10.0%15.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上海

新加坡

寧波舟山

深圳

青島

廣州釜山天津杰貝阿里香港集裝箱吞吐量(萬TEU)同比增幅航空樞紐25

第29頁

重大鐵路設施建成運營鐵路客運量迅速恢復重大設施接連建成運營

時速350km/h的廣汕高鐵建成通車,

為廣州市“兩江東進”注入發展動能。

世界級火車站白云站開通運營,京廣

高鐵進入中心城區,助力廣州“老城

提質”加速跑。

鐵路客運量迅速恢復

2023年鐵路客運量13093萬人次,

同比增長95.2%,恢復至2019年的90%。

鐵路貨運量2525萬噸,同比增長7.0%,

增長勢頭較好。

鐵路樞紐

16944, 65%5848, 23%

3189, 12%

高鐵城際普鐵2023年廣州鐵路客運樞紐到發總量方式構成13355

14530

8696

9053

6708

13093

14.0% 8.8%

-40.2%

4.1% -25.9%

95.2%

-60.0%

-30.0%

0.0%

30.0%

60.0%

90.0%

120.0%

0

3000

6000

9000

12000

15000

18000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鐵路客運量(萬人次) 增長率

廣州南站旅客發送量全國第一

2023年廣州南站旅客發送量9128

萬人次,同比增長96.3%,旅客發送量

位居全國第一。單日最大發送量47.2萬

人次,大灣區鐵路中心站地位明顯。

高鐵客流占比進一步提升高速鐵路到發旅客總量16944萬人次,占比65.2%(上年65.1%);城際軌道到發旅客總量5 8 48萬人次,占比22.5%(上年21.1%);普通鐵路到發旅客總量3189萬人次,占比12.3%(上年13.7%。2018-2023年鐵路客運量發展情況

年份 2022年2023年增長率廣州南站 4737 9128 92.7%廣州火車站 855 1232 44.1%廣州東站 803 1905 137.2%廣州北站 184 506 175.0%慶盛站 27 81 200.0%新塘南站 19 43 126.3%新塘站 / 22 /增城站 / 10 /合計 6624 12928 95.2%2023年廣州鐵路客運樞紐發送量(單位:萬人次)26

第30頁

公路客運站發送量首年回升道路運輸行業貨運量總體平穩公路客運站發送量首年回升

公路客運站12座,發送旅客737.5

萬人次,同比增長39.6%。其中,市際

線路發送旅客量最高,約613.7萬人次,

占發送總量的83.2%;市內線路發送旅

客量約84.7萬人次,同比增長104.1%。

道路運輸行業貨運量總體平穩

截至2023年底,道路貨物運輸業

戶5137家,貨運車輛8.8萬輛,總噸位

230.9萬噸。全年危運貨運量1378.6萬

噸同比增長4.8%,全年各月份危運貨

運量分布較為平均。

指標名稱 2022年 2023年 同比

班線數量(條) 14 19 35.7%

發班次數(萬班次) 2.9 4.0 37.9%

發送量(萬人次) 41.5 84.7 104.1%

班線數量(條) 638 441 -30.9%

發班次數(萬班次) 47.8 57.9 21.1%

發送量(萬人次) 459.9 613.7 33.4%

班線數量(條) 257 52 -79.8%

發班次數(萬班次) 3.1 4.6 48.4%

發送量(萬人次) 26.8 39.1 45.9%

班線數量(條) 909 512 -43.7%

發班次數(班次) 53.9 66.5 23.4%

發送量(萬人次) 528.2 737.5 0.0%

2023年廣州鐵路客運樞紐發送量(單位:萬人次)

94

108

124

118 121 117

125 122

113 1101121160

30

60

90

120

150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2023年各月危險貨物運輸量(萬噸)2023年公路客運站分布示意圖公路樞紐27

