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市三月政策匯編
【指導單位】
溫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主辦單位】
溫州市企業之家平臺(溫企之家)
【編制單位】
浙江科能企業管理有限公司
二〇二五年三月
國家級政策篇
1.三部門關于 2024年度享受增值稅加計抵減政策的先進制造業企業名單制定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2.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組織開展金磚國家產業合作案例征集工作的通知. 103.國家知識產權局辦公室關于征集選2025年度專利轉化運用優秀案例的通知. .134.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組織推薦2025年度中外中小企業合作區的通知. 165.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開展2025年印染行業規范企業公告申報工作的通知. 276.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開展2025年家庭安全應急重點產品行業規范公告申報工作的通知. 297.關于征集2025年國家工業節水工藝、技術和裝備的通知.......318.兩部門關于公布 2024 年度智能體育典型案例的通知. 359.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告-《合成氨行業規范條件》《電石行業規范條件》企業名單· 4310.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門關于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44
11.」業信忌化部寺1)部公刀(同、公至、綜合」大于促進中小企業提升合規意識加強合規管理的指導意見...·····..4912.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告-《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 5713.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做好 2025 年信息通信業安全生產和網絡運行安全工作的通知. 5914.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工業企業和園區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設指南》的通知. .6515.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做好“企業創新積分制”服務平臺有關工作的通知. 7316.三部門關于印發輕工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的通知. 7617.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門關于印發《鋁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 8818.兩部門關于開展第二批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城市試點工作的通知10019.市場監管總局關于深化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企業內部使用的最高計量標準器具管理模式改革的通知... .10420.國家知識產權局 教育部 科技部 市場監管總局金融監管總局國家版權局中國科學院關于進一步優化知識產權領域營商環境的意見10721.國家知識產權局辦公室關于深化商標代理信用評價管理試點工作的通知. .115
22.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印發第二批國家碳達峰試點名單的通知 .12423.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促進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126
浙江省政策篇
1.關于組織開展 2025年度高新技術企業更名、重大變化、異地搬遷申報工作的通知..· .1322.關于征集浙江省工業節能降碳節水工藝、技術、裝備和工程解決方案服務商(2025版)及動態管理的通知. :1363.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關于組織開展2025年“浙江制造精品”選工作的通知. :1404.浙江省科學技術廳關于組織申報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2025年度中奧政府間產學研合作項目的通知1435.浙江省科學技術廳關于公布 2025 年度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目錄的通告1456.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關于組織開展2025年全國質量標桿典型經驗征集工作的通知. 147
7.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浙江監管局關于印發浙江省首臺(套)產品推廣應用指導目錄(2025年版)的通知1508.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浙江日報報業集團關于征集浙江省歷史經典產業傳承創新發展優秀案例的通知... .1519.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等五部門關于公布建筑業領域 2024 年浙江省企業技術中心名單的通知.. .15510.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等四部門關于公布制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領域2024年浙江省企業技術中心名單的通知. ..15611.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 浙江省財政廳 浙江省農業農村廳浙江省文化廣電和旅游廳 關于公布 2024 年浙江省歷史經典產業 傳承創新工作室名單的通知..· 15712.關于2025年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項目的公示.. 15913.關于2024年度第二批外資政策支持名單的公示... :16214.關于全省縣域商業體系建設2024年度項目調整和2025年度項目入庫聯審結果的公示.. .16415.關于2024年度“浙江出口名牌”(跨境電商)名單的公示...16516.浙江省知識產權局關于征集知識產權護航戰略科技力量行動重點服務對象的通知.. .168
溫州市政策篇
1.關于開展 2025年度溫州市高新技術企業研究開發中心備案的通知172.溫州市商務局關于組織開展2025年商務獎補項目(第一批)申報工作的通知, .1773.關于開展 2025年第一期甌海區科創指數貸貼息申報工作的通知1824.2025年甌海區家電、家居、3C數碼和電動自行車商戶參與以舊換新活動的申報指南.. .1835.溫州市2025年度第一批創新型中小企業評價結果公示........1886.溫州市商務局關于2024年生產型自營進出口前50強企業名單的公示 1897.關于2024年度“溫州出口名牌”名單的公示. 1928.溫州市甌海區人民政府關于下達2025年溫州市甌海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通知. 194
國家級政策篇
1.三部門關于2024年度享受增值稅加計抵減政策的先進制造業企業名單制定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
工信廳聯財函〔2024]24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財政廳(局),國家稅務總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稅務局:
