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演練
高考模擬試卷匯編
地理 20套

《最高考》編寫組編
樣書
M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
新穎性
江蘇省自主命題根據高考教學要求編寫江蘇省40所示范高中推薦試題
摸底篇 | 南京市2025屆高三年級學情調研 1 | 選江。各大市高三 底考試。 |
2蘇州市2025屆高三年級陽光調研試卷 | 精選江蘇各大市期末 視基礎,難。適卷重 | |
基礎篇 | 3南京市、鹽城市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調研測試 | |
4常州市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三期末質量調研 | ||
5蘇州市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學業質量陽光指標調研卷 | ||
6無錫市2024年秋學期高三期終教學質量調研測試 | ||
7蘇北四市2025屆高三第一次調研考試 | ||
8 南通、泰州等市2025屆高三第一次調研測試 | ||
9揚州市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期末檢測 | ||
10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2月聯考(天一、海安中學等校) | ||
提升篇 | 11泰州市2025屆高三調研測試 | 精選江蘇各大市二 模卷。試卷綜合性 強識助學生 點,查漏補缺,全 面提高答題技巧。 |
12鎮江市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高三期初質量監測 | ||
13江荔省2025屆高三年級3月份測試叁(金情海安中學等校) | ||
15 南京市、鹽城市2025屆高三年級第一次模擬考試 | ||
16南通等市2025屆高三第二次調研測試 | ||
沖刺篇 | 17南京市2025屆高三第二次調研測試 | 精選江蘇各大市三模卷、江 高考真題。,視了解 提升解題的信心與能力,為 高考做充足的準備。 |
18蘇錫常鎮四市2024-2025學年度高三教學情況調研二 | ||
19 南通等市2025屆高三第三次調研測試 | ||
20 江蘇省2024年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 |
《最高考·實戰演練》分為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和地理九個學科.其中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和地理六個學科由江蘇省一線畢業班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及資深教研專家組成編委會全力打造。本套叢書精選江蘇各大市最新大型模擬考、聯考、調研試題,并根據試題的難易程度和使用要求分為四個部分,即摸底篇(2024年9月一10月)、基礎篇(2025年1月一2月)、提升篇(2025年3月一4月)、沖刺篇(2025年5月),方便學生在不同的復習階段靈活使用。
摸底篇學情調研
這部分試題旨在調研學生整體知識的掌握情況,可有效應對開學摸底考試,有助于更好地進行一輪復習。
基礎篇一輪復習
這部分試題涵蓋了各學科所有的重要知識點,把各學科的內容串聯起來,形成體系。學生通過使用這部分的訓練題和高考模擬題,能輕松統攬學科全局,找出知識盲點,有助于后期有針對性地復習,提高學習效率。
提升篇二輪復習
這部分試題旨在幫助學生鞏固知識點,突破重點和解決難點,進一步完善和優化一輪復習。在二輪復習階段,學生有針對性地選做一些各大市的二模試卷,一是通過模擬可以查漏補缺,二是提高答題技巧。
沖刺篇 三輪復習
這部分試題的訓練核心是考前適應性訓練。學生在最后的復習階段集中選做一些各地市的三模試卷及高考真題,了解高考考試要求和試題特點,以便保持”題感”,預熱高考。
學生通過模擬實戰演練,了解高考命題的思想,拓寬視野,提升解題的信心與能力,為高考做好充足的準備。
編者2025年4月
溫馨提示
1.本書為教師提供全部試卷電子稿
2.教師參考按比例贈送
江蘇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高三模擬測試卷(一)
地理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本大題共22小題,每小題2分,共44分)
太陽時是以太陽日為標準來計算的時間,可分為真太陽時(各地日時間)與平太陽時(由各地經度計量的地方時)。由于地球公轉速度等因素的影響,真太陽時可能比平太陽時推遲或提前。右圖為“真太陽時與平太陽時的時差曲線圖”。據此回答 1~2 題。
1.甲日南京( 118^{\circE}) 太陽高度最大時,北京時間最接近()
A.11:52 B.11:56
C.12:04 D.12:08

2.甲日至乙日,南京12時(平太陽時)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不同,其位置變動方向為()

右圖為“赤道附近低空大氣越赤道氣流(沿經線方向)時空變化圖”。據此回答 3~4 題。
3.圖示區域,低空越赤道氣流時空變化特征為( )
A.1月份以由南向北流動為主B.7月份各地流速均快于1月份C.主要在春分日前后發生變向D.全年最快氣流通道位于印度洋
4.圖示區域,受越赤道氣流影響較大的氣候類型有()① 熱帶雨林氣候 ② 熱帶草原氣候 ③ 熱帶沙漠氣候 ④ 熱帶季風氣候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右圖為“我國某地地形地質圖”。據此回答 5~7 題。
5.關于圖中兩個村莊,說法正確的是( )
A.均能夠互相通視B.均坐落于谷地C.高差約為502米D.均位于向陽坡

注:數值表示氣流大小 (m/s) ,正負表示南北方向

6.沿MN繪制的剖面,正確的是
( )

7. K_{1} 和 \DeltaP_{1} 不整合接觸的原因可能是地殼 (
)
A.間歇性抬升 B.下沉后抬升 C.持續性下沉 D.抬升后下沉
圖1為“樹種線、樹線和郁閉型林線之間的位置關系圖”。圖2為“白馬雪山(位于橫斷山脈中段)和博格達山(位于天山山脈東段)針葉林分布圖”。據此回答 8~10 題。


.樹線與樹種線之間的植被 C )
A.以灌草為主 B.以矮曲林為主 C.以幼樹為主 D.以闊葉林為主
9.關于博格達山和白馬雪山的植被,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博格達山針葉林分布更為廣泛 B.博格達山針葉林下層為闊葉林C.白馬雪山針葉林類型更加多樣 D.白馬雪山郁閉型林線海拔更低
10.白馬雪山某海拔以下沒有森林分布,出現林線倒置,其原因為
A.逆溫現象 B.焚風效應 C.水位偏低 D.土壤貧瘠
某同學通過網絡平臺查看洋流的實時流動動畫,發現某海域的洋流流向發生了異常,右圖為根據網站動畫繪制的該海域“洋流總體流向示意圖”。據此回答 11~12 題。

11.該時刻圖示海域洋流及甲、乙、丙三處海水性質的比較,說法正確的是 )
A.甲處洋流常年穩定流動B.乙處洋流類型為風海流C.乙處表層海水鹽度最高D.丙處表層等溫線更密集
12.圖示海域洋流流向異常持續數月,可能導致
A.秘魯漁場捕獲魚量大增 B.澳大利亞森林火情嚴重C.中南半島火山噴發頻繁 D.我國南北方降水均增多
近年來,老年人口遷移已逐漸成為我國人口遷移的重要組成。下圖為“1995一2020年我國各省份老年人口凈遷移率(數據未包括港澳臺)統計圖”。據此回答 13~14 題。
13.圖示時段,我國老年人口遷移( )
A.東部地區均為加速遷人B.中部地區均為凈遷出C.西部地區均為加速遷出D.東北地區均為凈遷出
14.下列省(區)老年人口遷移率變化的原因,正確的是()
A.黑一生活居住成本較高B.瓊一經濟發展水平較高C.寧一區域協調發展戰略D.新一自然環境條件較好

低空經濟是以民用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為主,以載人、載貨及其他作業等低空飛行活動為牽引,輻射帶動相關領域融合發展的綜合性經濟形態。2024年5月,南京召開低空經濟發展大會,大力推動低空經濟發展,下圖為南京某公司自主研發的“電動垂直起降飛機”,據此回答 15~17 題。
15.南京發展低空經濟,主要區位優勢為
A.政策優惠、能源充足B.勞動力豐富、市場廣闊C.環境優越、信息發達D.科技水平高、產業基礎完善