第31頁

4 市內運行

第32頁

集約型公共交通客運量42.2億人次乘客總體滿意度86.7%集約型公交客運量42.2億人次,乘

客總體滿意度86.7%

2023年,集約型公共交通(地鐵、

有軌電車、常規公交)完成客運量

42.23億人次,同比增長24.9%。

2016-2023年集約型公共交通客運量(單位:億人次)24.1 23.9 22.9 22.4

13.6 13.5

10.2 10.9

25.7

28.1 30.3 33.1

24.2

28.4

23.6

0.9% 31.2

2.1%

4.3% 4.3%

31.8%

10.8%

-19.2%24.9%-30.0%-20.0%-10.0%0.0%10.0%20.0%30.0%40.0%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2023年常規公交 軌道交通 增長率

公共交通乘客總體滿意度86.7%87.2%p 總體情況

城市軌道交通滿意度常規公交滿意度86.2%集約公交31.29億人次,同比增長32.7%

地鐵

892萬人次,同比增長55.4%

有軌電車

10.94億人次,同比增長7.0%

常規公交

集約型公共交通中軌道交通(地鐵、有軌電車)的比例由2019年的60%擴大至75%。2023年地鐵全網上線列車663列、配置運營車輛3670輛。公交線路1352條、總長度2.4萬公里。公共交通乘客總體滿意度86.7%,較上年有所上升。29

第33頁

地鐵客流強度全國第一

2023年地鐵通車里程達到653公

里,日均客運量857.2萬人次,恢復至

2019年的95%。客運強度1.38萬人次/

公里/日,位居全國第一。

各線路客運量持續恢復

2023年各線路日均客運量均呈

現大幅度增長,新開通的22號線同比

增長113.6%。3號線依然是客流最高

的線路,日均客運量最高180.2萬人次

/日,恢復至2019年的八成。

集約公交

2023年廣州市地鐵各線路客流統計表

p 城市軌道

線路 里程

(公里)

日均客運量(萬人次/日) 客運強度(萬人次/

2019 2022 2023 同比增長 公里日)1號線 18.5 101.03 63.1 80.7 27.9% 4.4

2號線 31.8 143.49 79.5 107.9 35.7% 3.4

3號線 67.3 218.9 139.1 180.2 29.5% 2.7

4號線 59.3 42.17 32.8 40.6 23.8% 0.7

5號線 41.7 118.43 78.8 101.7 29.1% 3.2

6號線 42.1 87.02 60.9 77.4 27.1% 1.8

7號線 53.9 23.60 18.6 28.9 55.4% 0.9

8號線 33.9 62.78 63.4 92.1 45.3% 2.7

9號線 20.1 12.69 7.9 11.2 41.8% 0.6

13號線 27 13.58 9.3 11.6 24.7% 0.4

14號線&知識城線 76.3 20.2 16.5 22.5 36.4% 0.3

18號線 58.3 - 6.8 10.2 50.0% 0.2

21號線 61.5 3.30 22.8 29.1 27.6% 0.5

22號線 18.2 - 2.2 4.7 113.6% 0.3

廣佛線 38.9 53.03 41.8 54.1 29.4% 1.4

APM 3.9 4.81 2.6 4.3 65.4% 1.1

合計 652.7 905.1 646.1 857.2 32.7% 1.3

已開通運營地鐵線路16條線653公里2條線22.公里2023年早高峰斷面客流滿載率分布30

第34頁

地鐵線網日均客運量 857.2 萬人次

地鐵客流強度 1.38 萬人次/公里/日

單日最高客運量 1109 萬人次

換乘系數 1.83 次

平均運距 15.1公里

有軌電車客運量同比增長56.1%

2023年有軌電車日均客運量2.45萬

人次,同比增長56.1%。其中海珠有軌電

車試驗段日均客運量1.41萬人次,同比

增長78.5%;黃埔有軌電車1號線日均客

運量1.04萬人次,同比增長33.3%。廣州

塔、萬勝圍、地鐵長平站、地鐵香雪站

客流最高,廣州塔站日均客運量超過

6500人次。

p常規公交627.9 612.1

373.5 370.4

280.1

299.7-0.3% -2.5%

-39.1%

-0.6%-24.4%7.0%-50%-40%-30%-20%-10%0%10%0

200

400

600

800

2018年 2019年 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日均客運量(萬人次)增長率2023年常規公交完成客運量10.94億人次,日均客運量300萬人次,同比增長7.0%。其中,中心六區日均客運量254.5萬人次,同比增長6.7%。2018-2023年全市常規公交客運量發展情況2023年海珠有軌電車試驗段各站點日均客運量(人次/天)

