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牌黎明
1955-2025 1黎明茶70周年品牌手冊1
中國·云南·黎明茶廠

CONTENTS目錄
PART 黎明品牌文化01-08
PART 黎明茶品牌起源09-24
PART 3 黎明茶廠歷史25-32
PART 4 黎明茶復興之路33-60
黎明茶·國牌茶
黎明是超越一個世紀的恪守與傳承
黎明是國牌的文化與情懷
從民國時代,到建國初期,再到改革開放
黎明承載著使命與榮耀
在各個時代里熠熠生輝
而那些讓人們難以忘懷的記憶
也將成為今天黎明茶走在復興之路上
最為寶貴的財富

PARTI
威材中 黎明品牌文化
中國·云南·黎明茶廠
國民之黎明國牌之黎明
中國·云南·黎明茶廠老照片意境圖
從誕生之始,“黎明”就被賦予了特殊的意義
民國時期,黎明品牌商標應運而生
至建國初期,黎明品牌商標已經遍布祖國的大江南北
黎明文化,源于對國對民的擔當,源于對理想的慷慨奔赴
為天地立心,為民生立命,黎明堪當“國牌”
傳承至今
黎明的火炬 國牌的匠心 也未曾熄滅 愈發熾熱

國牌萌芽民國時期的黎明品牌
中國·云南·黎明茶廠
黎明是點亮民國時代的希望之光
民國時期,中華民族意識覺醒
黎明書局等著名機構與眾多學術大師,啟發民智
諸多命名為“黎明”的品牌商標也紛紛涌現
“火柴”、“香煙”等實現中國制造
民族企業奮發自強,國牌意識開始萌芽

為民生立命極具中華特色的
民國黎明品牌商標走進千家萬戶
民國時期,以“黎明”命名的品牌商標
逐漸走進了人們的視野
中國近代的企業家和商人,嘗試實業救國、改善民生
他們引進西方設備,實現了部分日用品的中國制造
成百上千的“黎明”商標,成為了中華“國牌”的一道獨特風景線



為民族發聲民國時期影響重大
中國·云南·黎明茶廠
黎明書局與黎明商業叢書
1931年
孫寒冰(時任復旦大學政治系主任)邀集
章益、伍蠡甫、侯厚培、王世穎、黃維榮
等人正式創辦黎明書局
初衷即為創辦“中國人自己掌握的出版機構”
旨在開啟中華民智,為民族自由發聲
眾多先進論著、國外譯著均由黎明書局首次發行
影響深遠的《黎明商業叢書》也陸續刊發
奠基了中國近代商業思維
為人民啟智民國教育學界之光
中國·云南·黎明茶廠
《黎明周刊》及黎明學校
1922年
上海楓涇進步小學教師陳艮一等人出版《黎明周刊》
旨在推廣新教育、傳播進步思想與科學知識
至1949年余姚中學《黎明周刊》發行《黎明周刊》以及黎明小學、黎明中學、黎明大學
在民國教育學界影響深遠
魯迅先生即畢業于黎明中學
民國黎明茶莊
民國時期的黎明茶品牌
中國·云南·黎明茶廠

民國大師與茶結緣

民國時期,黎明品牌百花齊放,茶葉、茶莊也多有以黎明命名者
一餅餅、一罐罐的黎明茶,見證并成為了歷史發展中的重要一環
茶是各界也是軍、政、商,以及知識份子最為廣泛的喜好之一
眾多民國大師們與茶結緣,飲茶亦是他們的心頭至愛
魯迅先生曾說:“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
老舍先生也曾說:“我不知道戒了茶還怎么活著,干嘛活著”
汪曾祺先生嗜好喝茶,茶雅可作飲,俗可作食,親自研發了茶粥、茶葉烤鴨等跨界美食
中國·云南·黎明茶廠

國牌發展建國初期的黎明品牌
中國·云南·黎明茶廠
黎明是新中國的擔當與光榮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歷史翻開了嶄新篇章工農商百廢待興,全國人民萬眾一心,建設新中國大量國營、集體企業在復蘇國民經濟中起到關鍵作用各行各業中,眾多被命名為“黎明”的品牌,遍布中國大地它們被賦予歷史的使命,即使在最艱苦的年代里也帶著特殊的榮光,象征著民族的新生與富足“黎明”是百姓最喜愛、最信任的品牌之一