為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政府工作報告》部署要求,通過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制造業發展,做好2024年度享受增值稅加計抵減政策的先進制造業企業名單(以下簡稱2024年度名單)制定工作,根據《財政部稅務總局關于先進制造業企業增值稅加計抵減政策的公告》(財政部稅務總局公告2023年第43號)有關規定,現將相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本通知所稱名單是指財政部、稅務總局2023年第43號公告中提及的享受增值稅加計抵減政策的先進制造業企業名單。先進制造業企業是指高新技術企業(含所屬的非法人分支機構,以下簡稱分支機構)中的制造業一般納稅人。高新技術企業是指按照《科技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修訂印發〈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的通知》(國科發火[2016]32號)規定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
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以下稱地方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會同同級科技、財政、稅務部門確定名單。
(一)進入2024年度名單的企業,應在2024年內具備高新技術企業資格,且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企業從事制造業業務相應發生的銷售額合計占全部銷售額比重 50% (不含)以上,全部銷售額及制造業產品銷售額均不含增值稅。制造業行業屬性判定請參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一2017)中“制造業”門類(C類)。
(二)對于企業委托外部進行生產加工,本身不從事產品的生產加工,相關銷售額不計入制造業產品銷售額;受托企業滿足本通知相關規定的情況下,受托企業的加工費可計入從事制造業業務相應發生銷售額。
(三)企業登陸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提交申請材料,一次申報且審核通過后按規定時限享受政策。
三、企業申報時間
(一)對于已在《2023年度享受增值稅加計抵減政策先進制造業企業名單》中,且當前高新技術企業資格仍有效的企業,于2024年6月30日起暫停享受政策。擬繼續申請進入2024年度名單的,可于2024年7月起的每月1日至10日提交申請,截止時間為2025年4月10日。(二)新申請進入2024年度名單的企業,可于2024年9月起的每月1日至10日提交申請,截止時間為2025年4月10日。
四、政策享受時限
(一)高新技術企業資格在2024年全年有效的企業,享受政策時間為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4月30日。
(二)高新技術企業資格在2024年內到期,且未在2024年內取得新的高新技術企業資格的企業,享受政策時間為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三)高新技術企業資格在2024年內到期,并在2024年內取得新的高新技術企業資格的企業,享受政策時間為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4月30日。
(四)2024年新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享受政策時間為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4月30日。
五、分支機構申請享受政策,由總公司一并填報相關信息。在總公司具備高新技術企業資格且所屬行業為制造業的情況下:
(一)對于增值稅匯總納稅企業,由總公司匯總計算分支機構銷售額及比重,分支機構不單獨享受政策,總公司所在地的地方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會同同級科技、財政、稅務部門按照本通知規定,確定總公司能否享受政策。
(二)對于非增值稅匯總納稅,且分支機構所屬行業為制造業的企業,總公司和分支機構分別計算銷售額及比重,總公司和分支機構所在地的地方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會同同級科技、財政、稅務部門按照本通知規定,分別確定總公司和分支機構能否享受政策。
六、地方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應與同級科技、財政、稅務部門暢通信息共享渠道,健全工作協同機制,簡化企業納稅申報流程,認真做好組織實施,確保政策穩妥推進、精準落實到位。
(一)地方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可組織下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會同同級科技、財政、稅務部門對企業申報信息進行審核和名單推薦。
(二)地方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對企業是否從事制造業行業、科技部門或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按職責對企業高新技術企業資格(以高新技術企業證書為準)、稅務部門對企業銷售數據及是否為一般納稅人等情況進行復核,對復核不通過企業應注明理由。
(三)地方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原則上于2024年7月起每月底前將通過的企業名單推送稅務部門,地方稅務部門原則上于2024年8月起每月底前將政策執行情況及減稅成效反饋地方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
七、企業發生更名、整體遷移或與認定條件有關重大變化的,應根據國科發火[2016]32號文件相關要求向所在地區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機構報告相關情況并辦理手續,并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完成相關信息變更后再申請享受政策,同時向地方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說明情況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由地方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會同同級科技、財政、稅務部門確定企業發生變更情形后是否符合繼續享受政策的條件。完成整體遷移的企業,在遷入地重新申報享受政策。
八、申報企業按照“自愿申報、真實發生、相關材料留存備查”原則,對所提供材料和數據的真實性負責,承諾如出現失信行為,接受有關部門按照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處理。地方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會同同級科技、財政、稅務部門按職責分工對名單內企業加強日常監管。在監管過程中,如發現企業存在以虛假信息獲得減免稅資格,稅務部門應追繳已享受的減免稅款,并按照稅收征收管理法的有關規定處理。對因被取消高新技術企業資格等原因不再符合享受政策條件的企業,地方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形成不再享受政策企業名單并推送同級稅務部門,名單內企業自不符合政策條件之月起不再享受政策。
附件:
1.2024年度先進制造業企業增值稅加計抵減政策申報表.wps
2.2024年度享受增值稅加計抵減政策先進制造業企業名單.wps
3.不再享受先進制造業企業增值稅加計抵減政策名單.wps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國家稅務總局辦公廳2024年6月24日