16.下列關于南京市低空經濟的應用場景,有可能較早實現的是 (① 長江常態化巡航檢查 ② 居民小區日常快遞送貨上門 ③ 八卦洲葡萄園自動采摘④ 公路交通緊急救援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7.南京大力推動低空經濟發展,可以
A.促進科技創新B.增加勞動力就業C.優化城市布局D.促進礦產資源開發
右圖為“我國某地某時期三種主要農作物的農事安排圖”。據此回答 18~20 題。
18.圖中所示作物熟制是
A.一年一熟 B.一年兩熟C.一年三熟 D.兩年三熟注:作物收割后至下一種作物播種前的這段時期即間作期。

19.圖中作物2最可能為 ( >

0.為提高該地土地肥力和生產能力,間作期內應 ( )
A.擴大灌溉面積 B.減少農藥施用 C.推廣覆蓋保墻 D.治理土地沙化航空貨運能有效配置全球和大區域尺度的優質資源,對區域經濟發展有著重要作用。
右圖為“ 2000-2019 年我國航空貨運吞吐量分布重心變化示意圖”,據此完成 21~22 題。
21.2000一2019年我國航空貨運重心移動原因,說法正確的是 ( )
A.2000年重心偏向西北,因西北地區貨運以航空運輸為主
B.2000一2004年重心向東移動,因東部沿海機場腹地擴張快
C.2004一2008年重心向北移動,因北方地區傳統工業復蘇快
D.2008一2019年重心向西南移動,因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

22.有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國際航空貨運需求增長強勁,主要因為
A.國際電商發展迅速,快遞貨品需求增長快B.國際安全局勢復雜,海上貨運安全性降低C.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迅速,精密儀器出口多D.“一帶一路"建設普惠全球,進出口關稅減少
二、綜合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計56分。
23.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20分)
材料一新西蘭南島冰川廣布,其中塔斯曼冰川為新西蘭最長的冰川,該冰川高于海平面3 000米。近年來衛星發現該冰川表面泛起棕色與黃色。
材料二下圖為某同學通過遙感圖片放縮,觀察研究新西蘭冰川地貌的過程圖。塔斯曼湖位于塔斯曼冰川末端,近年來湖泊面積不斷擴大。

(1)分析新西蘭南島低海拔冰川分布較廣的原因。(6分)
(2)寫出塔斯曼湖南岸的地貌類型,并據此推測塔斯曼湖的形成過程。(6分)
(3)從自然環境整體性的角度,預測塔斯曼冰川變色對塔斯曼湖及其周邊區域自然環境的影響。(8分)
24.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8分)
材料一竹子 4~6 年即可成為品質較好的成熟材,砍伐后可促進出筍長新竹。竹制品原料加工目前仍以人工為主,竹產品主要應用于餐飲、家具、玩具等方面。
材料二下圖為“竹產品全生命周期碳循環過程示意圖”。

材料三浙江省安吉縣是著名的“中國竹子之鄉”,有竹林100多萬畝。近年來,安吉積極響應“以竹代塑”倡議,“以竹代塑”是從源頭減少塑料使用、減輕塑料污染的有效途徑。下圖為“安吉竹產業園分布圖”。

(1)描述安吉現代竹產業園的布局特點。(6分)
(2)從原料和產品的角度分析“以竹代塑”難推廣的原因。(6分)
(3)結合竹產品碳循環過程,分析“以竹代塑”在減少碳排放中的優勢。(6分)
25.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8分)
材料一近年來,黃河流域農村空心化問題不斷加劇。對黃河流域鄉村空心化驅動機制的研究表明,縣域城鎮化的影響顯著,農業現代化的影響也在增強。
材料二黃河流域鄉村空心化地域類型劃分為空廢型、衰敗型、衰退型、衰弱型和增長型5類。黃河流域上中下游地區自然環境、人文經濟的空間差異大,鄉村空心化地域類型的流域差異顯著。下圖為“黃河流域鄉村人口空心化類型百分比圖”。

材料三寧夏賀蘭縣常信鄉鄉村空心化現象曾經非常嚴重,四十里店村一度成為“空心村”。近年來,常信鄉進行規模化無公害蔬菜種植、建設稻魚空間生態觀光園,同時積極推廣無人機、5G數字化農業展示等技術。通過多種措施,常信鄉有效緩解了鄉村空心化現象,推動了鄉村振興。
(1)據圖寫出目前黃河流域鄉村空心化最嚴重的地區,并分析其地域類型的演變特征。(6分)
(2)運用推拉理論分析黃河流域鄉村空心化現象形成的驅動機制。(6分)
(3)結合常信鄉的成功案例,為黃河流域鄉村振興提出合理建議。(6分)
江蘇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高三模擬測試卷(二)
地理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本大題共22小題,每小題2分,共44分)
日暈是一種大氣光學現象,陽光通過高空由冰晶構成的卷層云時發生折射或反射,由此在太陽周圍形成巨大光環。右圖是2024年4月10日廣州市民于廣州塔下拍攝的日暈景觀。據此完成 1~2 題。
1.推測廣州當時的天氣最可能為

A.烏云密布 B.春雨綿綿C.天氣晴朗 D.乍暖還寒暑假期間,某地理老師想拍攝日暈,下列地區最容易拍到的是 ( )
A.地中海沿岸 B.撒哈拉沙漠 C.青藏高原 D.塔里木盆地
紫外線指數是依據季節、太陽高度、日照時數、天氣變化等因素確定的紫外線輻射強度參數,用 0~15 來表示,通常夜間的紫外線指數為0。右圖是某日我國三個城市的紫外線指數圖。據此完成 3~4 題。
3.甲最可能在乙的

A.東北方位 B.東南方位 C.西南方位 D.西北方位
4.乙、丙緯度相當,造成該日乙、丙兩市紫外線指數曲線差異的主要因素有 C① 晝長長度 ② 太陽高度 ③ 天氣狀況 ④ 經度位置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右圖是2024年某月23日大洋洲部分區域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據圖完成 5~7 題。
5.該月最可能正處當地
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
6.圖示 ①②③④ 四地中,最有可能降水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7.Q地政府未來最可能發布的預警是 ( >
A.森林火災 B.狂風暴雨 C.道路結冰 D.大氣污染下圖示意我國西部甲、乙兩山地的垂直自然帶譜。據此完成 8~9 題。

8.圖中山地 ( >
A.南坡均屬于迎風坡,水熱條件好 B.甲山因距離海洋遠,雪線比乙高C.乙山北坡較南坡水分條件好,雪線低 D.各自然帶的界線隨季節變化而移動
9. ① 表示的自然帶可能是
A.山地荒漠帶 B.山地落葉闊葉林帶 C.山地針葉林帶 D.山地針闊混交林帶
崖州灣(下圖)位于海南省三亞市,該地作為海南自貿港發展先行區,將著力打造科研育種、深海開發、濱海旅游等產業。研究發現,崖州灣海底表層沉積物砂粒及粉粒含量較高。據此完成 10~12 題。
10.推測未來崖州灣西側角頭鼻與中部寧遠河口海岸線變化趨勢分別為()
A.北移、北移 B.北移、南移 C.南移、南移 D.南移、北移
11.相較于我國其他科研育種基地,崖州灣寧遠河流域開展育種的主要優勢是

C )
A.作物生長周期長 B.河流水質優良C.夏季水熱充足 D.冬季光熱充足
12.最適宜開辟海濱浴場的岸點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近年來,短視頻博主通過創作收獲“粉絲”,為平臺及營銷者帶來大量的消費群體,形成“創作者經濟”,而在欠發達地區“創作者經濟”不活躍,形成網絡空間的“塌陷效應”,影響與實體經濟的融合。下表為中國及海外實現內容變現的創作者的主要收益來源。據此完成 13~15 題。
收入項目 | 占比 |
流量分成(如平臺廣告共享計劃分成) | 46.2% |
私人接單(如提供個性化定制等服務) | 44.5 % |
內容營銷(如品牌合作推廣) | 18.9% |
電商帶貨(圖文/視頻/直播帶貨等) | 16.5% |
知識付費(如教授付費課程,提供付費內容等) | 13.9% |
其他來源 | 12.0% |
13.影響“創作者經濟”形成和發展的主要因素是
A.地區的自然資源豐富程度 B.地區的人口密度和消費水平C.地區的政府政策支持程度 D.地區的氣候和環境條件
14.下列最有利于推動“創作者經濟”壯大的模式是
A.知識付費模式 B.廣告收人模式C.電商變現模式 D.知識產權(IP)變現模式
15.防止網絡空間形成“塌陷效應”,欠發達地區可依托
A.國家政策 B.高端的商業文化C.龐大的短視頻用戶數量 D.特色山水資源
通蘇嘉甬高鐵縱貫蘇、浙兩省,其中,蘇州市區部分路段采用隧道方式(長約15.5千米),被稱為“中國城市高鐵第一隧”。右圖為通蘇嘉甬高鐵站點示意圖,據此完成 16~18 題。
16.施工期間,最易受天氣干擾的區間為