2023年黃埔有軌電車1號線各站點日均客運量(人次/天)6638

3485

850 843 712 571

292 251 239 184 161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廣州塔

萬勝圍

獵德大橋南

南風

琶醍

廣州塔東

琶洲大橋南

琶洲塔

會展東

會展中

會展西

1717

1271

896

756 715 688

617

496

428 403 393 356 324 304 276257234140105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西

西

嶺頭東北師大實驗學校線坑市民廣場嶺頭會議中心賢江公園區少年宮賢江羌洞干部健康中心水西集約公交31

第35頁

輔助型公共交通完成客運量14.0億人次輔助型公交完成客運量14.0億人次

輔助型公共交通(出租汽車、水

上巴士、如約巴士、互聯網租賃自行車

等)完成客運量14.0億人次,同比減少

5.8%。

輔助公交

2.8

115

106

153

3.2 2.1

126

133

181

8.92.6

101

151 145

3.5 8.488

173

121

12.50.0

30.0

60.0

90.0

120.0

150.0

180.0

水上巴士 巡游出租車 網絡約租車 互聯網租賃自行車如約巴士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2020-2023年輔助型公共交通客運量發展情況(單位:萬人次/日)巡游出租汽車

運營車輛 2.0 萬輛

日均客運量 88 萬人次 ▼13.1%

網絡預約出租汽車日均運營車輛5.6萬輛日均客運量173萬人次▲14.9%巡 約

網絡約租車客運量遠超巡游出租水上巴士航線總長度54.7公里日均客運量3.45萬人次▲32.2%如約巴士

航線總長度 680 條

日均客運量 12.5 萬人次▲32.5%

新型交通

互聯網租賃自行車日均活躍車輛數18.9萬輛日均客運量121萬人次新型交通▼17.0%32

第36頁

道路交通量同比增長道路運作呈現反彈2023年中心城區工作日交通擁堵指數變化圖0

2

4

6

8

10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11月12月工

2021年 2022年 2023年市域進出口道路交通量增長4.2%

2023年市域進出口道路白天12小

時交通量168.3萬標準車,同比增長

4.2%。進出核心區的車流交互量234.9

萬標準車,呈現出明顯的單級特征,

北部走廊占比接近一半。

電動自行車出行量增長迅猛

全市小客車(含巡游、網約車)

日均出行量377萬輛,相比2019年增長

21%。電動自行車日均出行量685萬人

次,同比增長14%,相比2019年增長

72%,成為繼步行、小汽車后出行量較

大的出行方式。

路網速度下降3.0%道路運行道路交通事故增長2023年,全市發生各類道路交通事故5217起,事故導致死亡807人,受傷4301人,財產損失1300萬元,同比分別上升11.4%、41.1%、9.9%、3.8%。中心城區工作日路網平均速度31.88km/h,同比下降3.0%,較2019年上升6.0%。路網速度中心城區工作日平均擁堵指數5.48(輕度擁堵),同比上升24.0%,較2019年下降2.7%。擁堵指數33

第37頁

5 規劃管理

第38頁

管理體系逐漸完善重要規劃相繼發布p 管理規范

? 《關于進一步加強迅游出租車駕駛

員與車輛管理的通知》

? 《關于調整可直接申領新能源中小

客車指標車型范圍的通告》

? 《關于印發廣州市機動車駕駛員培

訓管理辦法的通知》

? 《廣州市中心六區城市道路臨時泊

位設置規劃(2023年版)》

? 《廣州市軌道交通工程設計變更管

理辦法》

? 《廣州市新能源公交車推廣應用財

政補貼獎勵辦法》

? 《廣州市低收入居民公共交通票價

優惠實施方案》

? 《廣州市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調整方

案》

? 《廣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管理條例》

p重要規劃? 《廣州市市政規劃發展年度報告(2022年度)》? 《廣東五大都市圈發展規劃》? 《廣州市城市更新專項規劃(2021-2035年)》? 《廣州市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2021-2035年)》? 廣州市各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規劃管理35