2.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組織開展金磚國家產業合作案例征集工作的通知
工信廳外函〔2025]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六次會唔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推動創新金磚、綠色金磚建設,促進“大金磚合作”高質量發展,現組織開展金磚國家產業合作案例征集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推薦方向
請緊密圍繞推進新型工業化,結合推進“創新金磚”“綠色金磚”建設,推薦2018年至今,我國企業、研究機構、商協會、產業園區等主體與金磚國家在產業科技創新、產業鏈供應鏈合作、產業綠色低碳轉型、中小企業、數字技術應用與發展、智能制造與機器人、人工智能、綠色礦產、醫藥產業等領域高質量“引進來”和高水平“走出去”的國際合作成功經驗和典型項目。
相關案例應具有較強的示范價值,重點推薦采用新技術、新模式開展務實合作,有效推動產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并對金磚國家間政策協調、技術創新、人才培養起到積極促進作用的合作項目。
二、基本要求
(一)案例要客觀真實,不存在虛假夸大陳述。
(二)案例應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及相關政策要求,遵循參與主體自愿原則,可對外公開。
(三)案例應符合我對外合作總體戰略方向和政策導向,體現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金磚精神,突出供需對接、產業升級、結構優化、模式創新等方面實踐和成效。
(四)案例應具有較強的創新性、代表性、示范性和實效性,兼顧社會效應與經濟效應,具有較強的借鑒意義和推廣價值。
(五)案例申報材料應重點突出、表述準確、邏輯清晰,資料詳實,圖文并茂,能夠充分展現案例主要內容和特色亮點。
三、推薦程序
(一)各地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負責組織開展本地區案例推薦工作,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推薦案例數量不超過5個,計劃單列市推薦數量不超過3個。
(二)推薦單位負責組織填寫《金磚國家產業合作案例申報書》(附件 1,如有圖表、圖片、視頻等有助于更好宣介案例的資料可一并提供)《金磚國家產業合作案例推薦匯總表》(附件2),審核后于2025年4月25日前報送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際合作司),電子版發送至dic@cietc. org. cn.
(三)工業和信息化部將組織選并編制《金磚國家產業合作案例集》,于2025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伙伴關系論壇期間發布并展示宣介。
附件:1.金磚國家產業合作案例申報書.docx

2.金磚國家產業合作案例推薦匯總表.docx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2025年1月3日
3.國家知識產權局辦公室關于征集選2025年度專利轉化運用優秀案例的通知
國知辦函運字[2025]4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知識產權局,各地方有關中心;國家知識產權局局機關各部門,專利局各部門,商標局,局其他直屬單位、各社會團體:
為深入推進落實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方案(2023—2025年)》,及時總結推廣促進專利轉化運用的優秀做法和典型經驗,充分發揮優秀案例示范引領作用,形成更多有利于促進專利轉化運用的長效機制,決定于2025年繼續組織開展專利轉化運用優秀案例征集選活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征集范圍
各級參與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主管部門(以下簡稱各級主管部門)、高校和科研機構、企業、服務機構在落實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重點任務、持續推動轉化運用過程中的優秀做法和創新舉措,特別是在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實施以來取得的標志性成果或重大突破進展的典型案例。
二、案例內容和征集時間
案例應圍繞推進專利轉化運用,對創新工作方式方法、解決現實問題、典型經驗做法、取得實際效果等,進行重點描述,充分體現創新性、實效性和示范性,具有普遍的指導借鑒意義。案例應真實、準確、完整、簡潔,適宜公開(各類案例報送模板見附件1一3)。本次案例征集選分三批開展。
(一)第一批遵選專利產業化優秀案例。主要圍繞高校和科研機構、產業鏈龍頭企業、中小企業等創新主體推進專利產業化的探索實踐,聚焦創新舉措、路徑方法和取得的實效,征集截止日期為 2025年2月21日。
(二)第二批遵選服務機構促進專利產業化優秀案例。主要圍繞各類服務機構促進專利產業化開展的工作實踐,以及圍繞供需匹配、路演推介等活動的組織實施,聚焦服務模式創新、典型經驗做法和取得的實效,征集截止日期為2025年7月18日。
(三)第三批選專利產業化優秀案例和各級主管部門組織推進專利轉化運用工作優秀案例。專利產業化優秀案例的主要內容要求與前述第一批相同。各級主管部門組織推進專利轉化運用工作優秀案例主要圍繞各級主管部門在組織實施專項行動、推進專利產業化、打通轉化關鍵堵點、構建良好服務生態、促進專利轉化運用過程中,形成的有利于技術成果轉化、形成專利轉化運用長效機制的創新方法、創新成果和典型做法,報送案例,征集截止日期為 2025年9月19日。
三、選過程
各省級知識產權局統籌組織本地區優秀案例的推薦報送工作。國家知識產權局有關部門單位也可根據工作中掌握的情況推薦報送。推薦單位各批案例每類報送數量原則上不超過5件。所有申報案例均應
通過推薦單位報送,未經推薦的單位或個人直接報送的案例原則上不予受理。
國家知識產權局將組織對案例開展評審,會同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推進機制組成部門,分批遵選出優秀案例并公開發布和推廣。優秀案例成果將作為專利轉化運用工作評價、監測、分析的重要依據。
四、有關要求
(一)請推薦單位認真做好案例征集的組織工作,提高案例報送質量。推薦單位可結合工作實際,創新開展本地區專利轉化運用優秀案例征集,同時注意積累并及時報送相關宣傳素材,便于開展宣傳推廣。
(二)請推薦單位在各批案例征集截止日前,將案例匯總表(見附件 4)和全部案例(以上文件均需電子版和加蓋公章后的 PDF 掃描件)匯總在一個壓縮包內發送至聯系郵箱:zhyy@cnipa.gov.cn,郵件標題和壓縮包按照“專利轉化運用優秀案例報送(推薦單位 ^+ 批次)”命名。
附件:1.2025年度優秀案例報送表(專利產業化)2.2025年度優秀案例報送表(服務機構促進專利產業化)3.2025年度優秀案例報送表(各級主管部門組織推進專利轉化運用工作)
4.2025年度優秀案例匯總表
國家知識產權局辦公室2025年1月22日
4.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組織推薦2025年度中外中小企業合作區的通知
工信廳企業函【2025]6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中小企業主管部門:
根據《中外中小企業合作區管理暫行辦法》(工信部企業〔2024]168號,以下簡稱《暫行辦法》),現就組織推薦2025年度中外中小企業合作區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按照自愿申報原則,由地市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為申報主體,填寫《中外中小企業合作區申報表》,提交申報表中要求的佐證材料,報送至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中小企業主管部門(以下統稱省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