新中國工業史上的
黎明烙印
建國初期,新中國以手工業及少量改造后的資本主義工廠為主直至改革開放后,輕工業、重工業才得已全面發展,小到一塊電池大到汽車、輪船、飛機,新中國從無到有,做大做強建立起了令世界為之贊嘆的現代工業體系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風靡全國的黎明汽車
時代背景老照片
河南省首批著名商標
黎明電池
時代背景老照片
1987年成立于河南鄭州
黎明重工
照片
新中國人民生活里的
黎明光彩
吃、穿、住、行、米、面、油、鹽、醬、醋、茶,“黎明”品牌遍地開花它承載著國家和人民的信任它是好產品代名詞,更是新中國老百姓生活里的點滴回憶


PART2
黎明茶品牌起源
中國·云南·黎明茶

1955年國營黎明農場于云南西雙版納勐遮成立
黎明茶品牌正式奠基
黎明這個獨具國牌特色的標簽
越過一個世紀的時光
落地扎根云南邊境,于此繁茂生長
而黎明所代表的文化與恪守
在一望無垠的田野間。在綠意盎然的茶園里
也變得愈加地鮮活與豐滿
軍墾戌邊,知青下鄉
為熱愛奮斗拼博的一代代黎明人
那些融入血脈的塵封記憶,那些繚繞不絕的黎明茶香
即便歲月變遷,也不曾褪色



公元1955黎明茶品牌元年
中國·云南·黎明茶廠
1955年初,云南國營黎明農場于西雙版納成立
當時十三軍的三十七、三十九師
軍直屬單位的志愿兵老戰士們將要復員,組建農場
而黎明文化正呈燎原之勢
在各行各業都紛紛取用“黎明”之名
張鉤、召存信、李如邦、唐德英等同志在一起
就農場的命名及其它事項作了研究討論
討論結果
大家都同意了召存信同志把這個農場取名“黎明”的建議
(見1985年4月12日《西雙版納報》)



在特殊的時代背景下
黎明茶誕生于云南邊疆的國營黎明農場復員士兵們來到“黎明”這片土地一邊守衛祖國,一邊墾荒種茶黎明茶的品牌也于此正式奠基
中國·云南·黎明茶廠

屯墾創業建設黎明
中國·云南·黎明茶廠

1941年4月初建立的
隸屬當時思普企業局的安嬌農場場部舊址
至四十年代末經營蕭條。現為“黎明”一分廠四隊
該場部原為木結構,兩層
六十年代拆除木板墻和樓板,改為四隊倉庫
1991年5月塌拆除







輝煌歲月 光榮黎明
中國·云南·黎明茶廠




1958年
黎明農場榮獲
周恩來總理親自簽署
的國務院獎狀

黎明品牌故事
屯墾成邊 烏龜山戰斗
中國·云南·黎明茶廠
1950年2月17日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3軍37師副師長吳效閔
第38師114團政委趙培憲率500余名指戰員與
中國人民解放軍滇桂黔邊縱隊第九支隊政治部主任唐登眠所率機動組成的
追殲部隊,將國民黨殘部包圍在勐遮烏龜山南嬌縣政府大院內
于凌晨發起猛攻,中午又在烏龜山與從勐阿方向返回的一股敵人發生激戰
兩次戰斗共敵70余人,俘敵500余人
烏龜山戰斗是云南全境解放的最后一仗
1995年
中共西雙版納州委決定將1950年2月17日定為西雙版納解放日
(資料來源:西雙納州委黨史研究室)

一手持搶保衛邊疆一手打鋤耕地種茶
中國·云南·黎明茶廠
曾參加渡瀾滄江作戰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3軍37師
以及39師的1697名復員戰士
是黎明國營農場最早的一批“黎明人”
由于勐遮區地處邊疆,形勢復雜,他們牢記使命
一邊堅持訓練,一邊辛勤耕耘
在這片土地上揮灑著熱血與汗水





教育,文外現出你自時電主章,對黨,對會主義事業的志些受,商面自付以試們時自已題一,有的消年不世下了熱,由就地:辦選于電生,要動為章,以限告為,扎,永起與工農具擔合物出路,本們的可先,對行會
我們的日的一在電你達到中國人民云商山產局設共國三十國一九七一年七廿一口
上山下鄉慷概奔赴林間茶地的無悔青春
中國·云南·黎明茶廠
1968年至1971年,北京、上海、四川、昆明的知識青年
先后來到了國營黎明農場
(當時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云南生產建設兵團一師五團)
他們積極響應祖國號召,來到貧困落后的邊疆農場
與工農兵一起投身在轟轟烈烈的建設之中
開墾田地,種橡膠、種茶葉
即使在多年以后,知識青年們回到了城市、進入各行各業
成為社會的中堅棟梁,這段珍貴回憶
仍舊是他們內心最不忍割舍的情懷