第39頁

6 數據附表本資料僅供內部使用,請妥善保管,注意保密。

部分數據的合計數和相對數由于小數位取舍不同而產生的計算誤差未作調整。人 口 經 濟 與 交 通 投 資 統 計 表

居 民 各 區 經 濟 發 展 統 計 表

機 動 車 發 展 統 計 表

居 民 機 動 化 出 行 統 計 表

郵 政 與 物 流 發 展 統 計 表

全 社 會 客 貨 運 輸 量 統 計 表

城市口岸對外交通統計表城市公共交通統計表地鐵各線路客流統計表新型業態交通發展統計表道路交通運行統計表2 0 2 3 年廣州交通發展大事記2 0 2 3 年國內主要城市指標對比表

第40頁

統計資料摘要城市發展篇37

2023 年廣州市人口經濟與交通投資統計表“二次創業”再出發,地區生產總值超 3 萬億,同比增長4.6%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發力,市本級高速公路投資 262 億元,同比增長30.6%指標名稱 單位 2020 2021 2022 2023增長率一、人口經濟

土地面積 km2 7434 7434 7434 7434—常住人口 萬人 1874 1881 1873 暫無—戶籍人口 萬人 985 1012 1035 10582.2%地區生產總值 億元 25069 28232 28839303564.6%# 第一產業 億元 286 306 318 3183.5%# 第二產業 億元 6716 7723 7909 77762.6%# 第三產業 億元 18066 20203 20611222625.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68304 74416 76849805014.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31266 34533 36292386076.4%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億元 1722 1883 1855 19444.8%一般公共預算支出 億元 2953 3021 3022 2972-1.4%二、交通投資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 億元 7611 8503 8321 86243.6%# 公共交通固定投資額 億元 371 412 414 384-7.3%# 城市軌道交通 億元 356 401 411 381-7.5%高速公路投資(市本級) 億元 190.9 165.6 200.7 262.230.6%市政路橋投資(市本級) 億元 69.0 85.8 68.9 77.111.9%公交站場投資(市本級) 億元 0.9 0.9 15.8 23.145.6%常規公交運營補貼(市本級) 億元 45.0 44.0 45.0 41.0-8.8%說明:1、2020-2022 年數據來源于廣州市交通運輸行業發展年報;2、2023 年經濟數據來源于市統計局、統計信息網,交通投資數據來源于市統計局、市交通部門。

3、2023 年常規公交運營補貼數據待定,41.0 億元為預發數。

第41頁

統計資料摘要城市發展篇382023 年廣州市各區經濟發展統計表天河區經濟總量最高(6551 億元),海珠區經濟恢復最快(8.6%)指標名稱 單位 總量 增長率

其中:第一

產業

增長率第二產業增長率第三產業增長率地 區

生 產

總值

天河區 億元 6551 5.1% 2.8 27.6% 470.5 8.0%6078.04.8%黃埔區 億元 4315 1.2% 5.3 2.7% 2325.9 -8.0%1983.95.5%越秀區 億元 3810 4.5% — —137.1 10.8%3673.14.2%番禺區 億元 2867 4.6% 37.7 -1.0% 1050.8 6.5%1778.53.6%白云區 億元 2812 8.1% 37.0 6.6% 589.3 6.9%2185.78.4%海珠區 億元 2720 8.6% 1.4 30.9% 486.4 19.9%2232.46.2%南沙區 億元 2324 4.3% 69.5 -1.2% 976.5 3.4%1277.55.2%花都區 億元 1802 2.1% 56.6 10.1% 697.9 -3.6%1047.15.9%增城區 億元 1452 8.5% 67.9 4.3% 552.6 6.5%832.010.2%荔灣區 億元 1278 4.8% 5.3 0.2% 355.3 4.9%917.44.7%從化區 億元 424 4.7% 34.3 6.9% 133.4 6.3%256.73.5%說明:數據來源于市統計局。