二、省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負責受理申報材料并進行初審,組織實地抽查,在符合《暫行辦法》認定標準的基礎上(中西部、東北地區可適當放寬),擇優選在開放合作方面具有較強示范效應的中外中小企業合作區推薦至我部。
三、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推薦數量不超過2個,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推薦數量不超過1個。對超過報送數量的,一律不予受理。
四、如發現虛假申報或隱瞞違法違規行為的,一經查實,立即取消其申報資格。
五、請各省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于2025年7月31日前將加蓋公章的《中外中小企業合作區申報表》(附件1)、《2025年度中外中小企業合作區推薦匯總表》(附件2)各一式3份及電子版光盤1份,通過郵政特快專遞(EMS)寄送至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局(北京市西長安街13號,100804)。
附件:1.中外中小企業合作區申報表2.2025年度中外中小企業合作區推薦匯總表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2025年2月20日
附件1
中外中小企業合作區申報表
合作區名稱:
( xx (城市名)中小企業合作區)
所屬地區: 省 (區、市) 市 (區)
地市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蓋章):
合作區運營管理機構:
申報時間:
聯系人及聯系電話:
填報說明
1.申報單位應如實填報所附各表。如應設核心區,填報各數據以核心區數據為準。要求文字簡潔,數據準確、詳實。填報數據將依權限對相關部門和單位開放共享,僅供審核驗證和查閱用。
2.各必填欄目不得空缺,無相關情況時應填寫“無”;數據有小數時,保留小數點后2位。
3.合作區運營管理機構是指對合作區或核心區集中運營管理的產業園區管委會、園區運營企業或公共服務機構等法人主體,基礎建設單位不可作為合作區運營管理機構。
4.佐證材料包括主管部門、第三方機構出具的證明或申報主體自我聲明。
5.財務數據應以企業該年度會計報表期末數為準,單位采用人民幣。其中外商直接投資額、產品進出口貿易額按照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該年度的匯率進行換算。
6.未注明填報年度的,請填寫截止到2024年底的數據。
7.企業研發費用是指企業研發活動中發生的相關費用,具體按照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科技部《關于完善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15]119號)有關規定進行歸集。
8.未來五年中外中小企業合作區發展規劃中的發展目標依據《中外中小企業合作區暫行管理辦法》編制,要可考核,突出重點,分階段科學合理制定年度目標。
9.為確保文件信息的正確采集,填表時不得改變表格樣式。
一、基本情況
合作區名稱 | ||||
地市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 | ||||
聯系人 | 聯系方式 | |||
合作區運營管理機構 | ||||
聯系人 | 聯系方式 | |||
合作區占地規劃面積 | ||||
合作區主導產業 | ||||
近三年是否發生較大及以上質量、環境污 口是 染、生產安全等事故,重大及以上網絡安全 口否 和數據安全事件 | ||||
口是 是否存在嚴重失信、重大違法違規等行為 口否 | ||||
口是 是否定位在地市級行政區劃范圍內 | 口否 | |||
是否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行業發展規劃要求 | 口是 口否 | |||
是否有明確的四至范圍和功能規劃 | 口是 口否 | |||
近三年合作區企業年營業總收入及合作區內 中小企業營業收入占比(單位:億元) (提供相關佐證材料1:合作區入駐企業名 錄) | 合作區 營業總收入 | 合作區內中小企 業營業收入占比 | ||
2022年 | ||||
2023年 | ||||
2024年 | ||||
是否制定了發展規劃和年度工作方案 | 口是 口否 | |||
提供的服務是否實現了合作區內企業全覆蓋 (提供相關佐證材料2) | 口是 口否 |
二、未來五年合作區發展規劃
(不超過3000字,可另附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一、合作區基本概況
(合作區主導產業、重點合作國別(區域)和合作方向等)
二、合作區發展成效
(一)合作區發展具備的基礎及優勢
(二)落實對外開放政策及所在省(區、市)總體產業發展規劃情況
三、合作區未來五年發展規劃
(一)總體發展思路和目標
1.發展定位和目標
2.發展布局
(二)主要任務及重點工作
(合作區圍繞對外開放合作、創新能力、優質中小企業培育、管理服務效能等設定未來5年的主要任務和工作)
(三)落實舉措
(制定年度工作方案及可考核量化的任務和工作情況,以及構建落實機制、定期追蹤評估、責任分工、資源配置等)
四、其他
三、對外開放合作情況
年度 | 2022年 | 2023年 | 2024年 |
合作區外資或合資企業數量(家) | |||
合作區外商直接投資額增速(%) | |||
合作區出口貿易額增速(%) | |||
與合作區簽署相關合作協議的海外政 府機構、投資促進機構、商協會、產 業園區等數量(個) (提供相關佐證材料 3) | |||
合作區與海外園區或機構建立穩定務 實合作機制情況 (簡要描述,100字以內) | |||
合作區及合作區企業(不含外資、合 資企業)設立海外機構以及聯絡站數 量(個) (提供相關佐證材料 4) | 2022年 | 2023年 | 2024年 |
合作區常態化開展對外交流情況 (提供相關佐證材料5) | 口開展了國際市場開拓 口開展了國際技術合作 口開展了國際人才交流 口開展了企業產品、服務、品牌等境外宣傳 口開展了國際產業合作交流 其他 |
四、創新能力情況
年度 | 2022年 | 2023年 | 2024年 |
合作區中小企業研發經費年均增速(%) | |||
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工程 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科技企業孵 化器、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制造業創新 中心等) (提供相關佐證材料6) | 國家級創新平數量: 合作區創新平臺建設情況(主要包括技術創臺名稱及數量 | 個 名稱: | |
省級創新平臺數量: 名稱及數量 | 個 名稱: | ||
合作區海外研發機構設立情況 (提供相關佐證材料7) | 數量:個 名稱: | ||
合作區中小企業有效發明專利數量年均增速 (%) (提供相關佐證材料8) | 2022年 | 2023年 | 2024年 |
合作區中小企業國際發明專利(PCT)數量 (個) (提供相關佐證材料9) | |||
合作區在促進創新方面采取的措施和舉措 (簡要描述,不超過200字) |
五、優質中小企業培育情況
口建立了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庫 口具有支持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相關舉措 合作區促進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情口具有支持中小企業綠色化發展的相關舉措 況 口具有支持企業強鏈補鏈延鏈相關工作舉措 (提供相關佐證材料10) 口具有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的工作舉措 口具有支持中小企業引進高層次人才的工作舉措 其他 | |
合作區開展優質中小企業培育采取 的措施和舉措(簡要描述,不超過 300字) (提供相關佐證材料11) | |
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 合作區優質中小企業數量 (提供相關佐證材料12) | 總數量: |
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總數量: | |
總數量: 家 |
六、管理服務效能