膠、糖、糧、茶黎明四大經濟支柱產業
中國·云南·黎明茶廠
膠建國初期,橡膠原料成為當時最緊缺的戰略物資黎明農場于1961年開始大面積植膠計有膠林1970畝、58701株,1970年后開始割膠畝產量逐年上升,至1983年超過國家二類植膠區指標
糖1956年黎明農場開始小面積種植甘蔗
60年代中后期決定發展糖產業,擴大甘蔗種植面積
70年代初黎明機制白糖廠正式投產,至80年代,種植甘蔗超2萬畝
成為“黎明”種植面積最大的作物
糧1955年黎明農場開荒8000畝,其中水稻占4336畝,在“以糧為綱、大抓糧食生產”的背景下,水稻種植面積逐年增長至1978年已達3萬余畝,改革命開放后,產業結構調整,調低種植面積至8000一10000畝之間

茶全國聞名的茶產區
黎明茶的種植范圍地處華南茶區,位于橫斷山系的怒山山脈尾端的云南省西雙版納勐海縣境內,北緯 27°44^{\prime}~22°72^{\prime} ,東經100°1\~100°39
是馳名中外的“普洱茶”原產地。區域年均降雨量約1300毫米、年平均溫度約 18°C-27°C
年平均相對濕度在 80% 以上,晝夜溫差穩定在 10°C 以上,非常適宜茶葉生長

厚積薄發的黎明茶產業
黎明茶種植規模較小
直至1978年后正式確立為黎明農場四大經濟支柱項目
而后隨著時代發展變化
國家與人民生活需求進一步提升
茶產業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
黎明茶厚積薄發、后來居上
茶葉種植逐漸成為了國營黎明農場最鮮明的標簽

黎明茶葉就是
一代代茶人在“黎明” 的士地上種植、改良、創新的茶葉
中國·云南·黎明茶廠

1956年
黎明農場抽調50余人
建立以種植特種經濟林木
為主的特林隊
計劃培育茶苗
1960-1966年
四分場、三分場、七分場一分場五隊相繼試種茶葉

1933年
1967-1978年
1978年
西雙版納黎明屯墾種植茶葉
1955年
黎明農場成立
開啟黎明茶品牌元年
黎明農場逐步摸索總結了一套種茶經驗積累了一些種植和管理技術使黎明茶葉逐步由副業生產向主要經濟項目發展截至1978年黎明農場累計種植茶葉5097畝,投產1059畝鮮葉產量79.94噸,干毛茶產量18.875噸黎明茶葉投產面積逐年擴大茶葉產量逐年上升茶葉成為了“黎明”的四大生產項目和經濟支柱之一
1980-1983年
五分場、四分場相繼大規模種植茶葉
1997年
中國工商總局正式批復“黎明”茶葉品牌商標

2000年
2000年后,由于計劃經濟到
市場經濟的轉型發展
當初的黎明茶廠原體系中的
其它部分相繼改制
并且相繼建立了
其它品牌各自發展至今
1979年
農場生產科第一次設置專職茶葉生產技術員茶葉生產開始走上系統管理軌道
1990年
農場累計開墾種植茶葉面積1.27萬畝
實有茶園面積7230畝,投產面積6233畝
幼林面積1087畝
鮮葉總產量達2162.22噸
干毛茶產量達492.33噸
2023年
成立黎明茶科技創新研發中心
發展歷程
中國·云南·黎明茶廠