第42頁

統計資料摘要城市發展篇39

2023 年廣州市機動車發展統計表注冊駕駛員 707 萬人,機動車保有量 384 萬輛

累計登記上牌電動自行車 442 萬輛,電動自行車規模超過機動車新能源汽車增長迅猛(49.8%),占汽車保有量的比例達到38.1%指標名稱 單位 2020 2021 2022 2023增長率一、駕駛員人數

注冊駕駛員人數 萬人 692 742 794 707-11.0%# 準駕車型 C1 萬人 475 516 554 5937.1%# 準駕車型 C2 萬人 12 17 25 3745.7%二、機動車發展

機動車保有量 萬輛 308.2 330.9 355.0 384.18.2%# 摩托車保有量 萬輛 7.1 7.8 8.3 8.52.0%# 汽車保有量 萬輛 298.1 319.8 343.5 372.58.4%# 新能源汽車保有量 萬輛 26.9 38.2 56.3 84.349.8%# 新能源汽車占比 % 9.0 11.9 16.4 22.638.1%# 中小客車保有量 萬輛 249.1 267.4 291.5 320.810.1%# 私人中小客車 萬輛 214.6 232.5 254.7 281.210.4%電動自行車登記上牌量 萬輛 — 16.9 287.9 442.153.6%說明:數據來源于市公安局交警支隊。

第43頁

統計資料摘要城市發展篇402023 年廣州市居民機動化出行統計表中心城區綠色出行比例 74.9%,居全國超大城市前列,交通方式向步行和騎行回歸(54.4%)電動自行車出行比例持續增長、達到 14.7%,是繼步行、小汽車后又一重要交通方式小汽車出行占機動化出行比例 52.3%,仍為機動化出行的主體指標名稱 單位

中心城區市域2020 2021 2022 2023 2020 202120222023一、全方式出行比例

城市綠色出行比例 % 76.7 76.6 74.4 74.9 62.8 64.167.465.0# 步行 % 33.7 30.6 30.4 33.4 24.3 25.931.528.5# 自行車 % 12.5 10.1 9.5 8.5 8.7 8.55.45# 電動自行車 % 6.5 10.7 11.6 12.5 11.3 11.713.514.7二、機動化出行比例

個體交通出行比例 % 47.2 46.4 50.8 52.3 66.3 64.66465.3# 小汽車 % 29.9 31.2 36.3 38.3 47.2 46.950.552.3# 摩托車 % 0.9 0.6 0.2 0 9 7.632.6# 出租車 % 8.9 8.6 7.5 6.4 5.3 4.74.83.4# 網約汽車 % 7.5 6 6.8 7.6 4.8 5.45.77公共交通出行比例 % 52.7 53.6 49.2 47.7 37.3 35.43634.7# 軌道交通 % 32.6 29 29.8 30.8 19.5 1919.220.8# 公共汽車 % 18 22.7 17.4 14.3 14.9 14.31511.7# 包車、校車、水巴等 % 2.1 1.9 2 2.6 2.9 2.11.82.2說明:1、2020-2023 年出行比例數據來源于歷年交通補充調查及數據校核項目;2、中心城區范圍包括荔灣、越秀、天河、海珠四區全部以及白云區和黃埔區的南部地區,面積約 933 平方公里;

3、綠色出行比例為公共交通、步行、非機動車出行方式占全方式的比例。

第44頁

統計資料摘要對外交通篇41

2023 年廣州市郵政與物流發展統計表全年快遞業務量達到 114.5 億件,穩居全國第二

國際/港澳臺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長 69.1%,增幅顯著指標名稱 單位 2020 2021 2022 2023增長一、郵政行業業務收入 率郵政行業業務收入 億元 750.3 861.9 897.3 963.47.4%# 郵政寄遞服務 億元 12.0 8.1 7 6.7-4.3%# 快遞業務 億元 694.1 817.2 840.4 892.26.2%# 快遞業務收入全國排名 無量綱 2 2 2 2—二、郵政行業業務總量