A.張家港一蘇州北B.蘇州北一蘇州南C.海鹽一慈溪D.慈溪一寧波
17.通蘇嘉甬高鐵在蘇州市區段多為隧道的原因是① 減少對生產生活的干擾 ② 降低對城市景觀的破壞 ③ 市區地下地質條件復雜④ 保障高鐵列車行車安全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8.通蘇嘉甬高鐵的建設運營對區域發展的影響有
A.標志蘇州城市等級的提高 B.緩解蘇州城市內部交通擁堵C.加強區域間經濟要素流動 D.減弱蘇州對周邊小城鎮虹吸
2024年6月,安徽黃山市持續特大暴雨,宏村以其卓越的水系設計,成為黃山市境內少數正常開放的景區。宏村水系主要由攔河壩、水圳(即水渠)、月沼、南湖組成。下圖為安徽宏村布局示意圖。據此完成 19~21 題。
19.圖中地勢特征為
A.中間高,四周低 B.北高南低 C.中間低,四周高 D.南高北低

0.2024年6月,宏村水系發揮的主要作用是 ( >
A.提供生活用水 B.提供消防水源 C.調節局地氣候 D.防止宏村內澇
21.隨著旅游業的發展,村內水系可能面臨的問題有 ()① 生產生活垃圾增加,水質受到污染 ② 上游植被破壞,水量供給減少 ③ 基礎設施升級改造,河道位置改變 ④ 過度商業開發,水系文化衰落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海洋浮游植物密度的空間分布與海水性質、營養鹽等環境因子密切相關。遠岸海域浮游植物密度受陸地影響較小。右圖示意孟加拉灣及其周邊區域。據此完成 22~23 題。
22.下列月份中,M區域浮游植物密度最高的是( C
A.1月 B.4月C.7月 D.10月

23.與7—8月相比,12月至次年1月N區域海水鹽度較高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A.蒸發 B.溫度 C.徑流 D.洋流
二、綜合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計56分。
24.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8分)
材料一易貢藏布(河)是雅魯藏布江的二級支流。該流域滑坡、泥石流多發,自 2000 年以來,每年發生滑波、泥石流多達10余次,被稱為“地質災害博物館”。
材料二下圖為易貢國家地質公園示意圖。

(1)從物質來源和動力機制角度簡析易貢藏布(河)流域泥石流多發的原因。(8分)
(2)例舉滑坡、泥石流形成的地質地貌景觀。(4分)
(3)簡述滑坡、泥石流對當地人類活動的影響。(6分)
25.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8分)
材料一寧夏賀蘭山東麓是我國最大的葡萄酒集中連片產區,該地釀酒葡萄種植主要位于賀蘭山洪積扇邊緣,其與黃河沖積平原相鄰。圖1為賀蘭山東麓釀酒葡萄種植區分布示意圖。
材料二1984年以來,賀蘭山東麓地區葡萄種植區不斷擴大且重心向東南方向移動。圖2 為影響新增葡萄種植區分布的自然要素(變量)統計圖(正值為變量增加,反之減少,箭頭越長表示影響越大)。



(1)指出賀蘭山對寧夏葡萄種植業的有利影響。(6分)
(2)據圖2,判斷賀蘭山東麓地區新增葡萄種植區土壤和氣候的變化趨向。(4分)
(3)針對新增葡萄種植區土壤和氣候的變化趨向,從農業技術角度提出對策。(4分)
(4)相對食用葡萄種植,簡述當地發展釀酒葡萄種植的益處。(4分)
26.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8分)
材料一陜西省涇陽縣不植茶,其先民通過加工湖南安化種植的低價黑毛茶,生產出“絲路黑金”——涇陽茯茶。明清時期,涇陽茯茶順著古絲綢之路與草原民族進行貿易,對穩定邊疆以及聯通西域各地文化具有重要作用。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實現了區域間“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涇陽茯茶已成為聯結“一帶一路”的友誼茶。
材料二 明清時期黑茶運輸路線示意圖(如圖)。
(1)指出圖中安化一涇陽段選用的交通運輸方式,并分析自然原因。(6分)

(2)分析明清時期黑茶運輸路線建立的意義。(6分)
(3)簡述“一帶一路”背景下,促進涇陽茯茶產業發展的措施。(6分)
江蘇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高三模擬測試卷(三)
地理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本大題共22小題,每小題2分,共44分)
郎多二村滑坡位于川西金沙江支流巴曲左岸,斜坡上巖體節理發育,結構破碎。下圖為該坡區地質剖面圖。據此完成 1~3 題。
1.該滑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T
A.構造運動強烈B.工程建設頻繁C.降雨強度較大D.植被破壞嚴重
2.此次滑坡大致發生于
A.I級階地形成之后B.I一Ⅱ級階地形成之間C.Ⅱ一Ⅲ級階地形成之間D.Ⅲ級階地形成之前
3.該滑坡給巴曲上游帶來的影響可能是

A.誘發大地震 B.增強河流下蝕 C.形成堰塞湖 D.改變地質構造
讀秋分日某時刻地球光照圖和該日兩城市日出日落時間(北京時間)表,據此完成 4~ 5題。

城市 | 日出 | 日落 |
北京 | 6:02 | 18:10 |
某城市 | 6:53 | 19:01 |
.推測某城市大致位于圖中的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5.北京晝夜不平分的原因是
A.區時較地方時早 B.公轉速度加快C.大氣折射的影響 D.直射點在赤道
在副熱帶高壓南側的東風氣流中會存在一個氣旋性彎曲較大區域,氣流如同波浪移動,所以稱為東風波。高空氣流容易在東風波處交匯,水汽聚集形成明顯降水。下圖為2024年9月10日14時 500~hPa 亞洲某區域高空風場分布圖。據此完成 6~8 題。

.圖中最可能存在東風波的區域是
A.甲 B.乙 C.丙 D.丁
7.此刻,東風波附近 500~hPa 等壓面的高度(m)分布狀況是

8.本次東風波產生強對流天氣的主要原因是 C >
A.北側副高勢力較弱 B.氣流輻合上升強勁C.冷暖氣流勢均力敵 D.空氣的冷暖差異大下圖為2003一2015年黃河流域陸地水儲量變化原因分析示意圖。據此完成 {\mathfrak{g}}~10 題。

9.黃河源頭區陸地水儲量增加主要來自
A.大氣降水 B.地下水 C.冰川融水 D.湖泊水
10.黃河流域陸地水儲量減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A.農業用水 B.跨流域調水 C.生活耗水 D.興修水庫
品都斯山脈位于巴爾干半島中部,植被類型多樣,西側山麓土壤顆粒適中、通氣透水。下圖為巴爾干半島局部區域地形圖及不同坡向植被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 11~13 題。