1997年
1997年,工商總局正式批復“黎明”品牌茶葉商標。
黎明茶廠相繼又獲得“黎明茶”、“黎明茶廠”、“黎明農場”品牌注冊商標。
2000年起
從1964年至2000年以前,計劃經濟時代黎明茶廠的初制茶廠加精制茶廠共有16個茶廠組成,之后由于計劃經濟往市場經濟轉型發展,相繼改制。2000年后,由于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型發展,當初的黎明茶廠原體系中的其它部分相繼改制,并且相繼建立了其它品牌各自發展至今。
1987年-1996年
1991年,三分場四隊初制所、五分場初制所工,自此黎明茶廠廠房分布基本定型。1996年,黎明茶廠生產的“滇紅”、“滇綠”在市場上享有盛譽,逐漸樹立良好的口碑印象為云南茶在全國影響力貢獻一份力量。
2023年至今
2023年成立黎明茶科技創新研發中心。
國家知識產權局正式批復“黎明茶”、“黎明茶廠”、“黎明農場”商標,“黎明”茶品牌及“黎明印”、“黎明7540”等系列產品品牌與黎明茶廠經過20多年的磨礪、提煉,重新啟程。
黎明茶目前已經發證的實用新型專利10項,此外還有10余項專利申請中,其中發明專利有3項。

PART3
黎明茶廠歷史
中國·云南·黎明茶
國營茶廠黎明傳承
中國·云南·黎明茶廠
從一口鐵鍋、幾塊曬席、幾個烤籠
邁出黎明茶葉加工的第一步
到多間黎明茶廠房相繼建成投產
打造出黎明茶特色品牌
遠銷廣東、福建、湖南、東北等祖國各地
黎明茶廠的歷史
是廠房設備、制茶工藝不斷進步的歷史
也是黎明人不畏艱難險阻、勇于挑戰創新的歷史
更是黎明茶品牌代代傳承
初心始終不移的歷史
黎明茶廠體系
中國·云南·黎明茶廠

1971-1978年
茶葉種植戶擴展到一、二、三、四七分場各分場茶葉生產隊大多為自行組織加工黎明茶的初制加工點,由最初的1個發展到7個


1964年
1982年
特林隊(二分隊五隊)組建茶葉加工組新建兩間草房作為加工廠房全組計7人,手工操作,日產毛茶約50公斤
二分廠建立小型精制
成品茶葉加工廠
黎明茶廠從此拉開了茶葉
精細加工的序章
“黎明新聞”
黎明茶廠初制車間落成
新建的黎明茶廠初制車間,于八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峻工,這個車間是八五年七月破土動工的總面積為一千四百五十三點五十八平方米。
中國·云南·黎明茶廠
(見1986年1月10日《西雙版納報》)
“黎明新聞”
五分場八五年生產千茶一百一十五點零五九擔,完成年計劃百分之二百八十七點六與去年相比,凈超干茶七十多擔,茶葉獲得好收成。五分場八五年生產干茶一百一十五點零五九擔完成年計劃百分之二百八十七點六;與去年相比,凈超干茶七十多擔,茶葉獲得好收成
五分場茶葉獲得豐收
中國·云南·黎明茶廠
(見1986年1月10日《西雙版納報》)
1984-1987年
1997年
黎明茶廠精制車間、勐遮初制車間勐滿初制車間、勐阿初制車間建成投產整個工程共27個項目,共完成廠房7834平方米土建工程(含辦公樓及職工宿舍)實際總投資368萬元
中國工商總局正式批復“黎明”茶葉品牌商標

1991年
三分場四隊初制所
五分場初制所于3月竣工
自此黎明茶廠廠房
分布基本定型
廠房總固定資產原值411萬余元
1996年黎明茶廠生產“滇綠”“滇紅”逐漸樹立良好口碑聲譽
2023年
黎明茶廠重啟邁上新征程
“黎明新聞”
到十一月中旬,二分場各家庭農場的茶葉崗位全部采摘結束,總產鮮葉二十二萬六千多公斤,折合干毛茶50300公斤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茶葉崗位完成或超額了計劃任務
(見1986年12月9日《西雙版納報》)
黎明茶廠就是一個又一個在“黎明” 的土地上興建和傳承下來的茶廠
中國·云南·黎明茶廠
隨著茶葉種植產量的步步提升,各大生產隊先后自發興建了茶葉加工組,它們也是黎明茶廠的前身。隨后從1978年正式提出茶廠建設目標,到報批、籌劃,直到一間間茶廠相繼落成投產約十年時間,這才形成了穩定的“黎明茶廠”體系