郵政寄遞服務 億件 4.0 3.7 4.0 4.718.9%快遞業務 億件 76.2 106.8 101.3 114.513.0%# 同城 億件 11.2 15.8 14.4 13.5-6.5%# 異地 億件 63.6 89.6 85.9 99.415.7%# 國際/港澳臺 億件 1.4 1.4 1.0 1.769.1%# 快遞業務量全國排名 無量綱 2 2 2 2—說明:郵政行業數據來源于市郵政管理局。

第45頁

統計資料摘要對外交通篇422023 年廣州市全社會客貨運輸量統計表全年實現客運量 3.05 億人次,同比增長 76.3%

貨運增長穩定,全年貨運量 9.29 億噸,同比增長 2.6%指標名稱 單位 2021 年 2022 年2023 年增長率占比貨物運輸總量 萬噸 98175 90511 92862 2.6%100%# 鐵路 萬噸 2292 2360 2525 7.0%2.7%# 公路 萬噸 53204 48845 50516 3.4%54.4%# 水運 萬噸 40765 36977 37317 0.9%40.2%# 民航 萬噸 119 110 133 21.1%0.1%# 管道 萬噸 1797 2219 2371 6.8%2.6%貨物運輸周轉量 億噸公里 21881 22182 22908 3.3%100%# 鐵路 億噸公里 33 33 35 5.1%0.2%# 公路 億噸公里 729 684 725 6.0%3.2%# 水運 億噸公里 21031 21370 22045 3.2%96.2%# 民航 億噸公里 71 69 76 10.2%0.3%# 管道 億噸公里 18 26 27 6.2%0.1%旅客運輸量 萬人次 22004 17281 30471 76.3%100%# 鐵路 萬人次 9053 6708 13093 95.2%43.0%# 公路 萬人次 6531 6651 7838 17.9%25.7%# 水運 萬人次 200 122 432 255.3%1.4%# 民航 萬人次 6221 3800 9108 139.7%29.9%旅客運輸周轉量 億人公里 1149 767 1860 142.6%100%# 鐵路 億人公里 83 69 141 105.1%7.6%# 公路 億人公里 67 57 60 5.0%3.2%# 水運 億人公里 0.34 0.18 0.79 329.3%0.0%# 民航 億人公里 1000 641 1659 158.8%89.2%說明:數據來源于統計局網站,根據交通部門的要求自2021 年起對公路客、貨運量,客、貨運周轉量統計口徑進行調整;2021 年起水運客運量包含珠江夜游旅客。

第46頁

統計資料摘要對外交通篇43

2023 年廣州市城市口岸對外交通統計表白云機場旅客吞吐量連續四年居全國單體機場第一港口生產穩步恢復,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分別增長2.9%和2.2%高鐵出行占比提升,廣州南站客運樞紐中心地位越加凸顯公路客運站旅客發送量回升,同比增長 39.7%

指標名稱 單位 2020 2021 2022 2023增長率一、機場

通航點 個 201 208 196 23620.4%飛機起降架次 萬次 37.3 36.2 26.7 45.671.1%其中:國內航線 萬次 32.8 32.3 22.6 38.570.6%地區航線 萬次 0.21 0.16 0.21 0.490.9%國際航線 萬次 4.4 3.8 3.9 6.772.4%旅客吞吐量 萬人次 4377 4026 2611 6317141.9%其中:國內航線 萬人次 4119 3957 2530 5500117.4%地區航線 萬人次 6.3 1.3 3.4 48.71352.3%國際航線 萬人次 252 68 78 769886.0%旅客吞吐量全國排名 無量綱 1 1 1 1—貨郵吞吐量 萬噸 176 205 188 2037.8%其中:國內航線 萬噸 58.1 60.7 45.0 6546.3%地區航線 萬噸 5.8 6.9 7.3 7.3-1.1%國際航線 萬噸 112 137 136 131-4.4%貨郵吞吐量全國排名 無量綱 2 2 2 2—二、港口