(提供相關佐證材料13) | 口設立了合作區運營管理機構 口合作區管理服務能夠采用數字化管理手段提高管 理效率 運營管理設立以及服務機構引入情況口合作區行政審批服務高效,配套設施完備,管理 機制完善和運行機制成熟 口引入了國際化服務機構 口引入了中小企業公共服務機構 口其他 |
跨境貿易投資合作服務情況 (提供相關佐證材料14) | 口具有支持跨境貿易投資的相關舉措 口進出口通關服務效率高 口能夠推動暢通國際物流通道,具備物流站場周邊 配套服務支撐 口能夠快速響應解決企業在跨境貿易方面的問題 口企業境外投資及外商投資等政策服務精準到位 口能夠推動金融機構等服務跨境貿易投資 口其他 |
企業服務開展情況 (提供相關佐證材料15) | 口提供政策宣貫方面服務 口提供市場開拓方面服務 口提供合規經營方面服務 口提供人才引進方面服務 口提供創業創新、技術、科技成果轉化方面服務 口提供知識產權保護方面服務 口提供質量品牌、商標注冊方面服務 口提供數字化轉型方面服務 口提供融資促進方面服務 口提供財稅、法律指導方面服務 口提供標準制定、檢驗檢測認證方面服務 口提供集約采購、產業鏈配套方面服務 口提供節能診斷服務 口提供投訴處理服務 口其他 |
七、真實性聲明及推薦意見
果。 真實性聲明 | 本單位承諾此次申報合作區的申請材料(包括附件資料)均真實、合 法。如有不實之處,本單位愿意負相應法律責任,并承擔由此產生的一切后 地市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公章): |
省級中小企 業主管部門 推薦意見 | 推薦單位(公章): 年月日 |
5.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開展2025年印染行業規范企業公告申報工作的通知
工信廳消費函〔2025]6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
為推動印染行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根據《印染行業規范條件(2023版)》(工業和信息化部2023年第35號公告)和《印染企業規范公告管理辦法》有關規定,現組織開展2025年印染行業規范企業公告申報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以下統稱各地工業主管部門)負責組織轄區印染企業申報和初審工作。
二、印染企業自愿提出公告申請,參照《印染企業規范公告申請書》(附件1,以下簡稱《申請書》)中《企業符合規范條件情況自查表》進行自查,滿足各項條件后,按照《印染企業規范公告申請書填報指南》(附件2)如實填報并提供相應材料。
三、企業申請材料中,涉及環保的情況提供 2024年至申報時的相關數據及材料,其它部分情況提供2024年度相關數據及材料。
四、各地工業主管部門嚴格按照《申請書》附表4(各地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審核意見表)要求,對申請公告企業的相關情況進行逐條核實(申請材料核查及現場查驗),并就擬上報企業2024年以來是否有超標排放、環境違法等情況函詢省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上報申請材料時請將函詢情況附后),必要時可赴現場或委托市縣級相關部門對申報企業進行核查。
五、各地工業主管部門將符合申報要求的企業申請材料(一式兩份)于4月25日前報我部(消費品工業司)。申請材料電子版發chenxuan@miit.gov.cn 或刻錄光盤隨紙質材料寄送。
附件:1.印染企業規范公告申請書.docx2.印染企業規范公告申請書填報指南.docx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2025年2月20日(聯系電話:消費品工業司 010-68205660,填報咨詢 15501050231)
6.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開展2025年家庭安全應急重點產品行業規范公告申報工作的通知
工信廳安全函〔2025】85號
根據《家庭安全應急重點產品行業規范條件(2025版)》和《家庭安全應急重點產品行業規范公告管理辦法》(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告2025年第3號,以下分別簡稱《規范條件》和《管理辦法》)有關要求,現組織開展 2025年家庭安全應急重點產品行業規范公告申報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以下統稱省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負責組織本地區企業申報和初審工作。
二、家庭安全應急重點產品生產企業自愿申報,登錄“安全應急裝備產業申報系統”
(https://safetybigdata.miit.gov.cn/sibdp-web/),注冊后填寫《家庭安全應急重點產品生產企業規范公告申請書》(見附件),并提供相關佐證材料。申報企業需對所提供全部材料的真實性負責。申報起始時間為3月20日,截止時間為4月15日。
三、省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于5月 10日前使用專用的賬號登錄申報系統,嚴格按照《規范條件》和《管理辦法》要求,對企業申請材料進行初審(必要時可進行現場核驗),并在申報系統中填寫審核意見。
四、省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從申報系統下載主管部門審核意見表和推薦匯總表模板,對于審核通過的企業填寫相關信息后加蓋公章,于5月20日前報送至工業和信息化部(安全生產司,北京市西城區西長安街13號)。
附件:家庭安全應急重點產品生產企業規范公告申請書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2025年3月11日
(聯系人及聯系方式:劉思博010-682053851iusibo@miit. gov. cn)
7.關于征集2025年國家工業節水工藝、技術和裝備的通知
工信廳聯節函〔2025]79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水行政主管部門,有關行業協會,有關中央企業: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節約用水條例》,加快先進節水工藝、技術、裝備研發和應用推廣,提升工業用水效率,現啟動 2025年國家工業節水工藝、技術和裝備征集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征集要求
(一)申報對象及要求
鋼鐵、石化化工、紡織染整、造紙、食品、皮革、制藥、建材、有色金屬、機械、煤炭、電力等行業和數據中心等重點領域節水工藝、技術和裝備供應單位。申報單位近三年內無違法違規記錄、未列入企業經營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失信名單。
(二)征集范圍
高耗水生產工藝替代、高效冷卻或洗滌、非常規水利用、用水智能管控、節水減污降碳協同等方向,以及適用于黃河流域、京津冀等嚴重缺水地區和長江經濟帶等水環境敏感等地區的節水工藝、技術和裝備。
1.高耗水生產工藝替代。主要指將高耗水生產工藝替換為更節水或低水耗的新工藝,以減少水資源使用和浪費。
2.高效冷卻或洗滌。主要指以較少水耗實現高效、環保洗滌或通過循環利用等方式達到冷卻效果等。
3.非常規水利用。主要指利用再生水、集蓄雨水、海水及海水淡化水、礦坑(井)水、微咸水等非常規水替代常規水用于工業生產。
4.用水智能管控。主要指利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提升工業用水數字化管理水平,實現高效用水。
5.節水減污降碳協同。主要指采用節水減污和溫室氣體減排協同控制等手段,推動不同水質特點廢水協同處理。
(三)征集類別
主要分為研發類、產業化示范類和推廣應用類。
1.研發類:指通過自主研發、技術引進、集成創新等方式,實現重大技術突破、已有階段性成果、節水效果明顯、知識產權明晰,并經用戶初步驗證的工藝、技術和裝備。
2.產業化示范類:指技術基本成熟、知識產權明晰、節水效果顯著、推廣應用前景廣闊、已具備應用基礎條件但尚未實現產業化的重大關鍵工藝、技術和裝備。
3.推廣應用類:指技術成熟、裝備性能穩定、節水效果好、知識產權明晰、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目前已有成熟應用案例,技術普及率相對較低,但已實現產業化生產的工藝、技術和裝備。