1.圖中A、B的植被類型分別是 ( )
A.常綠闊葉林、常綠硬葉林 B.灌木、常綠闊葉林C.常綠硬葉林、常綠闊葉林 D.灌木、常綠硬葉林
2.導致A、B兩地植被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氣溫 B.降水 C.地形 D.光照.B區形成顆粒適中、通氣透水的土壤,其主要原因是
A.降水稀少,土壤侵蝕弱 B.人類耕作,灌溉水分足C.植被茂密,根系活動強 D.地形和緩,土壤較深厚
湘西花垣金龍村位于海拔900米的懸崖邊,被譽為“懸崖上的苗寨”,是中國傳統古村落。右圖為金龍村景觀圖。據此完成 14~15 題。
14.影響金龍村古村落選址的主要原因是
A.氣候溫暖適宜居住B.民族眾多分布廣泛C.地形復雜防御人侵D.農耕文化歷史悠久

15.該村落在落實鄉村振興的過程中,可采取的措施有 ( )
A.擴大耕作面積 B.拓展文旅產業C.加大礦山開采 D.發展高新產業
肯尼亞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地勢由海岸平原向中央高原爬升。人口增長和經濟活動在空間上主要集中于以蒙巴薩、內羅畢為核心的鐵路沿線。下圖為2019年肯尼亞人口密度分布圖。據此完成 16~17 題。
16.肯尼亞東部、北部人口密度較小的原因是( )
A.氣候較干燥 B.地勢起伏大C.距海洋較遠 D.緯度位置低
17.有利于肯尼亞人口合理分布的措施是( )
A.內陸人口向沿海遷移B.鼓勵生育增加人口紅利C.擴大大城市人口規模D.加強南北交通廊道建設

農業產業結構“非糧化”是指將種糧耕地用來經營非糧種養業。江西省尋烏縣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單產較高,大棚蔬菜和臍橙等果業種植是該縣農業優勢產業。下圖為尋烏縣位置圖和山區不同坡向下農業產業結構“非糧化”水平雷達圖。據此完成 18~20 題。

18.尋烏縣水稻單產較高的原因是
A.復種指數高 B.市場廣闊 C.耕地面積廣 D.技術先進).尋烏縣山區農業產業結構“非糧化"的特點是
A.坑塘種養業,東向最少 B.林果業,陽坡大于陰坡C.設施農業,坡向差異最大 D.農業產業結構趨向合理
0.尋烏縣農業產業結構“非糧化"帶來的影響有
A.農業投人降低 B.耕地質量提高C.利于水土保持 D.糧食供應不足
蘭州市地處黃河谷地,城市污染企業呈現出“中心一近郊一遠郊”的郊區化過程。下圖為蘭州市污染企業區位演變的空間重構模式圖。據此完成 21~22 題。

21.蘭州市一年中的主導風向可能是
A.偏東風 B.偏南風 C.偏西風 D.偏北風
22.蘭州市污染企業分布演化的特點
A.均衡布局 B.集聚擴大 C.分散集中 D.帶狀延伸
二、綜合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計56分。
23.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8分)
材料一浙東運河西起杭州西興古鎮,流經紹興,東至寧波,與海上絲綢之路相連。為維持不同區域的水位并使船只能夠通過水位不同的河段,運河中修建了許多碑閘和堰壩設施,這與數量眾多,形式各異的橋梁一起成為浙東運河的特色,也成為重要的運河遺產。浙東運河主航道至今保存完好,仍在水利、航運、文化、生態、經濟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材料二 浙東運河區域示意圖。

(1)描述圖示區域的地形分布特征。(4分)
(2)從外力作用角度,說明寧紹平原的形成原因。(4分)
(3)列舉浙東運河上閘的主要用途。(4分)
(4)從地形、氣候角度評價浙東運河航運條件。(6分)
24.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8分)
材料一“新質生產力”是指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促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和綠色化。棗莊因煤立城,2012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第二批資源枯竭城市。目前,鋰電產業是棗莊在產業轉型中重點培育的產業集群,正實現由“煤城”向“鋰電之都”的轉型,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材料二2018年10月,國務院將淮海經濟區列為“淮河生態經濟帶”重點規劃區,確定徐州為中心城市。下圖為淮海經濟區示意圖。

(1)簡述棗莊在產業轉型過程中遇到的困難。(6分)
(2)從培育新質生產力角度,為棗莊的鋰電產業發展提出合理建議。(6分)
(3)在淮海經濟區中,徐州輻射功能強,簡析其原因。(6分)
25.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20分)
材料一錢凱港位于秘魯中部海岸,是天然深水良港,是我國在秘魯建設的首個大型交通基礎設施工程,于2024年11月14日正式開港。錢凱港的開通使南美洲出口至亞洲市場的貨物運輸時間縮短10天,不僅有利于將秘魯打造成為中南美洲洲際轉運中心,也將為整個南美地區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材料二上海港、錢凱港位置圖和中國一秘魯進出口貿易統計圖。