貨物吞吐量 萬噸 63643 65130 65592 674982.9%貨物吞吐量全國排名 無量綱 4 4 5 5—集裝箱吞吐量 萬標箱 2351 2447 2486 25412.2%集裝箱吞吐量全國排名 無量綱 4 4 5 5—三、鐵路

各方式旅客到發量占比 % 100 100 100 100—

第47頁

統計資料摘要對外交通篇44指標名稱 單位 2020 2021 2022 2023增長率# 高鐵到發量 % 64.1 62.2 65.1 65.20.2%# 城際到發量 % 18.9 22.8 21.2 22.56.1%# 普鐵到發量 % 17.0 14.8 13.7 12.3-10.2%四大樞紐旅客年到發量 萬人次 17181 17751 13017 2566397.1%# 旅客到達量 萬人次 8563 8869 6439 12892100.2%# 旅客發送量 萬人次 8618 8883 6578 1277094.1%廣州站旅客年到發量 萬人次 2740 2556 1707 249846.3%# 旅客到達量 萬人次 1353 1275 852 126648.6%# 旅客發送量 萬人次 1386 1281 855 123244.1%廣州南站旅客年到發量 萬人次 11929 12643 9339 1833396.3%# 旅客到達量 萬人次 5962 6322 4602 9205100.0%# 旅客發送量 萬人次 5967 6321 4737 912892.7%# 到發量全國排名 無量綱 1 1 1 1—廣州東站旅客年到發量 萬人次 2190 2189 1608 3803136.5%# 旅客到達量 萬人次 1087 1089 806 1899135.7%# 旅客發送量 萬人次 1102 1100 803 1905137.3%廣州北站旅客年到發量 萬人次 323 363 363 1029183.7%# 旅客到達量 萬人次 160 183 179 523192.0%# 旅客發送量 萬人次 163 180 184 506175.6%國際班列開行列次 列 111 192 646 102658.8%四、公路

全市旅客發送量 萬人次 1603 1041 528 73839.7%# 省汽車站 萬人次 408 288 142 19033.9%# 天河客運站 萬人次 304 215 113 14729.8%# 芳村客運站 萬人次 48 37 15 1822.9%# 滘口客運站 萬人次 168 131 66 8427.6%說明:1、2020-2022 年數據來源于廣州市交通運輸行業發展年報;2、2023 年數據來源于各業務主管部門上報。

第48頁

統計資料摘要城市客運篇45

2023 年廣州市城市公共交通統計表公共交通客運量約 45.7 億人次,同比增長 21.4%

地鐵五號線東延段、七號線二期運營通車,地鐵運營里程達到653 公里地鐵客運量(857 萬人次/日)恢復至 2019 年的 95%,常規公交客運量小幅增長(7.0%),巡游出租汽車客運量持續下降(-13.1%)

指標名稱 單位 2020 2021 2022 2023增長率年客運量 億人次 42.13 46.63 37.65 45.6621.4%城市軌道客運量全國排名 無量綱 2 3 1 3—城市軌道里程全國排名 無量綱 4 3 3 3—一、地鐵

線路條數 條 14 15 16 16—運營里程 公里 531 590 621 6535.1%編組列數 列 540 603 638 6633.9%運營車輛數 節 2946 3300 3450 36706.4%年客運量 億人次 24.13 28.34 23.58 31.2932.7%日均客運量 萬人次 659 776 646 85732.7%最高日客運量 萬人次 1140 1152 1028 11097.8%客運強度 萬人次/公里 1.28 1.46 1.09 1.3826.6%日均開行列次 次 6776 7085 6979 74677.0%年運營里程 萬車公里 41201 45134 47139 510628.3%平均運距 公里 14.4 14.4 14.4 15.14.9%換乘系數 次 1.80 1.80 1.80 1.831.7%二、有軌電車

線路條數 條 2 2 2 2—有軌電車里程 公里 22.1 22.1 22.1 22.1—年客運量 萬人次 309 651 574 89255.4%日均客運量 萬人次 0.84 1.78 1.57 2.4455.4%日均開行列次 次/日 296 382 381 4025.5%平均運距 公里 5.39 5.98 5.96 6.041.4%