二、申報程序
(一)組織申報
請省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會同水行政主管部門組織本地區工業節水工藝、技術、裝備研發和生產單位,通過“工業節能與綠色發
展管理平臺”(https://green.miit.gov.cn)分類填報《工業節水工藝、技術和裝備申報書》(附件1、2、3),并上傳相關支撐材料。
(二)匯總推薦
省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會同水行政主管部門通過平臺對申報材料進行匯總、審核后,形成推薦意見,填寫“工業節水工藝、技術和裝備推薦匯總表”(附件4),于2025年6月30日前通過“工業節能與綠色發展管理平臺”提交。請有關全國性行業協會、中央企業參照前述程序,分別組織本行業、本集團開展申報。《國家鼓勵的工業節水工藝、技術和裝備目錄(2023年)》中的工藝、技術、裝備關鍵核心指標有更新的,需重新提交申報材料。
(三)評審及發布
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水利部組織專家對前一批入選和本年度新推薦的工藝、技術、裝備進行評審,遂選 2025 年度國家工業節水工藝、技術和裝備,按程序對外公布。各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和水行政主管部門應加大國家工業節水工藝、技術和裝備的宣傳推廣力度,對工業節水設備更新、技術改造給予支持。
三、聯系方式
(一)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聯系人:王炳龍電話:010-68205358傳真:010-68205337郵箱:jsc@miit.gov.cn(二)水利部全國節約用水辦公室聯系人:黃一凡電話:010-63202246傳真:010-63203254郵箱:qgjsbcyc@mwr.gov.cn
附件:
1.工業節水工藝、技術和裝備申報書(研發類).wps
2.工業節水工藝、技術和裝備申報書(產業化示范類).wps
3.工業節水工藝、技術和裝備申報書(推廣應用類).wps
4.工業節水工藝、技術和裝備推薦匯總表.doc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水利部辦公廳2025年3月4日
8.兩部門關于公布2024年度智能體育典型案例的通知
工信廳聯電子函〔2025]6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體育主管部門:
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國家體育總局辦公廳關于征集2024年度智能體育典型案例的通知》(工信廳聯電子函[2024]330號),經企業自主申報、地方推薦、專家評審、網上公示及復核,確定了100項2024年度智能體育典型案例(名單見附件),現予以公布。
請各地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體育主管部門結合本地區實際,在技術創新、應用落地、政府服務等方面對入選案例加大支持力度,推動優秀成果規模化應用。
附件:2024年度智能體育典型案例名單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國家體育總局辦公廳2025年2月25日
附件
2024年度智能體育典型案例名單
全民健身領域 | ||||
序號 | 項目名稱 | 牽頭申報單位 | 申報方向 | 推薦地區 |
1 | 面向體育健身的VR運 動平臺研發與產業應用 | 廣州卓遠虛擬現實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虛擬現實運動設備 | 廣東省 |
2 | 樂動天下虛擬體育大賽 及智能健身系統 | 樂動天下(北京)體 育科技有限公司 | 虛擬現實運動設備 | 北京市 |
3 | 賽艇比賽模擬系統 | 沈陽城市學院 | 虛擬現實運動設備 | 遼寧省 |
4 | VR數智體育教育融合 平臺 | 青島虛擬現實研究 院有限公司 | 虛擬現實運動設備 | 青島市 |
5 | 虛擬現實技術在數字體 育教育中的創新應用 | 新次元(深圳)文旅 技術有限公司 | 虛擬現實運動設備 | 深圳市 |
6 | 虛擬跆拳道設備 | 拳跆空(上海)體育 經紀發展有限公司 | 虛擬現實運動設備 | 上海市 |
7 | 虛幻空間元宇宙體育競 技 | 福州威阿信息科技 有限公司 | 虛擬現實運動設備 | 福建省 |
8 | 基于AI和云原生的智能 陪練應用—《天天八 段錦》 | 咪咕互動娛樂有限 公司 | 運動健身APP及平臺 | 江蘇省 |
9 | “茵戰”數智化足球泛娛 樂平臺 | 簡極科技有限公司 | 運動健身APP及平臺 | 廈門市 |
10 | 華為運動健康APP平臺 | 華為終端有限公司 | 運動健身APP及平臺 | 廣東省 |
11 | 北京健身地圖 | 北京動網天下科技 有限公司 | 運動健身APP及平臺 | 北京市 |
12 | 步道樂跑校園智慧體育 平臺 | 樂跑體育互聯網(武 漢)有限公司 | 運動健身APP及平臺 | 湖北省 |
13 | 山東省體衛融合綜合服 務平臺 | 山東省體育科學研 究中心 | 運動健身APP及平臺 | 山東省 |
14 | “每日瑜伽"APP | 西安瑜樂文化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 | 運動健身APP及平臺 | 陜西省 |
15 | “群體通"智慧體育服務 平臺 | 廣州市群眾體育指 導中心 | 運動健身APP及平臺 | 廣東省 |
16 | HUAWEIResearch 研究 開放平臺 | 華為終端有限公司 | 運動健身APP及平臺 | 廣東省 |
17 | 九江全民體育健身一網 通平臺 | 九江聯凱網絡科技 有限公司 | 運動健身APP及平臺 | 江西省 |
18 | MOVE+每步健康數字 化服務平臺 | 每步科技(上海)有 限公司 | 運動健身APP及平臺 | 上海市 |
19 | 運動健競系統平臺 | 江西廣電數創融媒 文化科技發展有限 公司 | 運動健身APP及平臺 | 江西省 |
20 | “漢運動”武漢體育數字 服務平臺 | 智慧體育產業發展 (武漢)有限公司 | 運動健身APP及平臺 | 湖北省 |
21 | 體育商業智能和數據軟 件與服務 | 重慶勤鳥圈科技有 限公司 | 運動健身APP及平臺 | 重慶市 |
22 | 智慧訓練器材全場景解 決方案 | 山東英吉多體育科 技有限公司 | 智能健身器材 | 山東省 |
23 | PH100系列商用智能力 量訓練康復設備及解決 方案 | 廣州源動智慧體育 科技有限公司 | 智能健身器材 | 廣東省 |
24 | 舒華智能室外健身房 | 舒華體育股份有限 公司 | 智能健身器材 | 福建省 |
25 | 威爾特智慧康養健身產 業鏈 | 河北威爾特體育用 品有限公司 | 智能健身器材 | 河北省 |
26 | IMBODY 智能力量健身 | 數智引執(履)運 | 智能健身器材 | 廈門市 |
27 | 好家庭室外智能體測健 身器材 | 山東好家庭公共體 育設施制造有限公 司 | 智能健身器材 | 山東省 |
28 | 凱普全民健身智慧體育 解決方案 | 杭州凱普體育器材 有限公司 | 智能健身器材 | 浙江省 |
29 | 宇樹健身泵PUMP | 杭州宇樹科技有限 公司 | 智能健身器材 | 浙江省 |
30 | 森之高科智能體測產品 | 沈陽森之高科科技 有限公司 | 智能健身器材 | 遼寧省 |
31 | 基于AI視頻分析的全民 健身鍛煉數據采集終端 | 天津圣智體育科技 有限公司 | 智能健身器材 | 天津市 |
32 | 中小學智慧操場測訓系 統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 學中心人工智能研 | 智能運動可穿戴設備 | 安徽省 |
究院(安徽省人工智 | ||||
健康運動智能手表 | 能實驗室) 深圳市微克科技股 | 智能運動可穿戴設備 | 深圳市 | |
33 34 | 光粒AR智能泳鏡專供 | 份有限公司 光粒(松陽)科技有 | 智能運動可穿戴設備 | 浙江省 |
35 | 基地項目 基于北斗和5G的競賽 | 限公司 武漢齊物科技有限 | 智能運動可穿戴設備 | 湖北省 |
36 | 級騎行智能終端 數字緩震運動鞋智能制 造系統 | 公司 蘇州博理新材料科 技有限公司 | 智能運動可穿戴設備 | 江蘇省 |
37 | 智能雙足傳感器 | 浙江駝鳥足球文化 發展有限公司 | 智能運動可穿戴設備 | 浙江省 |
38 | 自行車運動可穿戴智能 感知系統 | 天津市飛鴿集團有 限公司 | 智能運動可穿戴設備 | 天津市 |