(1)描述中秘貿易結構及變化特征。(4分)
(2)簡述錢凱港至亞洲的貨物海運時間縮短的原因。(4分)
(3)說明將錢凱港打造成為中南美洲洲際轉運中心的有利條件。(6分)
(4)從國家安全的角度,簡析錢凱港開通對我國的影響。(6分)
實戰演練·高三地理參考答案與解析
江蘇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高三模擬測試卷(一)
(南京期初(二))
題號 | 1 | 2 | 3 | 4 | 5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答案 | C | A | D | D | B A | D | A | C | B | D | B | B | C | D | B | A | D | C | C | D | A |
1.C解析:南京的經度為 {118}°E, 而北京時間基于 120^{\circE} 兩者相差 2° ,時間差為8分鐘(經度每差1°,時間差4分鐘)。真太陽時與平太陽時的時差需結合時差曲線圖判斷。假設甲日的時差為十4分鐘(真太陽時比平太陽時晚4分鐘),則南京真太陽時12:00時,平太陽時為11:56。再加上經度差的時間差,北京時間為 11.56+8 分鐘 =12 :04。故選C。
2.A解析:從甲日到乙日,是從5月到10月,因此南京12時的太陽高度會先升高,再降低,因此BD錯誤。太陽方位由真太陽時決定,真太陽時12點時,太陽位于正南方。真太陽時 \c= 平太陽時十真平時差,因此甲日以后,真太陽時先慢慢減小,此時段太陽偏東,后慢慢增大,此時段太陽偏西,根據方位規律,可以判斷選項圖中的左邊是東邊,右邊是西邊。A正確,C錯誤。故選A。
3.D解析:由圖,1月份數值以負值為主,因此 ^{1} 月份以由北向南流動為主,A錯誤;7月份絕大部分地區的流速快于 1 月份,B錯誤;由圖可知,低空越赤道氣流在 4-5 月份發生變向,C錯誤;圖中數值大于 10~m/s 的區域出現在印度洋海域,且持續時間長(6-9 月),故全年最快氣流通道位于印度洋,D正確。故選 ~D~_{\circ}
4.D解析:結合所學知識,熱帶雨林終年受赤道低氣壓帶影響,受越赤道氣流影響小, ① 錯誤;熱帶草原氣候受赤道低氣壓帶和信風帶的交替控制,受越赤道氣流影響大, ② 正確;熱帶沙漠氣候主要受副高和信風帶的影響,不受赤道低氣壓帶的影響,③ 錯誤;熱帶季風氣候受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性移動,東南信風越過赤道偏轉成西南季風,受越赤道氣流影響大, ④ 正確。綜上所述,D正確,ABC錯誤。故選 ~D~_{\circ}
5.B解析:根據圖示信息及所學知識,兩個村莊等高線向高處凸出,按照凸高為低原則,兩個村莊均位于谷地,B正確;右側村莊有山脊阻擋,不能互相通視,A錯誤;圖中兩個村莊的海拔分別為小于 100~200 米和 500~600 米,高差小于502米,C錯誤;左側村莊位于山坡背陰面,不是向陽坡,D錯誤。故選B。
6.A解析:沿MN繪制的剖面圖從地形及地表不同地層的分布狀況上看,四個選項無明顯差別,因此沿MN繪制的剖面圖判讀的關鍵是內部巖層走向的確定,依據圖中剖面線與地層分界線大體垂直,且圖中北部海拔較高的山坡中出現了C2一中石炭紀頁巖等較老的地層,海拔較低山谷中也分布有C2一中石炭紀頁巖,C2地層的分布北高南低,據此可推測其走向與北部坡面大致平行,同樣位于 C2 地層之上與 C2 地層有整合關系的C3、P1和 P2 巖層也具有相同的分布特點,只是由于北部地層抬升幅度較大,流水的橫向下切侵蝕而缺失,C3、P1和P2巖層只保留在了拾升幅度較小的南側,走向與南側坡面垂直,選項中能夠反映這一特征的地質剖面圖只有A項,故排除BCD,選A。
7.D解析:依據上題圖中信息,K1處海拔高于P1處,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是因為山地經歷地殼抬升過程中P1巖層由于受到外力侵蝕而缺失,之后下沉接受新的沉積物形成K1地層,導致地層之間的不整合接觸,D正確,ABC錯誤。故選 \DeltaD_{\circ}
8.A解析:讀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樹線為直立樹木分布上限,樹種線為森林上限,此區域海拔較高,由于溫度和降水的限制,以及強風的影響,這一區域的生態環境對植物生長構成了挑戰,導致樹木難以生長,而灌草則更能適應這種環境,因此成為這一區域的主要植被類型以灌草為主。A正確,BCD錯誤;故選A。
9.C解析:讀圖可知,博格達山針葉林分布海拔較低,范圍較小,A錯誤;博格達山位于天山山脈東段,故針葉林下層溫帶草原帶,B錯誤;白馬雪山針葉林分布范圍廣,故類型更加多樣,C正確;白馬雪山郁閉型林線海拔更高,D錯誤;故選C。
10.B解析:白馬雪山位于橫斷山脈中段,由所學知識可知,橫斷山分布有干熱河谷,因其處于背風坡,手焚風效應的影響,由于下沉氣流帶來的干熱風,使得海拔低處的水分較少,因此山麓地帶并不是森林,被干熱河谷替代,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 \DeltaB_{\circ}
11.D解析:甲處洋流為南赤道暖流,受信風帶控制,但由于信風帶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移動,因此甲處洋流并非常年穩定流動,而是有季節性的變化,A錯誤。乙處洋屬于補償流而非風海流,B錯誤。乙處是寒流,表層海水鹽度不如暖流高反,而是較低的,C錯誤。丙處靠近大陸,由位于寒暖流交匯處,海水溫度差異較大,因此表層等溫線更密集,D正確。故選 {D}_{\circ}
12.B解析:圖示海域洋流流向異常持續數月,會使太平洋東岸水溫異常升高,產生厄爾尼諾現象。可能導致沿岸上升流減弱或消失,這將減少海洋底層的營養鹽類物質上泛,進而影響浮游生物的生長,最終可能導致秘魯漁場捕獲魚量減少而非大增,A錯誤。厄爾尼諾年,可能導致澳大利亞沿岸氣候變得更加干燥,加劇森林火情,使火情更加嚴重,B正確。火山噴發與地殼運動有關,與洋流流向異常無直接關聯,C錯誤。厄爾尼諾年,東南信風勢力減弱,導致我國夏季風勢力偏弱,易造成南澇北旱,D錯誤。故選 \DeltaB_{o}
13.B解析:讀圖可知,東部地區上海2015一2020年的老年人口凈遷移率小于2005一2010年,故不是加速遷人,A錯誤;中部地區的老年人口凈遷移率均小于0,說明均為凈遷出,B正確;新疆老年人口凈遷移率為正值,說明為加速遷入,C錯誤;遼寧地區老年人口凈遷移率1995一2000年為正值,說明為凈遷人,D錯誤。故選 ~B~_{\circ}
14.C解析:由所學知識可知,黑龍江緯度高,氣候寒冷,促使老年人口外遷,A錯誤;海南緯度低,氣候條件好,吸引老年人口遷人,但經濟發展水平較低,B錯誤;寧夏因區域政策的要求,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促使老年人口遷移,C正確;新疆地處西北干旱半干旱區,自然環境條件較差,D錯誤。故選C。
15.D解析:低空經濟與能源的直接關系不大A錯誤。勞動力豐富對于制造業等傳統產業來說是一個優勢,但低空經濟更依賴于技術和產業基礎,而非單純的勞動力數量,B錯誤。環境優越和信息發達對于任何城市的發展都是有益的,但它們并不是南京發展低空經濟的獨特或主要區位優勢,C錯誤。南京作為一座科教名城,科技水平高,且擁有較為完善的產業基礎,這對于發展低空經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低空經濟需要先進的技術支持和完善的產業鏈,南京在這兩方面都具備優勢,D正確。故選 ~D~_{\circ}