黎明茶廠體系 | 分布點單位 | 加工組成立年 | 專用廠房面積(平方米) |
二分場五隊 | 1964 | 300+100 | |
一分場五隊 | 1971 | 265 | |
四分場四隊 | 1971 | 270 | |
二分場七隊 | 1973 | 160+352 | |
四分場七隊 | 1974 | 200 | |
七分場綜合加工廠 | 1977 | 462 | |
四分場十一隊 | 1978 | 210 | |
三分場四隊 | 1979 | 220 | |
二分場十隊 | 1981 | 207 | |
五分場七隊 | 1984 | 217 | |
合計10個茶葉初制加工點 |
序號 1 | 加工單位(個) | 負責加工區域 | 廠房 | |||
單位 | 地區 | 面積 (平方米) | 峻工年月 | |||
三分場四隊初制所 | 三分場四隊 | 勐混鄉 260 | 1991.3 | |||
黎明茶廠 廣廠 體系 | 2 | 五分場初制所 | 五分場 | 打洛鎮 | 938 | 1991.3 |
3 | 勐滿初制車間 | 七分場 | 勐滿鄉 | 2572.5 | 1985.12 | |
4 | 勐阿初制車間 | 四分場 | 勐阿鄉 | 2387.4 | 1987.12 | |
5 | 勐遮初制車間 | 一、二、三分場 | 勐遮鄉 | 1541.5 | 1985.12 | |
6 | 精制車間 | 全部毛茶 | 1527.9 | 1987.5 | ||
7 | 合計:6個 | 合計:9927.3 |

黎明茶廠往事 記憶里生動鮮活的色彩
中國·云南·黎明茶廠
許許多多的黎明人
把一生的青春都撲在了茶廠里
他們在茶廠工作和學習
他們也在茶廠戀愛、結婚、生子
然后再將黎明茶技藝和精神傳給下一代
茶廠里的點點滴滴,是他們生活中最燦爛和美好的底色
黎明茶廠文體建設
黎明茶廠3個居民點,設有3個文化室
圖書室,按制度每星期開放2次
廠直屬文化室90平方米,書柜3個,圖書838冊勐滿車間文化室80平方米,書柜1個,圖書80冊勐阿車間文化室57平方米,書柜2個,圖書344冊共有閱覽桌20張,條椅56條

廠直有標準燈光球場1個,四周有看臺下屬兩個車間均有普通球場、乒乓球臺各1個以及羽毛球、排球、麻將、跳棋、象棋、撲克等文體用具每年廠工會、共青團都要組織1\~2次各種大型文體活動
(資料源于2005年2月版《農墾黎明志》)

八十年代初建在一分場的旱冰場
八十年代,每隔二三年舉辦一次的書法美術攝影展

八十年代的文藝匯演






PART4
黎明茶復興之路
中國·云南·黎明茶廠
傳承經典 振興國牌茶
這是100多年黎明品牌文化的回響這是數十年前國營黎明農場的燦爛余暉自黎明人在云南這片土地上扎根生長一代代的黎明子弟承續著先輩們的夢想與榮光黎明精神從未遺忘而黎明茶的技藝采茶,殺青,揉捻,授條,晾曬.也已經成為他們流傳在血脈里的因子2023年,只待關山重頭越重拾黎明輝煌與情懷,國牌茶的復興正在揚帆起航

企業簡介守正、創新、明道、篤行
穿越一個世紀的信念,初心未改,匠心始終國之所望,民之所愿,黎明牌者,是謂國牌
起源于1955年的黎明茶,歷經歲月崢嶸
至80-90年代的“黎明茶廠”曾經是云南五大茶廠之一,編號0,在茶界具有卓越的歷史地位
1997年,中國工商總局正式批復“黎明”品牌茶葉商標
時至今日,黎明茶廠(云南)有限責任公司相繼又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正式批復“黎明茶
“黎明茶廠”“黎明農場”品牌商標
自此,“黎明茶”品牌及“黎明茶廠”在有著近30年制茶經驗的老茶人鄧蒙青先生帶領下,開啟黎明復興之路
以發揚1955年黎明品牌精神為信仰
以堅守黎明品牌之技藝為己任,傳承黎明100年,再創黎明100年
如今,黎明茶廠(云南)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以“黎明”茶品牌全類目茶葉產品生產
加工、銷售、科研為一體的綜合型、創新型茶科技公司
作為云南省普洱茶協會副會長單位的黎明茶廠目前已獲批中國有機茶認證企業
中國綠色食品認證企業、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業等多項殊榮
并于2023年成立“黎明茶科技創新研發中心”
目前已經獲得實用新型專利10項,當前還有10余項專利正在申請中,其中發明專利有3項
黎明茶將繼續秉持守正創新理念,強化研發,在茶葉領域引領潮流
黎明”品牌全類目茶葉產品涵蓋普洱茶原葉茶、云南滇紅、滇綠以及科技創新的“茶晶”速溶茶等品類時至今日,“黎明”茶品牌已構建起完整的生產、加工、經銷體系
企業文化
使命國牌黎明茶,世界美名揚
愿景傳承黎明100年,再創黎明100年
價值觀守正、創新、明道、篤行
品牌定位守正創新,國牌黎明
品牌口號傳承黎明技藝,堅守國牌品質
品牌文化傳承老字號不忘初心,締造國牌味實力打響