序號 | 項目名稱 | 牽頭申報單位 | 申報方向 | 推薦地區 |
1 | 智能乒乓球數據分析系 統(TTR) | 北京瑞蓋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 | 智能體育比賽設備 | 北京市 |
2 | 籃球運動表現智能分析 系統 足球比賽智能視頻助理 | 上海商湯智能科技 有限公司 | 智能體育比賽設備 | 上海市 |
3 | 裁判(VAR)及虛擬越 位線系統 | 北京瑞蓋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 | 智能體育比賽設備 | 北京市 |
4 | 開放式跳繩數據采集系 統 | 安徽奪冠體育科技 有限公司 | 智能體育比賽設備 | 安徽省 |
5 | 基于大模型的數智融合 平臺 | 貴州村超品牌管理 有限公司 | 智能體育比賽設備 | 貴州省 |
6 | InnoMotionAI賽事轉播 升級方案 | 上海商湯智能科技 有限公司 | 智能體育比賽設備 | 上海市 |
7 | 個性化定制雪車項目專 用頭盔關鍵技術 | 廣東科恒科技有限 公司 | 智能體育比賽設備 | 廣東省 |
8 | 文心體育:3D+AI跳水 輔助訓練系統 | 北京百度網訊科技 有限公司 | 智能體育訓練設備 | 北京市 |
9 | 游泳運動智能測量與數 字訓練系統 | 北京航天時代光電 科技有限公司 | 智能體育訓練設備 | 北京市 |
10 | 智慧拳擊技戰術分析解 決方案 | 清華大學 | 智能體育訓練設備 | 北京市 |
11 | 游泳全程50米3D智能 采集與AI量化分析軟硬 件系統 | 上海體育大學 | 智能體育訓練設備 | 上海市 |
12 | 智能動作分析系統的研 發與應用 | 上海體育科學研究 所(上海市反興奮劑 中心) | 智能體育訓練設備 | 上海市 |
13 | 超級系列乒乓球智能發 球機 | 廣州雙魚體育用品 集團有限公司 | 智能體育訓練設備 | 廣東省 |
14 | 競速類滑冰項目智能冰 場輔助訓練系統 | 黑龍江省體育科學 研究所 | 智能體育訓練設備 | 黑龍江省 |
15 | 射箭項目心理生物反饋 系統 | 北京市體育科學研 究所 | 智能體育訓練設備 | 北京市 |
16 | 智能體育機器人 | 上海創屹科技有限 公司 | 智能體育訓練設備 | 上海市 |
17 | 速度與力量反饋系統 2.0 | 舒華體育股份有限 公司 | 智能體育訓練設備 | 福建省 |
18 | 智能化低氧呼吸訓練系 統 | 合肥恒誠智能技術 有限公司 | 智能體育訓練設備 | 安徽省 |
19 | 智能多關節等速訓練與 評估康復機器人 | 山東澤普醫療科技 有限公司 | 智能運動康復設備 | 山東省 |
20 | 基于AI大模型的肌骨疼 痛解決方案 | 西安維塑智能科技 有限公司 | 智能運動康復設備 | 陜西省 |
21 | 智慧康復運動全場景解 決方案 | 山東英吉多健康產 業有限公司 | 智能運動康復設備 | 青島市 |
體育設施領域 | ||||
序號 | 項目名稱 | 牽頭申報單位 | 申報方向 | 推薦地區 |
1 | 冰壺機器人對戰平臺 | 哈工大鄭州研究院 | 智能冰雪運動設施 | 河南省 |
2 | VR智能滑雪訓練設備 | 趣玩兒(天津)體育 科技有限公司 | 智能冰雪運動設施 | 天津市 |
3 | 基于5G-A新技術的熱 氣球飛行項目 |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 廣東有限公司清遠 分公司 | 智能戶外運動設施 | 廣東省 |
4 | 中新南京生態科技島智 慧賽道 | 南京泰博體育科技 有限公司 | 智能戶外運動設施 | 江蘇省 |
5 | AI武術(18項)訓練互 動終端 | 貝塔智能科技(北京) 有限公司 | 智能戶外運動設施 | 北京市 |
6 | 海洋超遠距離智慧海釣 5G無線上網終端設備 | 福建金石電子有限 公司 | 智能戶外運動設施 | 福建省 |
7 | 智能跑步評估系統 |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 公司沈陽空氣動力 研究所 | 智能戶外運動設施 | 遼寧省 |
8 | 陜西智道 | 互健智能科技集團 有限公司 | 智能戶外運動設施 | 陜西省 |
9 | 好家庭室外智能健身房 | 哈爾濱好家庭體育 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智能戶外運動設施 | 黑龍江省 |
10 | 室外智能健身房 | 山東泰山體育器材 有限公司 | 智能戶外運動設施 | 山東省 |
11 | 高爾夫尊城市高爾夫球 場示范項目 | 高爾夫尊(天津)城 市球場管理有限公 司 | 智能體育場館設施 | 天津市 |
12 | 賽事直播一體機 | 北京百度網訊科技 有限公司 | 智能體育場館設施 | 北京市 |
13 | 巨巖賽時智慧場館運行 管控平臺 | 杭州巨巖欣成科技 有限公司 | 智能體育場館設施 | 浙江省 |
14 | SmartShotAI網球運動 影像系統 | 橙獅體育有限公司 | 智能體育場館設施 | 上海市 |
15 | 咕鴿超館系統—社區 智慧健身中心解決方案 | 江西咕鴿體育科技 有限公司 | 智能體育場館設施 | 江西省 |
16 | 蘇州奧體中心數字李生 安全保障指揮系統 | 蘇州奧體中心 | 智能體育場館設施 | 江蘇省 |
其他領域 | ||||
序號 | 項目名稱 | 牽頭申報單位 | 申報方向 | 推薦地區 |
華為WATCHD系列手 表 | 華為終端有限公司 | 智能體醫融合產品 | 廣東省 | |
2 | 智護未來:3D打印智能 矯形器創新解決方案 | 武漢聯影智融醫療 科技有限公司 | 智能體醫融合產品 | 湖北省 |
3 | 柔性一體穿戴式心電在 心血管慢病防治中的應 用 | 武漢聯影智融醫療 科技有限公司 | 智能體醫融合產品 | 湖北省 |
4 | 青少年脊柱健康無感智 能監護系統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 學中心人工智能研 | 智能體醫融合產品 | 安徽省 |
究院(安徽省人工智 能實驗室) | ||||
5 | “卒”不及防,“智”立而行 —基于“健康中國”視 域下腦卒中患者步行能 力智能康復解決方案 | 重慶市江北區中醫 院 | 智能體醫融合產品 | 重慶市 |
6 | “神工-神行"腦機接口神 經肌骨耦合驅動下肢外 骨骼康復訓練系統 | 天津大學 | 智能體醫融合產品 | 天津市 |
7 | 步行輔助機器人 | 山東欣悅健康科技 有限公司 | 智能體醫融合產品 | 山東省 |
8 | 基于紅外熱成像運動損 傷評估系統 | 匠影(上海)智能科 技有限公司 | 智能體醫融合產品 | 上海市 |
9 | 基于視覺感知的智慧體 育考試測評和指導系統 | 科大訊飛股份有限 公司 | 智能青少年體育產品 | 安徽省 |
10 | 華為兒童系列手表 | 華為終端有限公司 | 智能青少年體育產品 | 廣東省 |
11 | 面向青少年的智能脊柱 快速篩查設備 |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 | 智能青少年體育產品 | 湖南省 |
12 | 深瞳阿瞳目智慧體育訓 考設備 | 北京格靈深瞳信息 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智能青少年體育產品 | 北京市 |
13 | 躍靈動智慧體育管理平 臺 | 山東匯佳軟件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 | 智能青少年體育產品 | 山東省 |
14 | TROPS智慧校園體育解 決方案 | 廣州深靈科技有限 公司 | 智能青少年體育產品 | 廣東省 |
15 | 曠視運動猿智能體育教 育產品方案 | 北京曠視科技有限 公司 | 智能青少年體育產品 | 北京市 |
16 | 中小學AI體測訓練互動 終端 | 貝塔智能科技(北京) 有限公司 | 智能青少年體育產品 | 北京市 |
17 | 全學齡、全場景AI智慧 操場解決方案 | 安徽一視科技有限 公司 | 智能青少年體育產品 | 安徽省 |
18 | 基于AI視覺與大數據的 中小學體育解決方案 | 成都佳發安泰教育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智能青少年體育產品 | 四川省 |
19 | 基于大模型的青少年運 動處方智能體 | 恒鴻達(福建)體育 科技有限公司 | 智能青少年體育產品 | 福建省 |
20 | 鳳凰龍貓校園智能體測 平臺 | 江蘇鳳凰智慧教育 研究院有限公司 | 智能青少年體育產品 | 江蘇省 |
21 | 老年人運動促進健康數 字化平臺 | 尚體健康科技(上 海)有限公司 | 智能老年運動健康產 品 | 上海市 |