16.B解析:低空飛行器可以高效地進行長江的巡航檢查,及時發現和處理問題,因此這個應用場景是有可能較早實現的, ① 正確。然理論上低空飛行器可以送貨上門,但考慮到成本、安全、噪音等因素,這個應用場景在現實中可能較難實現, ② 錯誤。低空飛行器并不具備自動采摘的功能,這個應用場景與低空經濟的關聯不大, ③ 錯誤。低空飛行器可以快速到達事故現場進行緊急救援,提高救援效率,因此這個應用場景也是有可能較早實現的, ④ 正確。綜上所述,B符合題意,ACD錯誤。故選B。
17.A解析:低空經濟是一個新興的經濟形態,需要先進的技術支持,因此南京在推動低空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必然會促進科技創新,A正確。低空經濟更依賴于技術和設備,而非單純的勞動力,B錯誤。低空經濟的發展與城市布局的優化關系不大,C錯誤。南京并不以礦產資源豐富著稱,且低空經濟與礦產資源的開發沒有直接的關系,D錯誤。故選A。
18.D解析:由圖可知,作物1的生長期在 5-8 月,作物2的生長期在11月~次年5月,作物3的生長期在 \-7-9 月,兩年內能完成3種作物的成熟和收獲,因此為兩年三熟,D正確,ABC錯誤。故選 ~D~_{\circ}
19.C解析:作物2的生長期在11月~次年5月,可以越冬生長,成熟在5月末6月初,推測應為冬小麥,C為小麥圖片,C正確;A為玉米,B為水稻,D為棉花,ABD錯誤。故選 C_{\circ}
20.C解析:由圖可知,間作期主要為冬春季節,降水少,多大風天氣,推廣覆蓋保摘,可以保持土地肥力,免受大風吹蝕,也可以保持土壤墻情,防止土壤過干,以利于下一種作物生長,C正確;擴大灌溉會導致土壤鹽堿化,A錯誤;間作期間并無作物的生長,且在此期間減少農藥施用對土壤肥力的影響較小,~B~ 錯誤;該地可以種植農作物,說明沙漠化并不嚴重,無需治理,D錯誤。故選C。
21.D解析:2000年重心偏向西北,但是西北地區貨運以鐵路、管道、公路運輸為主,A錯誤。2000一2004年重心向東移動,因東部沿海航空貨量增加,不是因為東部沿海機場腹地擴張快,B錯誤。2004一2008年重心向北移動,因北方地區航空貨量增加,北方地區傳統工業如東北地區傳統工業復蘇慢,C錯誤。2008一2019年重心向西南移動,因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導致航空貨運重心移動,D正確。故選 ~D~_{\circ}
22.A解析:有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國際航空貨運需求增長強勁,主要因為國際電商發展迅速,快遞貨品需求增長快,國際電商需要快速把貨物運輸到市場,導致國際航空貨運需求增長強勁,A正確。目前只是局部地區國際安全局勢復雜,海上貨運安全性沒有明顯降低,B錯誤。近年來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迅速,精密儀器出口多,但是在國際電商產品中,精密儀器貨運量占比不大,C錯誤。“一帶一路”建設普惠沿線地區,但進出口關稅沒有明顯減少,D錯誤。故選A。
23.(20分)(1)新西蘭南島緯度較高,氣溫較低;新西蘭南島多山地,提供充足的降雪與低溫條件;盛行西風的迎風坡,降雪多;冰川侵蝕能力較強,向低海拔移動速度較快。(任答三點得6分)(2)冰磺地貌(2分)。冰川退縮導致冰磺物在冰川前緣積累(2分),冰川融水被冰磺物阻擋,在地勢低洼處積水成湖(2分)。(3) ① (棕黃色冰川表面吸收更多太陽輻射導致)冰川融化速度加快; ② 冰川面積減少,氣溫升高; ③ 氣溫升高,凍土融化;④ 冰川融化加快,導致下游河湖徑流量增加或湖面擴大; ⑤ 影響原有的生態系統,改變物種組成和豐富度或增加生物多樣性; ⑥ 冰川消退后更多冰磺物裸露在地表; ⑦ 冰川消融導致大量有機碳被釋放到生態系統中。(任答四點得8分)
解析:(1)新西蘭南島低海拔冰川分布較廣的原因主要從新西蘭緯度位置、山體高度、降雪補集、冰川移動速度等角度分析。結合新西蘭南島的緯度位置可知,南島緯度位置較高,接受到的熱量較少,氣溫較低,有利于冰川保存。新西蘭南島山地多,海拔較高,提供了充足的降雪與氣溫,新西蘭南島受到盛行西風的影響,處在盛行西風的迎風坡水汽抬升降雪較多,形成的冰川較多,冰川侵蝕的能力更強,向低海拔移動速度較快,使得低海拔地區分布較多冰川。(2)結合塔斯曼湖南岸的特征,可以判斷出塔斯曼湖南岸的地貌類型為冰磺地貌,冰川對巖石進行侵蝕搬運,攜帶的冰物不斷在冰川退縮的前端積累,冰磺物堆積形成壩體,和冰川槽谷形成冰磺湖,冰川融水被冰物阻擋,在地勢低洼處積水成湖。(3)從自然環境整體性的角度來看,塔斯曼冰川變色可能會對塔斯曼湖及其周邊區域自然環境產生一系列影響,角度主要從冰川融化速度、氣溫變化、水循環的主要環節、生態系統等角度。棕黃色冰川表面,冰面的反射率降低,吸收更多太陽輻射導致冰川融化速度加快,冰川消融加快,冰川面積減少,對氣溫的調節作用減弱,氣溫升高;氣溫升高,表層凍土融化;冰川融化加快,冰川消融水源補給增加,導致下游河湖徑流量增加或湖面擴大;影響原有的生態系統,氣溫升高,水分較為充足有利于生物生存,改變物種組成和豐富度或增加生物多樣性,冰川消退后更多冰物裸露在地表,影響該區域的地貌特征。
24.(18分)(1) ① 分布不均: ② 南部多,北部少/西南多,東北少/集中分布在南部(西南部); ③ 靠近竹林分布區; ④ 靠近城鎮(或鄉、鎮駐地)分布; ⑤ 國家級竹葉產業示范園區位于區域中心位置。(任答三點得6分)
(2)原料:成本較高(竹子的采收以人工為主)。(2分)
產品:應用范圍較小(產品種類少);初級產品多,附加值低。(4分)
(3)原料生產:竹子生長快,分布廣,固碳效果好;一次種植,可永續利用,生長過程中持續吸收二氧化碳;產品加工,使用:竹林進入到倉儲階段,達到固碳的效果;制成的竹制品,對二氧化碳起到匯聚作用;回收利用:部分材料被回收再加工利用,能夠起到持續的匯碳效果;竹制品被廢棄填埋分解釋放的二氧化碳回到大氣中的速度慢;“以竹代塑”可以減少塑料使用,從而減少碳排放。(任答三點得6分)
解析:(1)由圖可知,產業園的分布較為分散,且分布不均勻,從圖中看西南部分布較為密集,東北部分布較為稀疏;主要分布在山區的鄉、鎮;靠近原料產地,靠近竹林分布;國家級竹葉產業示范園區位于區域的幾何中心。(2)由材料可知,竹子的生長周期為 4~6 年,竹子的生長周期較長,且均為人工采收,成本較高;根據材料竹產品主要應用于餐飲、家具、玩具等方面可知,產品類型單一,限制了其市場的拓展,不能滿足不同消費者群體和不同領域的需求,從而影響市場份額的擴大;安吉縣竹產業企業僅僅局限于生產一些初級生活用品,產業鏈短,附加值較低,不利于提高經濟效益和產業競爭力。(3)由竹產品全生命周期碳循環過程示意圖可知,從原料生產環節來看,竹子為速生林,生長速度快,分布范圍廣,固碳效果較好;一次種植,可永續利用,生長過程中持續吸收二氧化碳,可減少空氣中的溫室氣體;從產品加工、使用階段來看,竹材進人到倉儲階段,達到固碳的效果,碳儲存;制成的竹制品,對二氧化碳起到匯聚作用,碳封存;從回收利用階段來看,部分材料回收再加工利用,能夠起到持續的碳匯效果,碳儲存;竹制品被廢棄填埋分解釋放的二氧化碳回到大氣中的速度慢,能持續固碳;“以竹代塑”可以減少塑料使用,可以減少塑料垃圾處理排放的碳,從而減少碳排放。
25.(18分)(1)黃河中游地區或中游或中游地區;(2分)
由以衰退型和衰弱型為主逐漸演變為以衰敗型和衰退型為主,或者增長型消失,衰弱型占比降低,衰退性幾乎不變,衰敗性大幅增加,空廢型略有增加;(2分)
增長幅度最大的為衰敗型;下降最多的為衰弱型;增長幅度最大的為衰敗型,下降最多的為衰弱型。(2分)
(2)推力:農業現代化發展(必答得 1 分);農業生產效率提升(必答得 1 分);勞動力需求減少,鄉村剩余勞動力增加、經濟水平低、基礎設施不完善,人均收入低、生態環境差等(任答 ^{1} 點得 ^1 分)。
拉力:縣域城鎮化水平提高,提供更多就業機會 (1 分)和更高收人 (1 分),基礎設施完善、經濟水平高、環境優美等(任答 ^1 點得 ^{1} 分)吸引農村勞動力向城鎮流動。