傳承黎明技藝 堅守國牌品質
中國·云南·黎明茶廠
黎明技藝 制茶工藝
黎明茶人對各產區的茶樹樹種、環境氣候,都有著充分的了解與科學的掌握黎明茶人可以根據不同產區、不同地塊鮮葉的特點制定相對應的采摘方式和制作工藝做到因茶施制,使得每款茶都擁有自己的特點和收藏價值對于制茶,黎明茶廠也有著自己的標準和理論體系堅持“九道”工序“八層”把關”命名為“九八工藝”
九道工序 黎明傳承

調配技藝
從幾口鐵鍋、幾塊曬席、幾個烤籠,邁出黎明茶葉加工的第一步,到多間黎明茶廠房相繼建成投產再到如今黎明茶遠銷各地,受到茶友鐘愛黎明茶獨有的技藝,在一代代黎明子弟傳承打磨中將細膩與醇厚鐫刻入茶芽的血脈深處黎明制茶師從采摘到出品,遵循百年制茶技藝,用“守正”的態度打磨而成“黎明茶”講究的是“真材實料”,“口味純正”,通過每一款茶,還原每一座山,以及打造每一種黎明經典滋味用“創新”的制作方案,更標準化出品,讓每一款茶都口感穩定,綠色健康
黎明人的追求,就像悠遠婉轉的詩歌,慢工出細活已成為黎明人的生活常態不為今日鋒芒之急切,但為百年老店之堅守
三同

三不同

同時,“黎明”茶品牌傳承人鄧蒙青先生歷經20余年
收集并收藏“黎明”文化、“黎明農場”、“黎明茶廠”相關的老票證、老照片、老報紙、老書籍、老資料千余件已形成完整且無他可及的“黎明”老字號文化的收藏體系
完善的生產加工經銷體系與老字號文化建設傳播渠道將進一步擴大和發揚黎明品牌文化黎明企業和黎明人也將在鄧蒙青先生的帶領下,將繼續秉持“守正創新”理念傳承老字號文化,堅守傳統工藝技術以“三個穩定”,即生產品質穩定,價格體系穩定,倉儲轉化穩定,守護老字號品牌之正以“兩個創新”,即科技創新,品牌創新,與時俱進,攜手并行,共同創造云南茶品牌的時代新篇章黎明”作為近70年的云南省老字號茶葉品牌,沒有在歷史長河中被淹沒而消失“黎明”,就像初創期時候的一名戰士一樣,仍然堅守戰場,砥礪前行

三個穩定兩個創新
中國·云南·黎明茶廠
品質穩定、價格穩定、轉化增值穩定
互聯網+大數據+藝術茶空間茶晶科技+新式茶飲
兩大機制
篩選盲評機制
完善的溯源體系
黎明茶品牌建設
中國·云南·黎明茶廠
線下品牌直營店
目前,“黎明”茶已在天貓、京東、抖音、拼多多等多個電商平臺搭建起黎明茶葉品牌官方旗艦店線下有云南昆明直營店,在廣東芳村、廣東肇慶浙江杭州等多個城市設有品牌合作店

在品牌文化宣傳方面,“黎明”茶已相繼創建了公眾號,頭條號、抖音號、小紅書、微博等品牌自媒體并在云南日報等官方媒體傳播黎明老字號品牌文化
線下,相繼創建了“黎明茶品牌文化檔案館”、“70年黎明茶歷史陳列室”。并在浙江和廣東建立了“黎明茶品牌文化聯誼會”
線上官方旗艦店







關注公眾號 @黎明茶傳承于1955
關注微博@黎明茶傳承于1955年
關注小紅書 @黎明茶
關注頭條號@黎明茶傳承于195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