22 | 三柏碩智慧運動康養整 體解決方案 | 青島三柏碩健康科 技股份有限公司 | 智能老年運動健康產 品 | 青島市 |
23 | 體育訓練康復大模型 SportsGPT | 北京體育大學 | 其他方向 | 北京市 |
24 | 山東省數字化競技實力 平臺 | 山東省體育科學研 究中心 | 其他方向 | 山東省 |
25 | 山東省數字化反興奮劑 大數據平臺 | 山東省體育科學研 究中心 | 其他方向 | 山東省 |
9.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告-《合成氨行業規范條件》 《電石行業規范條件》企業名單
2025年第4號
為進一步引導合成氨、電石行業轉型升級,培育具有引領作用的優質企業,根據《合成氨行業規范條件》《電石行業規范條件》規定,經企業申報、省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推薦、專家評審、現場復核、征求部門意見、網上公示等程序,確定符合規范條件的企業名單(第一批),現予以公告。
附件:1.符合《合成氨行業規范條件》企業名單(第一批).wps2.符合《電石行業規范條件》企業名單(第一批).wps
工業和信息化部2025年3月4日
10.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門關于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工信部聯節〔2025]49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業和信息化、生態環境、市場監管主管部門:
環保裝備制造業是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基礎,是建設美麗中國的技術保障。為鞏固提升環保裝備全產業鏈競爭優勢,推動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緊密結合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對環保裝備的發展需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堅持科技創新,強化技術應用,加快行業轉型,優化發展環境,為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提供有力的裝備支撐。
主要目標是:力爭到2027年,先進技術裝備市場占有率顯著提升,標準體系更加健全,重點領域技術裝備產業鏈“短板”基本補齊,“長板”技術裝備形成國內主導、國外走出去的優勢格局,構建較為完備的環保裝備供給體系。到 2030年,環保技術裝備產業鏈“短板”自主可控,長板技術裝備優勢進一步擴大,環保裝備制造業行業規模、產品質量、綜合效益進一步提升,培育一批產業創新能力和綜合競爭力強的龍頭企業,推動環保裝備制造業從傳統的污染治理向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全面升級。
二、推動關鍵環保技術裝備研發攻關
(一)開展關鍵技術“揭榜掛帥”。聚焦產業鏈供應鏈堵點卡點,實施重大環保技術裝備三年提升行動,圍繞高鹽廢水處理回用、干式煙氣凈化、持久性有機物識別監測等關鍵技術開展“揭榜掛帥”,突破專用傳感器、低溫脫硝催化劑等一批基礎零部件、材料藥劑和控制裝置短板,加快成套技術裝備攻關。
(二)創建環保裝備制造業創新中心。優化環保裝備領域戰略科技力量,推動優勢企業、高校、研究機構聯合建設環保裝備制造業創新中心,通過“公司 ^+ 聯盟”的組織模式,整合相關創新資源,布局前瞻性、顛覆性技術開發應用,為行業發展提供共性關鍵技術的研發擴散和首次商業化服務,帶動傳統工藝和產品綠色低碳改造。
(三)打造環保裝備中試平臺。面向污染防治急需的高性能水處理膜、揮發性有機物治理裝備、新污染物檢測設備等領域,引導龍頭企業牽頭搭建高水平中試平臺并適度開放,提供技術研發轉化、產品性能測試、儀器設備共享、設備應用驗證等專業化服務,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
三、加快先進環保技術裝備推廣應用
(四)探索建立環保裝備用戶評價機制。鼓勵用戶企業在采購中綜合考量環保裝備性能、效率、能耗、水耗、壽命、運維等指標,引導優質優價采購,避免單一價格因素中標。指導第三方機構在用戶評價基礎上發布環保技術裝備推薦清單,推動優質裝備更大規模推廣應用。
(五)強化環保技術裝備供需對接。定期制修訂《國家鼓勵發展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目錄》《國家污染防治技術指導目錄》,搭建環保裝備制造企業與需求用戶的有效對接渠道。加大重點工程優秀案例的宣傳推廣力度。加強環保裝備領域產融合作,推動金融資源精準對接企業融資需求。鼓勵行業協會、園區企業、高校院所等開展先進環保裝備技術交流、供需對接等活動。
四、培育行業發展新動能
(六)推動污染物治理向減污降碳協同增效轉型。推動大氣治理、污水治理、固廢處理裝備企業研發新工藝技術,開發新型多污染物治理技術裝備,助力實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細顆粒物、揮發性有機物等污染物協同削減,提升設備能效碳效水平,推動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鼓勵企業擴展溫室氣體減排、新污染物治理、新興固廢處置等業務。
(七)支持優勢環保裝備企業“走出去”。推動環保裝備企業積極承建國際節能環保成套裝備工程,擴大環保技術和設備出口。推動成立國際環保裝備科技組織,支持國內企業參與國際環保裝備科技合作計劃,開展海外合作投資。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延伸產業鏈,打造國際承包、海外研發、跨境電商、產品貿易一體化的跨國企業,提升產品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推動環保技術裝備“走出去”。
(八)提升傳統環保裝備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提升環保裝備設計、生產、使用、運維等各環節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圍繞智慧水務、管道清污、環境監測等領域研發一批環保機器人、智能化污染治理裝備、遠程運維裝備,加快仿真模擬軟件、虛擬現實、數學李生等先進技術推廣應用。
五、優化產業發展環境
(九)強化政策引導。落實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相關政策,支持符合條件的環保裝備項目更新改造。通過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支持環保技術裝備攻關和中試平臺建設。落實好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首批次新材料保險補償政策,支持先進環保技術裝備推廣應用。適時研究對環保裝備產品的政府采購支持政策。加大環保裝備領域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力度。
(十)完善環保裝備標準體系。健全環保裝備細分領域產品標準體系,推進非標產品系列化、成套化。成立環保裝備行業標準化組織。制定能耗、水耗、運維、壽命、安全等強制性標準。加強環保裝備重點領域急需的在線、現場監測儀器等計量技術規范的研制。組織龍頭企業參與國際標準制修訂,提高我國企業申請國際標準項目成功率。積極參與脫硫脫硝除塵、市政污水處理、大型垃圾焚燒爐等優勢裝備國際標準研制。
(十一)加強人才建設。依托國家卓越工程師實踐基地等平臺,開展環保裝備工程師和“工匠”培訓。利用制造業人才支持計劃等支持環保裝備領域創新企業家、先進制造技術人才和先進基礎工藝人才培養,推動高校從企業人才定制角度加大環保技術裝備工程技術人員培養力度。鼓勵行業協會、標準化組織服務于企業海外市場拓展開展專業培訓。
(十二)優化市場環境。完善產品質量等相關法律法規,強化環保裝備質量監督管理。制修訂環保裝備制造業規范條件,引導行業規范發展。發揮綠色金融作用,支持符合條件的環保裝備企業發放綠色債券,拓展融資渠道。利用有關專項資金、政府投資基金等加大對環保裝備技術創新、智能制造、服務轉型支持力度,營造支持產業發展良好金融生態。
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市場監管總局
2025年3月4日