(3)推動農業適度規模化;發展特色生態農業;促進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鄉村休閑旅游業;推廣先進科技,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加強生態環境治理,改善鄉村人居環境;政府引導城鄉要素流動,增加鄉村人才吸引力。(任答三點得6分)
解析:(1)由材料可知,黃河流域鄉村空心化地域類型劃分為空廢型、衰敗型、衰退型、衰弱型和增長型5類,讀圖可知,中游地區衰敗型占比最大,說明是鄉村空心化最嚴重的地區;讀圖可知,其地域類型的演變特征應從總體變化和最值變化作答;總體看由以衰退型和衰弱型為主逐漸演變為以衰敗型和衰退型為主,最值變化為增長幅度最大的為衰敗型;下降最多的為衰弱型。(2)題干要求運用推拉理論分析,故推力來自于鄉村,由于農業現代化發展;農業生產效率提升;勞動力需求減少,鄉村剩余勞動力增加、經濟水平低、基礎設施不完善、人均收入低、生態環境差等促使人口外遷;拉力來自于城鎮,由于縣城城鎮化水平提高,提供更多就業機會;更高收入;基礎設施完善、經濟水平高、環境優美等,吸引人口遷入,從而造成黃河流域鄉村空心化現象形成。(3)鄉村振興的措施可以從農業發展、產業發展、區域環境改善等角度作答;鄉村推動農業適度規模化,增加經濟收益;發展特色生態農業,保護環境的同時增加收入;促進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鄉村休閑旅游業,增加就業;推廣先進科技,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促進農業發展;加強生態環境治理、改善鄉村人居環境,吸引人口回遷;政府引導城鄉要素流動,增加鄉村人才吸引力,有助于鄉村振興。
江蘇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高三模擬測試卷(二)
(蘇州期初(三))
題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答案 | C | C | B | D | B | C | B | C | C | B | D | D | C | B | D | C | A | C | B | D | B | C | D |
1.C解析:日暈是陽光通過高空由冰晶構成的卷層云時發生折射或反射形成的。出現日暈需要陽光充足,而烏云密布(A選項)、春雨綿綿(B選項)的天氣,云層厚且多降水,陽光難以穿透形成日暈;乍暖還寒(D選項)描述的是氣溫變化,與日暈形成的天氣條件無關。只有天晴氣朗時,陽光能透過高空的卷層云,才容易形成日暈,所以選C。
2.C解析:暑假期間是北半球的夏季。地中海沿岸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晴天多,但相比其他選項地區,其海拔較低,高空冰晶形成條件不如高海拔地區(A選項排除);撒哈拉沙漠氣候干旱,晴天多,但同樣海拔不夠高(B選項排除);塔里木盆地深居內陸,氣候干旱,晴天多,但海拔也不如青藏高原(D選項排除)。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氣稀薄,水汽容易在高空凝結形成冰晶,且夏季氣溫相對較高,陽光充足,更易出現日暈,所以選C。
3.B解析:紫外線指數與太陽高度、天氣等因素有關。一般來說,太陽高度越大,紫外線指數越高。甲的紫外線指數最高值出現時間比乙早,說明甲地方時比乙早,位置更偏東;且甲的紫外線指數整體高于乙,在緯度相近的情況下,可能甲的太陽高度更大,位置更偏南。綜合判斷,甲最可能在乙的東南方位,選 \DeltaB_{\circ}
4.D解析:乙、丙緯度相當,晝長長度 ① )和太陽高度 ② )理論上相近。而從紫外線指數曲線差異來看,乙的曲線波動較大,丙相對平穩,說明關氣狀況( ③ )不同,云層對紫外線有削弱作用,會影響紫外線指數;同時,兩地經度位置( ④ )不同,地方時不同,接受太陽輻射的時間有差異,也會導致紫外線指數曲線不同。所以主要因素是 ③④ ,選D。
5.B解析:從圖中可以看到,大洋洲部分區域海洋上出現了低壓中心,陸地為高壓。當地夏季時,陸地升溫快,形成低壓,海洋升溫慢,形成高壓,符合圖示氣壓分布情況。春季、秋季海陸熱力差異不如此時明顯,冬季陸地為低壓,海洋為高壓,與圖示不符,所以選B。
6.C解析:根據等壓線分布判斷, ① 地受高壓控制,盛行下沉氣流,天氣晴朗,不易降水(A選項排除); ② 地位于高壓脊附近,氣流輻散,也不易降水(B選項排除); ③ 地位于低壓槽附近,冷暖空氣交匯,易形成降水(C選項正確); ④ 地受高壓控制,天氣晴朗,不易降水(D選項排除)。
7.B解析:Q地附近等壓線密集,風力較大;且處于低壓系統影響范圍內,氣流上升,易形成降水。所以未來最可能發布的預警是狂風暴雨(B選項正確)。森林火災預警一般在干燥、高溫且風力大的天氣條件下發布,此時Q地有降水可能,不易發生森林火災(A選項排除);大洋洲部分區域位于熱帶、亞熱帶,出現道路結冰的可能性極小(C選項排除);圖中沒有信息表明Q地存在大氣污染問題(D選項排除)。
8.C解析:從圖中可以看出,甲山北坡是迎風坡,乙山南坡是迎風坡,并非南坡均為迎風坡(A選項錯誤);甲山雪線比乙山低,是因為甲山緯度較低,且北坡為迎風坡,降水多,雪線低,而不是距離海洋遠(B選項錯誤);乙山北坡是迎風坡,水分條件好,雪線低,南坡為背風坡,雪線高(C選項正確);自然帶的界線相對穩定,不會隨季節變化而移動(D選項錯誤)。
9.C解析: ① 自然帶位于山地針闊混交林帶和高山草甸帶之間,結合山地垂直自然帶分布規律,應為山地針葉林帶(C選項正確)。山地荒漠帶一般出現在降水較少的山麓地帶(A選項排除);山地落葉闊葉林帶在溫帶地區較多,且一般不會處于針闊混交林帶和高山草甸帶之間(B選項排除);已經有山地針闊混交林帶, ① 處應為更適應海拔升高的山地針葉林帶,而非針闊混交林帶(D選項排除)。
10.B解析:崖州灣海底表層沉積物砂粒及粉粒含量較高,說明有河流帶來大量泥沙。寧遠河自北向南流,在河口處泥沙堆積,會使海岸線向海洋推進,即南移;角頭鼻受海浪侵蝕,海岸線會向陸地退縮,即北移。所以選B。
11.D解析:我國其他科研育種基地多在北方,冬季氣溫低,作物生長受限。崖州灣位于海南省,冬季光熱充足,作物可以繼續生長,這是其開展育種的主要優勢(D選項正確)。作物生長周期長不是其突出優勢,且這不是與其他基地相比的獨特優勢(A選項排除);河流水質優良不是育種的關鍵優勢(B選項排除);我國其他夏季水熱充足的地區也有很多,這不是崖州灣的獨特優勢(C選項排除)。
12.D解析:海濱浴場適宜建在沙灘寬闊、海水較淺、風浪較小的地方。 ① 處靠近河口,泥沙較多,海水可能較渾濁(A選項排除); ② 處等深線較密集,海水較深,不適宜建浴場(B選項排除); ③ 處沒有沙灘相關優勢的明顯體現(C選項排除); ④ 處等深線稀疏,海水較淺,且沙灘可能較寬闊,最適宜開辟海濱浴場,所以選D。
13.C解析:“創作者經濟”是基于網絡平臺發展起來的,地區的自然資源豐富程度(A選項)、氣候和環境條件(D選項)與“創作者經濟”的形成和發展關系不大;地區的人口密度和消費水平會有一定影響,但不是主要因素(B選項排除)。政府政策支持程度會影響網絡平臺的發展、創作者的積極性以及相關產業的扶持,是影響“創作者經濟”形成和發展的主要因素,所以選C。
14.B解析:從中國及海外實現內容變現的創作者的主要收益來源占比來看,流量分成(如平臺廣告共享計劃分成)占比46.2% ,是占比最高的。廣告收入模式依托平臺流量,受眾廣泛,能為創作者帶來較高收益,最有利于推動“創作者經濟”壯大(B選項正確)。知識付費模式占比 13.9% ,相對較低(A選項排除);電商變現模式占比 16.5% ,不是最高(C選項排除);材料中未提及知識產權(IP)變現模式相關信息,且從現有數據看不是最有利模式(D選項排除)。
15.D解析:國家政策(A選項)雖有一定作用,但不能從根本上防止“塌陷效應”;欠發達地區不具備高端的商業文化(B選項排除);龐大的短視頻用戶數量不能直接解決欠發達地區“創作者經濟”不活躍的問題(C選項排除)。欠發達地區可以依托特色山水資源,創作有特色的短視頻內容,吸引“粉絲”,推動“創作者經濟”發展,防止“塌陷效應”,所以選D。