第49頁

統計資料摘要城市客運篇46指標名稱 單位 2020 2021 2022 2023增長率三、常規公交

線路條數 條 1345 1380 1351 13520.1%線路營運里程 公里 24439 24845 24343 23930-1.7%營運車輛數 輛 15526 15542 15050 14233-5.4%年客運量 億人次 13.67 13.83 10.22 10.947.0%日均客運量 萬人次 373 379 280 3007.0%公交專用道 公里 519 620 620 620—四、巡游出租車

運營車輛數 輛 21156 21614 19557 18821-3.8%年客運量 億人次 4.20 4.59 3.7 3.2-13.1%日均客運量 萬人次 115 126 100.1 88-13.1%五、水上巴士

運營線路數 條 14 14 14 14—營運碼頭 座 26 27 27 27—營運船舶總數 艘 43 43 50 50—年客運量 萬人次 1004 1165 954 126132.2%日均客運量 萬人次 2.7 3.2 2.6 3.532.2%說明:1、2020-2022 年數據來源于廣州市交通運輸行業發展年報;2、2023 年常規公交數據來源于運輸月報,地鐵、有軌電車數據來源于廣州地鐵集團,巡游出租車數據來源于交通部門,水上巴士數據來源于市公交集團。

第50頁

統計資料摘要城市客運篇47

2023 年廣州市地鐵各線路客流統計表各線路客運量持續恢復,各線路日均客運量同比增長超過20%3 號線日均客運量最高 180.2 萬人次/日,約為 2019 年的八成線路

里程

(公里)

日均客運量(萬人次/日)客運強度(萬人次/2020 2021 2022 2023 同比增長公里日)1 號線 18.5 66.5 75.9 63.1 80.7 27.9%4.42 號線 31.8 93 101.9 79.5 107.9 35.7%3.43 號線 67.3 153.4 174.6 139.1 180.2 29.5%2.74 號線 59.3 31.8 38.5 32.8 40.6 23.8%0.75 號線 41.7 85.8 96 78.8 101.7 29.1%3.26 號線 42.1 63.9 73.6 60.9 77.4 27.1%1.87 號線 53.9 17.4 21.8 18.6 28.9 55.4%0.98 號線 33.9 52.3 75.8 63.4 92.1 45.3%2.79 號線 20.1 8.6 9.9 7.9 11.2 41.8%0.613 號線 27 9.9 11.2 9.3 11.6 24.7%0.414 號線&知識城線 76.3 15.9 19.7 16.5 22.5 36.4%0.318 號線 58.3 — 7.6 6.8 10.2 50.0%0.221 號線 61.5 17.6 23.9 22.8 29.1 27.6%0.522 號線 18.2 — — 2.2 4.7 113.6%0.3廣佛線 38.9 40.3 48.1 41.8 54.1 29.4%1.4APM 3.9 3.0 3.7 2.6 4.3 65.4%1.1合計 652.7 659 776 646 857.2 32.7%1.3說明:1、數據來源于廣州地鐵集團;

2、線路客運強度為線路日均客運量/線路運營里程,計算時線路運營里程未計2023年底開通的 5 號線東延段、7 號線 2 期。

百萬用戶使用云展網進行翻書效果制作,只要您有文檔,即可一鍵上傳,自動生成鏈接和二維碼(獨立電子書),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網站!
收藏
轉發
下載
免費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費制作
x
{{item.desc}}
下載
{{item.title}}
{{toast}}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浦江县| 峨山| 张家川| 阿拉善左旗| 肇州县| 台东市| 丹寨县| 福海县| 南雄市| 平乐县| 龙海市| 辽宁省| 肃南| 安福县| 宝丰县| 孟村| 清水河县| 蒙山县| 加查县| 阿拉善左旗| 汶川县| 石河子市| 康平县| 滦南县| 罗田县| 平利县| 栾川县| 通榆县| 车致| 临武县| 南川市| 孝感市| 湖州市| 桃园市| 洛阳市| 卫辉市| 临沂市| 宁德市| 万山特区| 都江堰市| 泰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