16.C解析:海鹽一慈溪區間跨越杭州灣,水域面積大,受海洋天氣影響大,如海上風浪、大霧等天氣會干擾施工(C選項正確)。張家港一蘇州北、蘇州北一蘇州南主要在陸地施工,受天氣干擾相對較小(A、B選項排除);慈溪一寧波路段受海洋天氣影響程度小于跨越杭州灣的海鹽一慈溪區間(D選項排除)。
17.A解析:蘇州市區段采用隧道方式,主要是為了減少對城市生產生活的干擾,比如減少噪音、振動對居民和企業的影響( ① 正確);同時降低對城市景觀的破壞,避免地面高鐵線路影響城市美觀( ② 正確)。市區地下地質條件復雜是施工的困難,不是采用隧道的原因( ③ 錯誤);保障高鐵列車行車安全不是在市區采用隧道的主要原因( ④ 錯誤)。所以選A。
18.C解析:通蘇嘉甬高鐵的建設運營加強了區域間的聯系,促進了區域間經濟要素的流動,如人才、資金、技術等,C選項正確。城市等級主要由城市的人口規模、經濟實力等因素決定,一條高鐵的建設不能標志蘇州城市等級的提高,A選項錯誤;高鐵主要承擔城市間的交通,對蘇州城市內部交通擁堵緩解作用不大,B選項錯誤;高鐵的建設會加強蘇州對周邊小城鎮的虹吸效應,D選項錯誤。
19.B解析:宏村水系由攔河壩、水圳、月沼、南湖組成,水圳從北向南流,說明地勢北高南低,這樣水才能自然流動,所以選 \DeltaB_{\circ}
20.D解析:2024年6月安徽黃山市持續特大暴雨,宏村以其卓越的水系設計正常開放,說明水系在此時主要發揮了防止內澇的作用,將過多的雨水及時排出,D選項正確。提供生活用水、消防水源、調節局地氣候是水系的日常功能,但在特大暴雨期間,防止內澇更為關鍵,A、B、C選項排除。
21.B解析:隨著旅游業發展,游客增多,生產生活垃圾增加,會污染水質, ① 正確;上游植被破壞,涵養水源能力下降,水量供給可能減少, ② 正確;過度商業開發可能導致水系文化衰落,④ 正確。基礎設施升級改造不一定會改變河道位置, ③ 說法不準確,所以選B。
22.C解析:M區域位于孟加拉灣,7月受西南季風影響,西南季風將海洋深層營養鹽帶到表層,浮游植物生長所需營養物質豐富,浮游植物密度最高,C選項正確。1月、4月、10月沒有7月這樣強烈的上升流帶來豐富營養鹽,浮游植物密度相對較低,A、B、D選項排除。
23.D解析:12月至次年1月,N區域受東北季風影響,洋流為暖流,暖流流經使海水溫度升高,蒸發加劇,鹽度升高;7一8月受西南季風影響,洋流為寒流,寒流流經使海水溫度降低,鹽度相對較低。所以與7一8月相比,12月至次年1月N區域海水鹽度較高的主要影響因素是洋流(D選項正確)。蒸發、溫度受洋流影響,不是主要直接因素,A、B選項排除;徑流對N區域海水鹽度影響較小,C選項排除。
24(1)物質來源:名地雪破磁物:名風化磁居物:名崩惕體雄和物;多冰川堆積物。(任兩點4分)
動力機制:地形陡峭;降水集中,多暴雨;夏季冰雪融水量大;(任兩點4分)
(2)堰塞湖、山前洪積扇、滑坡遺跡、石海、泥石流溝等。(任兩點4分)
(3)威脅人類生命、財產;危害生產活動;破壞交通等基礎設施;引發次生災害。(任3點6分)
解析:(1)從物質來源看,易貢河流域位于板塊交界地帶,地殼運動活躍,多地震,地震會使巖石破碎,產生大量破碎物;區域內巖石長期風化,形成豐富的風化碎屑物;山體不穩定,常有崩塌現象,崩塌體堆積物多;該區域有冰川分布,冰川堆積物也為泥石流提供了物質基礎。從動力機制方面,流域內地形陡峭,地勢落差大,為泥石流發生提供了勢能。當地降水集中且多暴雨,短時間內大量降水形成強大水流。夏季氣溫升高,冰雪融水量大,同樣能形成強大的水流動力,推動泥石流的發生。(2)滑坡、泥石流形成的地質地貌景觀多樣。滑坡發生后,大量土體或巖體滑落堆積,會形成滑坡遺跡。泥石流攜帶大量泥沙、石塊等物質在山前堆積,會形成山前洪積扇。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會形成堰塞湖。巖石長期風化破碎形成的石海,以及泥石流流經形成的泥石流溝,也是相關地質地貌景觀。(3)滑坡、泥石流會直接威脅人類生命安全,掩理房屋等導致財產損失;影響農業生產、工業生產等活動,如沖毀農田、工廠等;破壞公路、鐵路等交通基礎設施,阻礙人員和物資的運輸;還可能引發洪水、疫病等次生災害,進一步危害人類活動。
25.(1)阻擋風沙;阻擋冬季風;增加降水;山前洪積扇發育為其提供生長空間;增加土壤礦物質(肥力)。(任答3點6分)(2)土壤更加貧瘠;氣候更加冷濕。(4分)(3)培育優良新品種;采用土壤改良技術,增加土壤肥力;發展設施農業(大棚等答案言之有理即可)。(4分)(4)產業規模大,降低種植戶經營風險(收人更穩定);產業鏈長,產品附加值高;減少運輸過程中造成的果品損耗;增加就業。(任答2點4分)解析:(1)賀蘭山對寧夏葡萄種植業意義重大。冬季,賀蘭山能阻擋來自北方的寒冷冬季風,減少葡萄受凍害的風險。它還能阻擋風沙,為葡萄生長營造相對穩定的環境。賀蘭山的地形對氣流有抬升作用,形成地形雨,增加當地降水,為葡萄生長提供水源。賀蘭山山前洪積扇地勢平坦、土層深厚,為葡萄種植提供了充足的土地。此外,山上的巖石風化后,為土壤提供了豐富的礦物質,增加了土壤肥力。(2)根據圖2,影響新增葡萄種植區分布的自然要素中,土壤相關變量呈負向且箭頭較長,說明土壤肥力下降,趨向貧瘠;與氣候相關的變量顯示,熱量減少、水分增加,所以氣候趨向冷濕。(3)針對土壤貧瘠問題,可以采用土壤改良技術,如添加有機肥、進行土壤深耕等增加土壤肥力。為應對氣候冷濕,可發展設施農業,如搭建大棚,調節溫度和濕度,為葡萄生長創造適宜環境;還可以培育適應冷濕環境的優良新品種。(4)當地發展釀酒葡萄種植益處多。釀酒葡萄種植形成產業規模后,能降低種植戶經營風險,收人更穩定。相較于食用葡萄,釀酒葡萄產業鏈更長,從種植、采摘到釀造、銷售,產品附加值更高。釀酒葡萄不需要頻繁運輸和長時間保鮮,減少了運輸過程中的果品損耗。而且整個產業鏈能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增加就業機會。
26.(1)老河口一涇陽:陸運(牲口運輸),地勢險峻(地勢起伏大);安化一老河口:水運(帆船運輸),河流眾多,水運便利。(方式1分,原因2分,共6分)(2)開拓市場;為涇陽提供茶葉原料;穩定邊疆;利于文化交流;帶動沿線經濟發展。(任3點6分)(3)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立合作關系,打破貿易壁壘與科研院所合作,促進茯茶產業技術創新升級;完善基礎設施;產品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打造品牌;“線上 ^+ 線下”經營模式,拓寬銷售渠道;擴大規模效應;政府給予資金、稅收等政策支持。(任3點6分)解析:(1)安化一老河口段河流眾多,水系發達,水運條件便利,所以選用水運(帆船運輸)方式,帆船可借助水流運輸大量茶葉。老河口一涇陽段,地勢起伏大,道路崎嶇,不利于水運,川適合陸運(性口運輸),性口能適應復余地形,駁運余葉。(2)明清時期黑茶運輸路線建立,開拓了黑茶的銷售市場,使黑茶能到達更廣泛的地區。為涇陽的茯茶加工提供了充足的茶葉原料。與草原民族進行貿易,對穩定邊疆局勢有重要作用。促進了中原地區與西域等地的文化交流。運輸路線帶動了沿線地區的商業發展,促進了經濟繁榮。(3)在“一帶一路”背景下,涇陽茯茶產業要加強與沿線國家合作,打破貿易壁壘,拓展國際市場。與科研院所合作,能促進茯茶產業技術創新升級,提高產品質量。完善交通、倉儲等基礎設施,便于茶葉的運輸和儲存。對茯茶進行深加工,延長產業鏈,增加產品附加值。打造知名品牌,提升產品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采用“線上 ^+ 線下”經營模式,拓寬銷售渠道。擴大產業規模,形成規模效應。政府給予資金、稅收等政策支持,助力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